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0 个结果
  • 简介:为提高发酵啤酒糟高蛋白产量.以一次发酵的黑曲霉和木霉双菌发酵的啤酒糟为原料.粗蛋白含量为指标.对饲料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进行二次混菌发酵.其对应的最佳条件为温度33.73℃.接种量16.51%.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接种量比为5∶1.添加硫酸铵5.00%.尿素添加量2..00%.发酵时间4d.理论粗蛋白质含量43.38%.表明通过二次混菌发酵能显著提高啤酒糟粗蛋白含量.图1.表6.参12.

  • 标签: 啤酒糟 混菌 二次发酵 响应面分析 高蛋白
  • 简介:针对粉煤灰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对粉煤灰地质聚合物混凝土(FlyashGeopolymerConcrete,FGC)的制备进行了系统研究。为有效解决FGC制备参数的优化问题,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之上,采用Box-BehnkenDesign响应方法设计并进行了系列研究试验,建立了基于响应方法的FGC强度预测模型,并对其制备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FGC水胶比为0.35、用碱量为7.9%、水玻璃模数为1.66时,其28d抗压强度预测值得到最大值(44.6MPa),验证试验证明了响应方法优化制备FGC的有效性。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粉煤灰 地质聚合物混凝土 制备 响应面方法
  • 简介:目前主要的救援措施有疏散、避难场所、居民建筑的保护、个人保护装置的使用。当考虑不同的目标时就会有不同的保护措施。应用多目标优化的理论建立了一个适用于重大事故的双目标安全规划方法,两个目标分别为区域风险的最小化和社会经济成本的最小化。通过案例分析说明了这种应急响应规划方法的可行性。

  • 标签: 安全工程 应急响应规划 双目标优化 遗传算法
  • 简介:摘要:需求侧响应是一种重要的电力系统管理策略,在配电网中应用需求侧响应技术可以实现无功功率的有效调控和优化。本讨论了基于需求侧响应的配电网无功补偿装置协调优化框架的应用与扩展。首先,考虑动态负载响应可以根据用户实时用电情况和需求变化,动态调整无功补偿装置的运行策略和参数,提高配电网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其次,整合智能算法与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提高无功补偿装置配置和调度的精确度和效率。最后,引入市场机制和激励措施以及区域协同优化能够促进优化框架的实施和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和效率。

  • 标签: 考虑需求侧响应 配电网 无功补偿装置 协调优化
  • 简介:根据Fisher最优分割的理论,研究其应用于土壤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可行性。以福建省闽江河口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价为实例,用Fisher计算不同分类方式下的最小误差函数,确定最优的分割方法,确定优化布点方案。结果表明,原布设的8个监测点用Fisher优化为3个典型点位,可客观反映闽江河口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综合评价结果。

  • 标签: 环境学 Fisher法 最小误差函数 优化布点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 简介:"一位中年妇女不慎将手夹在压机内……"3月18日,汉中市汉台区消防人员接到报警后,迅速赶到陕西理工学院学生食堂内,只见该妇女的左手被压机死死"咬"住,鲜血直流。由于伤者的手掌被卡在轴承下,要想取出来,必须对压机的缝隙进行扩张。但是该压槽内部实施救援的空间非常小,强行扩张伤者会受到二次伤害,消防人员只好放弃扩张器械救助。他们一安抚受伤者情绪,一使用工具将压机外

  • 标签: 压面机 消防人员 汉台区 受伤者 陕西理工学院 使用工具
  • 简介:通过模拟静态浅水性水培环境,研究5种质量浓度镉对金鱼藻(CeratophyllumdemersumL.)、伊乐藻(Elodeanuttallii)、苦草(Vallisnerianatans)的生物量、生长率、叶绿素及可溶性蛋白质量比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沉水植物的生物量、相对生长率及叶绿素质量比,随镉质量浓度升高呈显著下降趋势,叶绿素活性及茎叶中可溶性蛋白质量比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金鱼藻与伊乐藻的叶绿素活性在镉质量浓度为10μg/L时最高,可溶性蛋白质量比在镉质量浓度为5μg/L时达最大;而苦草的叶绿素活性在镉质量浓度为5μg/L时最大,可溶性蛋白质量比在镉质量浓度为10μg/L时最大。

  • 标签: 环境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镉胁迫 生理响应 金鱼藻 伊乐藻 苦草
  • 简介:本文论述了我国核电厂事故应急体系以及核电厂发生事故后,国家各部门的逐级应急响应程序和辐射防护方法,用于指导核电厂事故应急实践.

  • 标签: 核电厂 事故工况 应急响应
  • 简介:为了研究镍(Ni^2+)对不同种类跳虫的毒性效应,将曲毛裸长(Sinellacurviseta)、四刺泡角(Ceratophyselladuplicispinosa)、小原等节(Proisotomaminuta)、茉莉花长角(Entomobryasp.)、符氏直棘(Orthonychiurusfolsomi)5种中国优势跳虫物种,在琼脂培养基环境下分别暴露于Ni^2+的8个浓度组中进行24h、72h-LC_(50)急性毒性试验和28d生存试验。利用Bliss测得其5种跳虫的24h-LC_(50)分别为52.99、35.91、33.46、23.72、13.50g·L^-1;72h-LC_(50)为46.25、4.54、13.37、14.79、4.35g·L^-1。在28d生存试验中得到成虫存活数量和繁殖情况。结果表明,5种跳虫中曲毛裸长对镍有较强的耐受性,茉莉花长角和小原等节次之,四刺泡角和符氏直棘较弱。符氏直棘与四刺泡角相比,随时间增加对镍的耐受性有相对增强的趋势。此外,Ni^2+对跳虫的毒性影响表现出阶段性的阈值效应。Ni^2+对5种跳虫的繁殖均有抑制作用。

  • 标签: 跳虫 半致死浓度 繁殖
  • 简介:从云南滇池水样中分离出具有解磷能力的有机磷细菌P-2,并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了初步鉴定.用0.01、5mg·L-1微囊藻毒素(MC-RR)处理有机磷细菌P-2,研究了MC-RR对其生长、细胞内酸碱磷酸酶活性(ACP和AKP)以及培养液中可溶性磷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MC-RR能显著抑制有机磷细菌的生长,延缓其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内酸碱磷酸酶活性以及培养液中可溶性磷酸盐含量的升高,因而可能改变或减缓生态系统中磷循环的进程,这表明微囊藻毒素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调节水体细菌功能群落.

  • 标签: 微囊藻毒素(MC-RR) 生长 酸碱磷酸酶 可溶性磷酸盐
  • 简介:为研究水生生物对水体中重金属和有机磷农药毒性的响应,研究了锯齿新米虾暴露在Cu2+、毒死蜱单一溶液和毒性1:1混合溶液下的响应状况,同时采用相加指数对混合毒性进行了评价。单一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对锯齿新米虾的毒性显著高于Cu(2+)(p〈0.01);Cu(2+)对锯齿新米虾未觉察反应浓度(NOEC)和最低觉察反应浓度(LOEC)分别为1.78mg·L(-1)、2.40mg·L(-1),24、48、72和96h的LC_(50)分别为6.41、4.75、4.20和3.44mg·L(-1);毒死蜱对锯齿新米虾NOEC和LOEC分别为0.04μg·L(-1)、0.07μg·L(-1),24、48、72和96h的LC50分别为035、0.17、0.11和0.06μg·L(-1);参考鱼类毒性分级标准,Cu(2+)对锯齿新米虾为高毒,而毒死蜱为剧毒。混合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Cu(2+)和毒死蜱毒性1:1进行试验时,暴露时间为24、48、72和96h的相加指数(AI)分别为0.02、0.45、1.86和223,即混合毒性为协同作用。通过研究锯齿新米虾对Cu(2+)、毒死蜱单一和联合毒性的响应,可为水环境污染与防治、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锯齿新米虾 CU2+ 毒死蜱 毒性响应
  • 简介:要切实做到保障生产一线员工的职业健康,应重点从提升职工自身防护意识、加大管理力度、建立职业健康档案等三方进行综合治理。图为某企业一线员工正在作业。(图片由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热电厂提供)笔者认为,要切实做到保障生产一线员工的职业健康,应重点从提升职工自身防护意识、加大管理力度、建立职业健康档案等三方进行综合治理。

  • 标签: 自身防护意识 职业危害因素 职业病预防 大唐国际 职业病防护 企业一线
  • 简介:研究考察了不同行业废水对4种微藻24h和72h的急性毒性效应。以斜生栅藻(Scenedesmusobliquus)、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pyrenoidosa)、海水小球藻(Chlorellaspp.)以及等鞭金藻(Isochrysisgalbana)为指示生物,采用COD浓度较高的焦化厂实际生产废水和制药厂实际生产废水、COD浓度较低的印染厂生化处理后出水和城市污水处理厂进出水作为受试水体,以微藻的生长抑制率为测试指标,评价微藻对不同行业废水的急性毒性效应和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行业废水对4种微藻的急性毒性效应有所不同:焦化废水对等鞭金藻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强,制药废水对斜生栅藻的毒性效应最为明显,印染废水及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进出水对海水小球藻的毒性较为显著,说明不同微藻对不同行业废水毒性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上述研究结果为废水毒性评价中受试物种的选择提供了基础数据。

  • 标签: 焦化废水 印染废水 制药废水 城市废水 微藻 生物毒性评价
  • 简介:本项研究按照规范要求,结合该项目周边消防队车辆装备情况,开展实地调研,并对其相关数据进行计算,科学确定消防扑救;同时,利用性能化设计思想,以国内一些大型场馆为例,从不影响建筑外形设计、方便消防救援条件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通过在第3层各防火分区内增设避难间而不设置消防扑救面的设计理念,对建筑消防设计的科学化、合理化进行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消防扑救面 避难间 消防登高场地
  • 简介:在煤矿生产中,常常发生回采工作风巷瓦斯浓度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1%现象,称之为瓦斯超限。处理此类事故,往往需要大量地提高工作面的风量,处理难度大,影响正常生产和职工生命安全。现对红茂矿务局几起回采工作回风巷瓦斯超限实例进行分析及处理方法

  • 标签: 瓦斯浓度超限 风路调节 辅助通风
  • 简介:根据采支柱与顶底板之间的关系,建立力学模型,运用弹性理论进行受力分析,得出支柱降阻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支柱失效和底板松软所造成。支柱降阻使支柱失去支撑顶板的作用,酿成冒顶事故的发生,危及生产安全和工人的生命,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出消除支柱降阻的措施。

  • 标签: 支柱降阻 支护系统 刚度
  • 简介:摘要:火电厂锅炉作为能源生产的关键设备之一,在长期运行中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以确保其高效、安全地运行。锅炉的尾部受热作为锅炉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着锅炉的燃烧效率和热能转化效率。本论文旨在探讨火电厂锅炉尾部受热面的检修方法,以提高锅炉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 标签: 火电厂 锅炉尾部 受热面检修
  • 简介:摘要:针对多种锅炉受热失效形式给电厂锅炉的正常运行带来严重影响的现状,在对锅炉受热失效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失效案例分析,对不同失效模式进行研究,总结不同失效模式下受热失效特性,并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为系统地解决锅炉受热失效、提高锅炉的使用稳定性奠定基础。

  • 标签: 锅炉 受热面 失效原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火电厂的燃烧效率不仅影响着火电厂的运行,而且影响着火电厂的污染物排放量。当机组发生事故时,将直接影响机组的生产运行。目前,通过对火电厂机组失效情况的统计,我们认为,锅炉的尾部受热经常发生失效事故,所以要做好锅炉尾部受热面的检修工作,保证锅炉随时都能高效运转。鉴于这一现状,本文就火电厂锅炉尾部受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 标签: 火电厂 锅炉尾部受热面 检修
  • 简介:基于谢高地等确立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通过价值系数修正,分析长沙市24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研究表明:耕地、林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土地的面积逐渐减少,城镇建设用地逐渐增加.1900~2014年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逐渐减少,价值损失量为169329.89万元,损失率为5.44%.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长沙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贡献率排在前三位是土壤形成与保护,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食物生产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贡献率最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性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林地、耕地、水域、城镇建设用地、草地、未利用土地,敏感性指数均小于1,研究结果合理可信.

  • 标签: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长沙 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利用动态度 敏感性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