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随着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开发二次资源--尾矿资源已势在必行。本文探讨的是用磁选柱回收朝鲜某铁尾矿的可行性,试验表明:采用磁选柱可以实现回收该尾矿中的铁的目的,铁精矿品位可达65%以上,铁精矿产率、回收率指标亦较高,该尾矿资源的开发意义重大,不仅腾出了尾矿场地,解决了环境污染,也解决了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对铁原料的需求,并为我国尾矿资源的开发开辟了一条途径。

  • 标签: 磁选柱 尾矿 磁铁矿 回收率 二次资源 环境污染
  • 简介:由于润滑油糠醛精制装置的脱水塔底排放废水中糠醛含量超标,对脱水塔进行了相关改造.从近一年的运行情况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装置内醛含量明显下降,操作稳定.取样分析表明,废水中糠醛含量大幅度下降,合格率达93.3%.改造前脱水塔塔顶压力为0.03MPa,改造后塔顶压力为0MPa.脱水塔底排放的废水中醛含量下降了98%,汽提蒸汽减少了50%,减少了环境污染,每年约获得2万元的经济效益.

  • 标签: 废水 糠醛 脱水塔 改造 经济效益
  • 简介:为探索甘蔗滤有机—无机复混肥对甘蔗的肥效,设置不施肥、复合肥(15-15-15)、滤有机—无机复混肥(12-7-10)共3个施肥处理,研究了滤有机—无机复混肥对甘蔗产量、品质与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复合肥处理相比,施用滤有机—无机复混肥提高了土壤肥力,土壤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与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了21.84%、14.17%、42.48%和17.54%;显著提高了甘蔗有效茎数,并极显著提高了甘蔗产量、销售收入和纯收入,增幅分别达25.61%、25.61%和30.82%.滤有机—无机复混肥一次性基施与施用复合肥相比,提高了土壤肥力,显著促进了甘蔗生长和产量、效益的提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甘蔗滤泥 有机-无机复混肥 施肥
  • 简介:采用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推荐的滤膜法测定油田聚合物采出水(简称聚污水)中悬浮固体含量时,过滤时间长而测定值偏高。文章分析了新疆油田聚污水中固相颗粒物的分布特点,考察了滤膜法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残余聚合物含量、聚合物分子、温度等,考察了水中残余聚合物浓度与滤膜截留的关系,建立了适合聚污水中悬浮固体含量的测定方法——高速剪切法,验证了该方法的精密度,并以新疆油田现场聚驱和二元复合驱采出水为对象,评价新方法的有效性。

  • 标签: 聚合物 采出水 悬浮固体 测定方法 改进
  • 简介:四川气田系我国典型的硫气田,设备及管道的腐蚀与防腐问题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首先分别探讨了H2S腐蚀和CO2腐蚀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H2S和CO2的防腐工艺和措施,最后探讨了硫气田腐蚀及防腐研究的热点和发展方向,指出应该大力开展高硫气田的腐蚀和防腐技术、二氧化酸条件下的钢材腐蚀机理和防腐技术、细菌腐蚀以及新型合金材料及非金属管道的应用研究,同时进行防腐实验。

  • 标签: 含硫气田 腐蚀 防腐 设备 管道
  • 简介:为了探讨玻璃纤维过滤器处理DEP雾废气的效率问题,在实验室进行了DEP雾去除实验.考查了不同气体入口浓度、过滤流速下玻璃纤维过滤捕集装置对DEP雾废气的净化能力,结果表明:利用玻璃纤维过滤器去除DEP雾,在DEP雾粒径主要分布为0.48~3.4μm之间,DEP雾浓度小于220mg/m3,过滤流速小于10cm/s情况下,玻璃纤维过滤器对DEP雾的去除率大于99%,最大气体流量下的压力降小于1610Pa;同时对含油(酸)雾废气除雾效果好,特别是对于粒径特别细微的油(酸)雾,捕集效率也很高,还可回收利用,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 标签: DEP雾 过滤捕集 透过率 废气治理 回收利用
  • 简介:考察气量对脱水效果的影响,重点研究油水在沉降罐分离过程中,气体上浮对于水滴聚结沉降的影响。文章分别在有无破乳剂的条件下进行了研究,明确了气量对火驱采出液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加破乳剂的情况下,少量气体对脱水基本没有影响,当气量较大时,大量气体上浮会干扰乳状液的絮凝过程,使脱水效果变差;而在加入破乳剂的情况下,由于破乳剂对脱水的促进作用,使得气量的变化对热化学脱水影响不大。

  • 标签: 含气量 火驱采出液 脱水 破乳剂 热化学
  • 简介:随着核能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产生的铀放射性废水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环境的保护,为此,铀放射性废水的有效治理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主要对化学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等传统方法以及生物技术和膜技术这些新技术对铀废水处理的最新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概述.沥青铀矿结晶法以及分子筛对放射性核素铀的吸附性能,为铀放射性废水处理的研究拉开了新的帷幕.图1,表1,参35.

  • 标签: 含铀废水 研究进展 处理技术
  • 简介:针对应用于实际工业化的树脂固定床吸附研究较少,而与之相关的固定床吸附穿透曲线可以用来确定固定床吸附操作参数,为固定床的设计和实际操作提供指导。通过对恒定波振荡理论和吸附等温方程的联合,来预测固定床吸附穿透曲线;并研究了不同操作条件对大孔弱碱树脂吸附对硝基酚穿透曲线预测模型的影响。以期望为树脂固定床的设计和实际工业应用产生指导意义。

  • 标签: 树脂固定床 吸附 含酚废水 模型
  • 简介:采用超声波和离心法在室内进行了从被硫化亚铁颗粒污染的乳化原油中回收原油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离心-溶剂稀释-离心处理工艺中,超声波处理工序主要用于乳化原油中游离水和部分乳化水的脱除,以降低后续离心处理工序的负荷.用超声波-离心处理工序分离出的沉渣和油、水过渡层经溶剂稀释后进行第二次离心处理.两次离心处理中所得到的净化油混合可作为商品原油外输,第二次离心处理中分离出的沉渣和油、水过渡层经进一步除油后可作为固体废物处理.

  • 标签: 乳化液 原油 硫化亚铁 超声波 离心工艺 处理技术
  • 简介:采用固定化微生物-曝气生物滤池与铁-炭微电解法联用的工艺方法处理硝基苯、苯胺的废水。通过培养驯化微生物阶段、半负荷进水阶段、满负荷进水阶段的调试运行,表明:当进水CODCr〈1000mg/L、硝基苯〈120mg/L、苯胺〈30mg/L时,出水可达到CODCr〈300mg/L、硝基苯〈5mg/L、苯胺〈5mg/L的设计要求。铁-炭微电解法在pH值为3~4时,对废水有一定的脱色作用,但pH值升高后脱色效果不明显。

  • 标签: 固定化微生物-曝气生物滤池 铁-炭微电解 硝基苯 苯胺 废水处理
  • 简介:文章分析了物化法、氧化法、电解法、生物法、高温水解法和焚烧法等常用氰废水处理方法的原理及特点。介绍了一种新型氰废水处理方法——辐射法,阐述了其特点及应用情况,同时指出了工业化处理氰废水的发展方向。

  • 标签: 含氰废水 处理方法 研究
  • 简介:采用SBR活性污泥法,选用从海水、采油废水及长期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的耐盐有机物优势降解菌来处理高氯采油废水.现场中试试验证明:在氯离子浓度小于10000mg/L时,用该法可使处理后的高氯采油废水达标排放.研究表明,解决高氯采油废水生物治理的前提是驯化具有良好有机物降解性能的耐盐微生物.

  • 标签: 废水处理 油气田 含氯 采油废水 SBR法 生物治理
  • 简介:甲醇污水预处理效果不佳会对装置运行和后续流程产生不利影响。为了保证后续处理正常运行,需要对预处理工艺进行改造。文章分析了延长气田甲醇污水预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工艺改造,优化了加药方案。预处理改造后,污水含油量、铁离子含量、悬浮物浓度明显降低,透光率显著提高。改造后有效缓解了因预处理效果不佳所引起的后续设备和管线频繁结垢、堵塞的问题。

  • 标签: 延长气田 含甲醇污水 预处理 工艺改造
  • 简介: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原理,研究了电凝聚气浮法处理钢管厂石墨废水浊度的影响因子,并得到了的最佳操作条件。结果表明,影响电凝聚气浮法对石墨废水浊度去除率的因子从主到次为废水pH值、电解电流、电解时间、极板间距。pH值和电解电流是影响石墨废水浊度去除率的显著因素,极板间距和电解时间是非显著因素。最优运行方案为:电解时间30min,电解电流1.0A,极板间距20mm,pH值6。在最优运行条件下石墨废水浊度的去除率为98.34%。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电凝聚气浮法 废水 浊度
  • 简介:文章分析了硫化氢(H2S)的危害,提出了H2S油田地面工程设计思路。在长庆油田现有工艺流程的基础上,针对硫化氢的危害,通过采用地面工艺全流程密闭、选用抗硫工艺设备、管材等工艺技术,实现油田安全清洁生产,确保油田安全、高效开发。

  • 标签: 硫化氢 危害 密闭 安全
  • 简介:矿山粉尘的产尘强度与沉积指标是煤与非煤矿山安全、环保技术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旨在介绍基本概念的同时,介绍一些常用的计算机方法和实例。

  • 标签: 矿山粉尘 产尘强度 沉积量指标 应用
  • 简介:在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方法中,标准碱性法具有较强的抗氯离子干扰能力,但对于高氯离子浓度水样,在酸化后的滴定过程中高锰酸盐可使氯离子氧化导致滴定终点难于辨认。采用高锰酸盐氧化-碘法(以下简称碘法)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试验得出:碘化钾加入为4—5mL(0.5mol/L),氯离子浓度在12000ms/L以下对测定结果基本无影响;Fe^3+对结果有负干扰,当用氟离子掩蔽后,Fe^3+浓度对测定结基本上无影响;碘法的回收率在96%-102%之间。

  • 标签: 氧化剂 碘化钾 碘量法 高锰酸盐指数 氯离子 干扰
  • 简介:<正>消防工作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的安全,江总书记指出"防范胜于救灾"。积极地防止火灾的发生,消除火灾隐患,达到避免火灾发生的目的,这是消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传统的消防报警系统,系统误报率高。这主要是由火灾报警探测器引起的。目前广泛使用的是开关报警器,即在其内部人为地固定一个报警阀值,当报警因素达到一定程度时,探测信号超过了探测器内部翻转阀值,进入报警状

  • 标签: 消防报警系统 火灾报警探测器 报警阀 消防工作 探测信号 联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