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加氢装置的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装置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影响催化剂使用寿命的因素很多,文章主要从催化剂本身性状、催化剂的储运和装填、原料差异以及催化剂的硫化和装置的操作平稳性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的有效方法,实现装置长周期运行的目标。

  • 标签: 加氢精制 催化剂 催化剂性状 使用寿命
  • 简介:以TiO2(DegussaP25)和NaOH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钛酸纳米管。以亚甲基蓝溶液(MethyleneBlue,简称MB)为模型污染物,研究水热反应条件对所制钛酸纳米管光催化性能的影响,以及钛酸纳米管加入量、溶液DH值和MB初始浓度等光催化反应条件对钛酸纳米管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水热反应温度为150℃,反应时间为48h制得的钛酸纳米管对MB的光催化效率最高;钛酸纳米管的加入量、溶液DH值和MB初始浓度等光催化反应条件对钛酸纳米管的光催化性能有较大影响。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钛酸纳米管 水热法 光催化
  • 简介:采用混凝沉降-微电解-催化氧化法对钻井废水进行处理,筛选出最佳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可使原水的CODCr从5846mg/L降至150mg/L以下,色度去除率达到100%,出水达到排放标准.混凝沉降-微电解-催化氧化法对于处理高CODCr、高色度钻井废水是行之有效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钻井废水 污水处理 混凝 微电解 催化氧化
  • 简介:摘要:随着能源需求和环保意识的提升,炼油化工企业对汽油质量的要求变得更加严苛。催化汽油加氢工艺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汽油提纯技术,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它能有效去除有害成分,提高汽油的环保性能,符合现代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需求。然而,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依然面临挑战,如催化剂的失活和工艺条件的控制等。因此,深入研究催化汽油加氢工艺技术,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对于改善汽油质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炼油化工企业 催化汽油加氢工艺 技术分析
  • 简介:文章就臭氧催化氧化体系在石化废水处理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催化剂载体、催化剂配伍体系以及臭氧的投加方式进行了优化筛选。根据实验,多元催化掺杂体系较一元催化体系氧化效果好,CODCr的去除率可由一元催化时的20%提高到多元催化时的33%;在臭氧的投加方式上,分段投加要优于单级投加,臭氧投加分配比例为6∶3∶1时,CODCr的去除率可由单一投加时的9%提高到分级投加时的19%。

  • 标签: 石化废水 臭氧催化氧化 催化剂载体
  • 简介:简要介绍了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的基本原理,对影响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的因素及解决途径进行了分析,综合论述了光催化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光催化是一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它不仅具有低能耗、易操作、无二次污染等特点,而且对一些特殊污染物的去除具有更佳的效果,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 标签: 二氧化钛 光催化氧化技术 环境保护 研究进展
  • 简介:中国石油前郭石化分公司通过对重油催化裂化装置进行清洁生产审核,制订了包括上清污分流设施、改造分析采样方法、外排污水口上计量设施、泵体冷却水改用循环水等多项无/低费方案;以及包括MTP提升管技术改造、二再增设三机组、改追余热锅炉、新建氨气焚烧炉、新建干气、液态烃脱硫及再生装置、新建硫磺回收装置、恶臭治理等中高费方案。该方案实施后,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产品质量,减少或避免各种废水、废气及污油的排放,从源头削减污染,并创造可观的环境、经济、社会效益。

  • 标签: 前郭石化分公司 催化装置 清洁生产 技术改造 措施
  • 简介:以水热法原位制备了BiOCl1-xIx(x=0、0.2、0.4、0.6、0.8、1)材料,采用XRD、SEM、BET、SPS和UV-VisDRS等手段对BiOCl1-xIx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BiOCl1-xIx(x=0.2、0.4、0.6、0.8)不是BiOCl与BiOI的简单物理混合,而是形成了一种固溶体材料,有效促进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效率。在模拟太阳光下(500W氙灯),BiOCl0.8I0.2显示了优异的光催化降解苯酚活性,其对苯酚的降解速率常数为0.128h^-1,分别是BiOCl、BiOI及商用P25的7倍、18倍和2倍。循环稳定性试验表明,BiOCl0.8I0.2在循环使用5次后,光催化降解苯酚活性只下降5.5%,且反应前后的XRD图谱基本不变,表明BiOCl0.8I0.2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BiOCl1-xIx 固溶体 苯酚 光催化
  • 简介:采用离子色谱技术(IC)对光催化氧化降解偶氮染料生成小分子羧酸和无机阴离子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以偶氮染料降解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小分子羧酸(甲酸、乙酸、草酸、乳酸、丁二酸、苹果酸)和无机阴离子(SO4^2-、Cl-、NO3-)为目标化合物,采用DionexIonPacAS23色谱柱,KOH为淋洗液,电导检测,在等度淋洗和梯度淋洗两种方式下实现了上述9种物质的分离和测定,各待测物在0.125~32.0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1)。运用建立的IC分析方法对典型偶氮染料甲基橙在TiO2光催化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及无机阴离子进行了跟踪分析,检测到的相关化合物的投加回收率在94%-102%。结合甲基橙降解过程中紫外一可见图谱的变化及TOC值的测定,推测了甲基橙可能的降解反应历程:羟基自由基攻击与偶氮键相连的C—N,生成N2和一些酚类化合物,继续作用于新生成有机物的芳环,并将其氧化生成醌类化合物后进一步反应使芳环断裂生成小分子羧酸,最终将其降解为CO2和H2O。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离子色谱法 有机酸 无机阴离子 甲基橙 光催化氧化
  • 简介:本文制备了一种含Y、Ce和Zr的单钯三元催化剂(Pd-YCZ).在1050℃下,分别于空气和配气中对这一催化剂进行了高温老化,并对其催化活性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Pd-YCZ在空气中老化后的活性优于其在配气中老化后的活性.

  • 标签: 高温老化 单钯 三元催化剂 钇铈锆助催化剂 活性 汽车
  • 简介:在炼油生产中,合理处理产生的大量废碱液,使其不污染环境,一直是我们努力研究的课题。辽河石化分公司所采用的处理方法是:将含硫化物废碱液催化氧化,使其中有毒的硫化物快速氧化成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及硫酸盐等物质。经过处理的含硫化物废碱液已进行了脱臭,并且回收了有利用价值的碱液。碱液吸收SO2后生产出合格的亚硫酸钠产品,达到了废液综合利用的目的。

  • 标签: 含硫废碱液 处理方法 催化氧化法 催化剂
  • 简介:采用钦酸四丁酯、正己酸为前驱体,以酚醛树脂为碳源,通过水热法合成了表面包覆超薄碳层的Ti〇2材料(TiO2/C),并以亚曱基蓝溶液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合成过程中煅烧时间、煅烧温度、溶液pH值对TiO2/C光催化活性的影响,优化了TiO2/C纳米材料的最佳制备条件:煅烧时间为4h,溶液pH值为10,煅烧温度为700℃.

  • 标签: TiO2/C 亚甲基蓝 光催化
  • 简介:以往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是狭义的,以公共安全为目标的应急管理则是广义的。以公共安全治理为目标实现应急管理由狭义向广义的超越,既是应急管理实践突破瓶颈的内在需求,也是面向风险社会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的必然选择。狭义应急管理的理论基础是“三角模型”,强调对象上的全灾害管理、过程上的全过程管理、结构上的多主体参与。广义应急管理即公共安全治理的理论基础则是“三棱锥模型”,它在“三角模型”的基础上,还特别强调公共安全作为结果的实现程度。为此,要将公共安全作为优先的政策目标,通过多元参与和过程互动来推动风险治理、应急管理和危机治理的协同发展,达致公共安全治理目标、手段和结果的有机统一,以应对新兴风险、极端灾害和跨界危机的挑战。相应的案例分析显示,在中国的制度情境中,“三棱锥模型”具有适用性。以公共安全治理实现应急管理由狭义向广义的超越,这是一次整体性改革,需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予以规划。

  • 标签: 狭义应急管理 广义应急管理 公共安全治理 风险治理 危机治理
  • 简介:物理学场理论提出至今,已经在生态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场理论同样对环境风险领域具有参考意义.本文针对环境风险的主要特点,借鉴物理学场理论,探索环境风险场的理论研究.在对环境风险场概念进行定义的基础上,提出环境风险场的四个基本特征维度,进而从环境风险场研究、环境风险场相关问题两个方面入手,分析环境风险场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环境风险场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有助于系统整合传统环境风险领域内的重要概念,如概率、损失、脆弱性、感知风险等,构建内涵明确的概念模型,从而确立风险研究的一种新范式,同时也为解决脆弱性等热点问题的量化与表征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风险场 环境风险 范式 脆弱性 感知场
  • 简介:粒状滤料过滤理论的主要内容是过滤机理、过滤方程式和反冲洗机理。过滤机理有悬浮颗粒的迁移机理、悬浮颗粒的吸附机理和脱落机理等。过滤在水澄清的同时,滤层的水头损失增加,整个过程涉及因素多而且复杂,过滤方程式很难得到解析性的答案,所以过滤方程对过滤过程只起定性的作用。现在反冲洗机理的研究认为,悬浮颗粒从滤料表面脱落是水流剪切和颗粒碰撞综合作用的结果。

  • 标签: 粒状滤料 过滤理论 过滤机理 过滤方程 反冲洗机理
  • 简介:采用油水自组装法在多孔氮化硼(BN)表面负载具有等离子效应的Ag@AgCl纳米颗粒,制备了具有可见光响应的Ag@AgCl/BN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RD、SEM、UV-Vis等对其晶型结构、表面形貌以及光学性能进行表征.在模拟可见光照射下,通过降解亚曱基蓝研究了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Ag@AgCl/BN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活性和可见光催化活性,吸附平衡后经80min模拟可见光照射,对亚曱基蓝的降解率达93%,高活性归因于吸附-光催化的协同作用.同时利用淬灭实验探讨了增强光催化活性的机制.

  • 标签: Ag@AgCl 多孔氮化硼 吸附 光催化
  • 简介:自半导体TiO2在紫外光照射下催化水制氢获得成功以来,人们对光催化剂的研究延伸至多个领域。其中光催化剂在解决能源紧缺和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光催化剂Ag/AgX复合纳米材料还原CO2生成甲醇等低分子燃料减少了温室效应,利用太阳能光催化制氢,等离子体光催化剂降解有机污染物等。笔者主要介绍了Ag/AgX(X=Cl^-,Br^-,I^-)等离子体光催化剂的结构、光催化机理以及对各种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活性,最后提出了这一类新型光催化剂发展的前景和努力的方向。

  • 标签: Ag/AgX 等离子体 光催化 降解
  • 简介:在开放的光催化反应器中,以紫外(UV)光为光源,以二氧化钛为催化剂,研究了不同水质条件下对模拟丙烯腈(AN)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控制效果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UV光-TiO2催化体系对AN污水中COD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当在浓度为300mg/L模拟AN污水中投加浓度为20mg/L的二氧化钛及紫外光照射180min时,污水体系中的COD残存率为7.9%。同时,反应过程中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 标签: 二氧化钛 光催化氧化法 丙烯腈污水 化学需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