学科分类
/ 24
468 个结果
  • 简介:研究吡草醚原药对大鼠生长情况的影响,寻找慢性毒性靶器官以及确定最大无作用剂量(NOAEL)。将初重为40~50g的SPF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低、中和高剂量组,160只/组,雌雄各半。各组动物分别给予含有不同浓度吡草醚原药的饲料(0,80,400,2000mg·kg-1的饲料),染毒期间不限制摄食饮水,期限为104周。结果显示雌、雄鼠中、高剂量组1~104周的体重、增重、食物利用率与对照组比较,于不同阶段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或P〈0.001);中、高剂量受试物可导致大鼠血液中尿素氮(BUN)水平升高及胆碱酯酶(ChE)水平下降,肾脏器系数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或P〈0.001);病理学检查显示中、高剂量组可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肾脏间质炎、慢性进行性肾病等。实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中、高剂量的吡草醚原药可明显影响大鼠的体重增长及食物利用率,对SD大鼠的慢性毒性靶器官是肾脏。

  • 标签: 吡草醚 慢性毒性 靶器官
  • 简介:摘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燃煤电厂作为我国主要的发电方式之,面临着烟尘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本论文通过对燃煤电厂烟尘排放的监测与治理进行研究,探讨了相关技术手段和方法,以期提出有效的烟尘治理策略。首先介绍了燃煤电厂烟尘排放的形成原因和危害,然后详细介绍了烟尘排放监测的常用技术与方法,分析了烟尘治理的各种技术手段,包括机械除尘、静电除尘、湿法式除尘等。

  • 标签: 燃煤电厂 烟尘排放 监测 治理
  • 简介:摘 要:轧钢工序有台加热炉,燃料为高炉煤气,用于钢坯加热,因超低排放要求,需建设脱硫除尘设施。综合考虑后,采用SDS干法脱硫+布袋除尘工艺,实现加热炉外排烟气中颗粒物、二氧化硫等环保指标达到超低排放标准。

  • 标签: 加热炉烟气 SDS脱硫 二氧化硫 脱硫剂 排放
  • 简介:检查当日是5月13日,但翻开提升班铜丝绳班检记录却已经填写到了5月21日,包括检查时间、检查班次、检查人员、检查项目、存在隐患、整改措施、验收人员等内容应俱全,填写得还颇为规范,可以看出还是下了些“工夫”。要不是检查人员火眼金睛看出了填写时间上的问题.差点让这个“早产”的安全检查记录蒙混过关。

  • 标签: 安全记录 早产 检查时间 检查人员 检查项目 安全检查
  • 简介:微囊藻毒素(MCs)是富营养化淡水水体中蓝藻的爆发性繁殖产生的最常见的藻毒素,因其分布广、结构稳定、毒性大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系统梳理了微囊藻毒素在我国水体中的污染现状和典型毒性效应及毒性作用机制。另外,针对目前藻毒素研究的不足提出了建议,可为有效降低环境中微囊藻毒素的潜在安全风险及深入研究其生态毒性效应提供支持。

  • 标签: 微囊藻毒素 环境暴露 毒性效应 致毒机制
  • 简介:90年代以来,我国有色金属生产中的三废及其治理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中对于火法冶为国气的处理成就更明显。目前,利用敢中的SO2生产硫酸,已成为从综合利用、保护环境的阶段,转向效益型的方向发展。本文拟对制酸的原料、生产工艺装备、能力、产量、质量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进行述评。

  • 标签: 冶炼烟气 生产工艺 产量 技术经济指标 综合利用 有色金属
  • 简介:介绍了目前烟气脱硫石膏资源化的路径,以烟气脱硫石膏为主要原料制备建筑石膏、粉刷石膏、石膏砌块、纸面石膏板、腻子、水泥缓凝剂等建材以及α型半水石膏。烟气脱硫石膏的品位较高,便于利用,是建材工业的宝贵资源;而以其制成α型半水石膏还有待进步的试验研究。

  • 标签: 电厂 废渣 资源化 烟气脱硫技术 石膏
  • 简介:在近期多起校园案件的思考中,人们注意到,面临高度危险的突发性事件时,小学幼儿园能调动起来保护学生的力量明显缺乏,学校教育提醒、家长监护这样的小学生、幼儿人身安全保护传统模式,已经受到严峻挑战。

  • 标签: 安全保护 生命 花朵 突发性事件 小学生 学校教育
  • 简介:土壤生态毒性测试在化学品管理和污染土壤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测试方法通常是利用生物个体、种群等水平上的存活、繁殖等测试终点来评价化学品或污染土壤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微宇宙等模拟生态系统和些野外试验方法更接近生态系统的实际情况,但耗时更长、花费更高。与传统的测试方法相比,生物标志物敏感性高、响应速度快,有可能作为土壤污染的快速诊断工具。近年来,新技术的应用进步促进了土壤生态毒理学的发展,如组学技术有助于理解有毒物的致毒机制,发现新的分子生物标志物。本文综述了目前土壤生态毒性测试的主要方法及其标准化和应用现状,同时对土壤生态毒性测试方法今后的研究方向及在我国环境管理中的应用提出展望。

  • 标签: 土壤生态毒理学 生物标志物 标准测试 生态风险评价 成组测试
  • 简介:些基于重金属形态的生物毒性机理模型被广泛应用于水体和陆生生态系统,例如:自由离子活度模型(FIAM)、生物配体模型(BLM)和生物膜电势斯特恩双电层模型(GCSM),但不同模型的应用效果之间还缺乏系统比较。本研究选取小麦作为受试生物,采用水培实验进行了镉对小麦根伸长的毒性测试,通过数据分析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分别建立了3种模型,并从根毒性、根表面吸附镉和根中富集镉3个方面对3个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了比较。除此之外,选取苹果酸和柠檬酸2种有机配体,研究了配体对镉生物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a(2+)和H+对Cd的根毒性存在竞争效应,而Mg(2+)、K+和Na+未发现竞争效应。由于BLM模型同时考虑了镉的自由离子态浓度和竞争离子的影响,在预测镉对杨麦13号根毒性和生物体内富集量时效果最好。而FIAM和GCSM模型由于计算中仅考虑了离子活度的影响,缺乏对竞争离子保护效应的考虑,因此预测效果相对较差;此外,Cd对小麦根毒性的主要受扩散过程控制,而非跨膜过程,这可能也是FIAM模型和GCSM模型预测不佳的原因之。同时结果还发现有机配体存在时尽管降低了溶液中镉的离子活度,但未显著影响镉毒性,进步证明了扩散过程对Cd毒性的影响。以上结果为评价和预测镉的陆生生态毒性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模型依据。

  • 标签: 小麦 根毒性 FIAM TBLM GCSM
  • 简介:为了研究环丙沙星对作物的毒性效应,为其可能对农业生产带来的风险提供评价依据,采用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环丙沙星对3种作物(玉米、萝卜和小白菜)种子发芽、根伸长及芽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环丙沙星作用下,3种作物的根伸长抑制率和芽伸长抑制率与药物浓度显著相关妒〈0.05),发芽抑制率与药物浓度不相关(P〉0.05);药物对根伸长及芽伸长的抑制高于对种子发芽的抑制;环丙沙星对玉米、萝卜和小白菜的根伸长和芽伸长的ID50(抑制率为50%时污染物浓度)分别为7.97、2.51、1A8mg·kg-1和11.23、2.90、1.95mg·kg-1,3种作物在环丙沙星的胁迫下,其敏感性顺序为:小白菜〉萝卜〉玉米。

  • 标签: 环丙沙星 芽伸长 根伸长 抑制率 敏感性
  • 简介:以几种典型钻井液体系为研究对象,分别选用成熟可靠的检测方法对其生物毒性、化学毒性和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部分钻井废液具有定生物和化学毒性,其中,磺化体系钻井液在生物毒性和化学毒性方面均超标,应重点加强管理;低密度无固相体系和磺化体系钻井液中Hg和Cr元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

  • 标签: 钻井废液 生物毒性 化学毒性 重金属
  • 简介: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已经引起国家的关注,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所形成的酸雨危害给工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损害及环境污染,控制二氧化硫排放已成当务之急,而我国在烧结烟气脱硫方面还是空白,随着国家对二氧化硫造成的空气污染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以及相关环保法规的出台,使得治理二氧化硫的污染势在必行。

  • 标签: 烧结烟气 二氧化硫 流化床 SO2分析 环境保护 烟气脱硫技术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工业的高速发展,在危险废物处理层面面临的压力与挑战激增。在此背景下,危险废物的无害化处理成为热点话题,是生态环境风险规避的重要手段。对此,本文将对危险废物烟气处理技术及工艺进行探索,先分析危险废物烟气处理技术及工艺的要点,增强对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把控度,奠定实践基础,再借实例分析,解析危险废物烟气处理技术及工艺的实践流程与具体化应用,推动危险废物烟气处理技术及工艺的高质量践行。

  • 标签: 危险废物烟气 处理技术 工艺
  • 简介:苯并(a)芘(BaP)是种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多环芳烃,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性。目前BaP的神经毒性研究零散而不深入,本文主要总结分析了BaP的神经毒性表现,简要介绍了BaP诱发神经毒性呈现的剂量-效应关系,进步系统阐述了目前研究中发现的可能分子机制,包括BaP诱导神经递质及其代谢物含量的改变,相关DNA及蛋白质的损伤,抗氧化系统及线粒体的改变等,以期为进步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苯并(A)芘 神经毒性 剂量-效应关系
  • 简介:固定源烟气对比监测是保证自动监测数据质量的重要手段。但是,有效性审核比对监测过程中存在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安装不规范、手工监测抗干扰能力较差、烟气预处理效果不稳定及监测点位差异影响监测结果比对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严格规范环境监测点位的布置,针对不同的污染源确定适合的监测技术方法,研发完善的烟气预处理设施以及建立健全的自动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等解决问题的对策。

  • 标签: 对比监测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固定源烟气
  • 简介:为了给城市地下交通联系隧道(UTLT)防排烟系统设计和人员应急救援提供参考依据,以重庆某UTLT二期工程段主隧道为例,开展全尺寸火灾试验,探讨了横向排烟方案的烟控效果,并验证了Alpert顶棚最高温升衰减模型。结果表明,UTLT主隧道段采用横向排烟方案,当防烟分区长度为120m时,采用的排烟量设计方法是合理的。当隧道为上坡时,最有利的烟气控制模式为同时开启着火分区及下游相邻分区的排烟系统和与排烟分区紧邻的上、下游两个分区的补风系统。隧道顶部烟气最高温升衰减规律为:下游距火源无量纲距离r/H〈0.57及上游部分,呈指数衰减;下游距火源无量纲距离r/H〉0.57部分,呈幂函数衰减,且衰减程度与排烟方案有关。

  • 标签: 安全工程 隧道火灾 实体试验 地下交通联系隧道 烟气控制
  • 简介:摘要:能源产业中,电厂作为核心能源供应单位,其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特别是锅炉燃烧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已成为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之。因此,针对电厂锅炉的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不仅具有紧迫的实践价值,更是当前科技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

  • 标签: 电厂锅炉 脱硫脱硝 烟气除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