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为了寻找钻井固化物中石油类含量测定的最佳萃取条件,使用四氯化碳振荡萃取,利用红外测油仪进行比色的方法,通过对样品含水量、样品颗粒大小、萃取时间和萃取温度等因素进行实验验证。确定了最佳的萃取条件:含水量为3.90%,经过简单处理不需要过筛,室温下水平振荡30min。测定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10%~9.40%,加标回收率为82.2%~108.0%,检出限为0.014mg/g。

  • 标签: 钻井固化物 石油类 红外法 相对标准偏差 加标回收率
  • 简介:为方便、快速、准确地测定水溶液中丙烯腈含量,分别对气相色谱法、折光率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了研究。以浓度为自变量作标准工作曲线回归方程,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8。将气相色谱法与折光率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考察这两种方法在分析高浓度丙烯腈溶液时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当丙烯腈浓度在100~10000mg/L时,宜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当浓度大于10000mg/L时,可以采用操作简单、分析可靠的折光率法;对于100mg/L以下的痕量丙烯腈分析,宜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 标签: 丙烯腈 含量 气相色谱法 折光率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 简介:水泥厂大型机械设备多,生产工艺复杂。火灾爆炸、机械伤害、烫伤、电气伤害、粉尘和噪音等危险有害因素典型且突出。为帮助企业和监管人员充分认识并重视这些危险有害因素,本刊特邀请广东省安全生产技术中心安全检测检验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黄安清撰文,详细介绍水泥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各项防护措施,献策确保安全生产。

  • 标签: 危险有害因素 水泥厂 防护 大型机械设备 安全生产 机械伤害
  • 简介:水中有机物性质及微生物活性是影响生化反应的关键因素。在水质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探讨不同接种液带来的微生物差异对生化需氧量(BOD)的影响。测定了空白样、废水驯化接种液、河流污水接种液、土壤浸出液接种液4组样品,实验结果显示3种不同接种液接种同种稀释水,测得BOD_5的差距较大,而同一种接种液所测得的BOD_5差距非常小;测定了空白样、河流污水接种液、土壤浸出液接种液BOD_5,结果表明河流污水的微生物比土壤浸出液的微生物更具有可生化性。

  • 标签: 生化需氧量 微生物 接种液 影响
  • 简介:水泥行业是安徽省职业健康工作中重点整治的12个行业之一,粉尘、噪声等职业危害突出,一直是职业病防治的“重灾区”。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螺水泥)作为典型传统水泥企业,

  • 标签: 职业病防治 水泥行业 安徽省 海螺 股份 总经理
  • 简介:建立了番茄果实和土壤中氟吡菌胺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用乙腈水溶液提取样品中的氟毗菌胺,以C18柱为分析柱、乙腈-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电喷雾正离子源、外标法定量。氟吡菌胺在0.05~1.00m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6964.10x-143.28,决定系数为0.9968。向对照番茄果实、对照土壤中分别添加氟吡菌胺标样,使其添加量分别为0.10mg/kg、0.40mg/kg和2.00mg/k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2.43%~103.32%和92.75%~104.4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8%~4.9%和3.4%~4.4%。番茄果实和土壤中氟吡菌胺的定量限分别为1.0μg/kg和1.7μg/kg,检出限分别为0.3μg/kg和0.5μg/kg。

  • 标签: 环境学 氟吡菌胺 残留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番茄 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