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0 个结果
  • 简介:由于麦道直升机公司没有6座~8座直升视产品,使得麦道公司的一些客户只有另找其它公司购买而使麦道公司丢失了一大块市场。2年前,麦道直升机公司仅用13个星期将MD520N机身加长76.2厘米并改名为MD630N,便参加了在拉斯维加举行的1995年直升机展览会。展览后的反响证实麦道公司这一举措是可取的,因此便制定改型计划并把名称从MD630N改为MD600N

  • 标签: 直升机 麦道公司 发动机 展览会 桨叶 千克
  • 简介:麦道直升机公司已得到新型MD600N直升机的首批批生产机身,开始对1996年末将要进行的这种新型无尾桨直升机的交付工作倒计时。机身由奥尔巴尼的艾尔公司装配,通用设备在麦道公司于1995年国际直升机展览会上宣布MD600N是MD520N改进之后仅一年内就已运到梅

  • 标签: 直升机 麦道公司 无尾桨 通用设备 批生产 展览会
  • 简介:据台湾《联合报》报道,由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自行研制的新—代“雄风”Ⅲ冲压式超音速反舰导弹取得突破性进展。弹用冲压发动机系统已完成“缩装”,即小型化工作,整个系统向实战部署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该报道称,包括设计生产专用的贮存发射箱在内的新导弹“研发”工程将有望于近期内完成,较早先外界所推测的2006年又

  • 标签: 台湾省 军事装备 中国 SS-N-22反舰导弹 “雄风Ⅲ”反舰导弹 发动机
  • 简介:贝尔直升机公司建议美国空军将其用于导弹基地和联合作战的63架UH-1N“双发体伊”直升机并入美国海军的UH-1N(4BN)项目,进行改型,美国空军原来打算另外购买西科斯基公司的H-60直升机来替换UH-1N,此项建议为空军节省了大量经费。改造后的4BN直升机可能从2003年开始交付。1996年年底4BN的工程、制造和研制(EMD)项目合同已在洽谈之中。

  • 标签: 直升机 美国空军 联合作战 美国海军 导弹基地 项目合同
  • 简介:针对采用氧化亚氮推进剂的单组元微推力器开展了比冲性能影响因素的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微推力器比冲与氧化亚氮分解效率及喷管扩张比有着密切关系。利用有限元分析法对高空及地面试验两种工况下氧化亚氮单组元微推力器喷管的结构温度场开展了数值仿真计算,并在结构温度场仿真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地面试验用喷管的结构应力场进行了分析。初步试验表明,所设计的微喷管在地面工况下工作良好。

  • 标签: 氧化亚氮 微推力器 喷管 有限元分析
  • 简介:本文介绍了ARC用于卫星位置保持的22N推力室的研究试验.这种新型推力室采用无涂层的Pt/Rh合金燃烧室,稳态工作的推进剂耗量已经超过了目前硅化物涂层的铌合金推力室,额定工况下的比冲可达2943m/s。推力室具有很小的集液腔,脉冲比冲和脉冲再现性得到提高,并且已经顺利地完成了各项研究试验,推力室的热稳定性得到验证。

  • 标签: 姿控火箭发动机 推力室 试验研究
  • 简介:提出将一氧化二氮作为一种应用于新型小卫星的推进剂.由于它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一氧化二氮能够用在冷气、单组元、双组元以及电阻加热式推力室上,从而涵盖了所有小卫星的推进系统。这种推进剂不需要增压系统,因此,在各种小卫星推进系统中使用一氧化二氮是大有好处的。为了展示一氧化二氮作为火箭推进剂所具有的优势,提出了利用可多次起动的单组元推力室进行催化分解的方案。为此,Surrey大学对一氧化二氮的催化分解进行了研究.本文给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 标签: 一氧化二氮 催化分解 单组元
  • 简介:本文介绍一种新的动力学试验方法:通过应变响应测试计算结构的加速度振.根据试验结果寻找到的应变振与加速度振之间的相互关系,将测量得到的应变振转化为加速度振.本文通过对悬臂板梁结构应用该技术测量所得到的一些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计算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 标签: 应变 加速度 动态特性测试 模态参数识别 振型 工程结构
  • 简介:使用NUMECA软件对某超音速两级冲击式涡轮进行了全三维定常湍流流场计算,分析了计算结果。以此为基础,通过修改叶得到性能较高的涡轮叶设计,并对比了优化前后涡轮内部流场。以三维计算结果为基础,分析涡轮内部流动损失,在保证氧涡轮原有机械结构不做大的改变、输入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涡轮叶进行优化研究。以叶参数为变量,以总静效率(在总总效率的基础上考虑余速损失而得)为目标函数,通过反复修改各个叶参数,然后对每次修改过的叶片进行三维计算,通过比较涡轮总静效率大小判断叶优劣。通过优化,获得了效率更高、做功能力更强的涡轮叶。研究成果对工程研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总结的涡轮气动设计及优化方法,对涡轮的设计具有借鉴作用。

  • 标签: 冲击式涡轮 超音速叶型 气动优化
  • 简介:本文介绍了Dasa(戴姆勒-奔驰宇航公司)新型的400N远地点发动机鉴定试验结果。该发动机采用MMH/N2O4地球可贮存推进剂,其比冲比Dasa第一代再生冷却的远地点发动机至少提高98m/s。根据Dasa10N推力室的经验,新型的400N发动机也采用了无涂层的铂合金推力室,同时喷注器也进行了改进,能够满足性能指标要求。一台发动机完成了鉴定试验,先进行一般的验收试验,接着进行鉴定试验。经充分的验证表明,发动机在420N、入口压力1.7MPa状态下,额定比冲3116m/s.在鉴定试验中,发动机共消耗推进剂2663kg,重复点火起动128台次,并完成10个完整的热循环。最长工作时间4000s,热和冷的推进剂入口温度45℃和0℃。He气引入的发动机稳定性评定,高温起动能力以及从1.3MPa至2.0MPa的供应压力的变化等,均作为鉴定试验大纲的内容。本文阐述了鉴定试验的结果,并进行了讨论。另外,还报告了三台发动机在轨飞行结果。

  • 标签: 远地点发动机 双组元火箭发动机 发动机试验
  • 简介:ARC公司22N挤压式反作用力控制系统姿控发动机已通过大落压工况下的delta-验证。delta-验证由以下内容组成:通过热试车分析发动机工作条件、演示性能和寿命能力。试验包括占空比从12%到97%及入口压力从2.5MPa到0.5MPa的工作循环,入口压力的变化演示了从39%到129%的工况调节能力。对发动机工作条件和试验情况进行了总结,认为该发动机设计满足大落压工况要求。

  • 标签: 姿控发动机 大落压 双组元
  • 简介:以某型号发动机压气机叶生产坐标为设计输入,寻找一种切实可行的叶反设计方法,以便对该压气机进行反设计计算研究,评估其真实性能,从而为改进设计提供依据。具体反设计过程为:根据等高面叶生产坐标、设计经验和分析判断给出压气机各级气动参数分布及其子午面布局,得出其S2流面计算结果,然后再根据S2流面计算结果将生产坐标反设计到流线面上,通过流线上的叶反设计得出一维、二维及三维计算分析程序所需的计算输入并进行计算分析,对比计算和试验结果,判断反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 标签: 压气机 反设计 验算 改进
  • 简介:通过对某机的气动设计分析,表明了气动设计不仅在新机研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就是在以后的改进改型中也是不可臾缺的。对定型(或鉴定)后的直升机进行改进改型是直升机发展的重要途径,尤其是气动设计方面的更改,在充分利用直升机新技术的条件下,可以做到改动小、收益大和见效快的效果。

  • 标签: 气动设计 直升机 改进改型
  • 简介:随着高速大机动航空技术的发展,为武器鉴定及日常训练提供目标特性的靶标也应具备高速大机动能力。但是高速大机动能力就要求动力系统不仅在高速和大过载飞行工况下具有较大推力,而且应具有较大变推范围以适应靶标较宽的飞行包线。由于国内航发动力目前性能较低而无法满足该类型靶标需求,因此采用火箭动力就成为一种选择。已有采用火箭动力系统的飞行器大多采用推力室变推技术结合多推力室方案来实现大范围变推,但是这无疑就增加了设计参数和设计维度,导致设计分析工作会大大增加。针对这一要求,结合某靶标的动力系统设计要求进行了动力系统设计参数分析,确定采用最小比冲及包线范围内主要工况点推力偏差的范数来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劣对比,并借助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了设计方案的优化选择,从而得到了较好的动力系统设计方案及参数。

  • 标签: 靶标 大机动 工作包线 优化
  • 简介:采用非均匀B样条(NBS)造型程序设计叶片线,讨论了载荷分布规律的选取问题;在进口气流角、出口气流角、轴向弦长相同的条件下,设计了两种叶,它们分别与文献[1]中提出的两种先进的载荷分布模型一后部加载模型和均匀加载模型相对应。给出了这两种叶的几何参数。

  • 标签: 加载模型 B样条 叶片型线 涡轮 载荷分布规律 后部加载
  • 简介:直8机动部部件结构形式特殊,关键部位众多,主要承受高频率、低幅值的高周振动疲劳载荷,属高周疲劳结构,是直升机疲劳定寿的主体,与定翼机的疲劳定寿有很大差别。本文全面叙述直8机动部件定寿中采用的所有工程技术关键,重点介绍了全尺寸结构的S-N曲线确定方法和实测载荷谱的编制技术。

  • 标签: 直升机 动部件 疲劳定寿
  • 简介:背景上世纪50年代,我国从苏联转让制造了6601护卫舰,不仅使海军有了一实用的主战装备,也使造船工业有了基本的现代大型水面舰艇设计能力。但由于当时只有沪东造船厂能够建造护卫舰,而台湾海峡又被美国海军和国民党海军封锁,使得已服役的新型护卫舰,均无法进入南海海域;另一方面,进入60年代后,由于南越在南海地区频繁挑衅等原因,南海地区形势日益紧张,只有一艘老式护卫舰“南宁”号的南海舰队,急需一种火力强,航程远、适航性好的水面主战舰艇,担任南海辽阔海域的巡逻任务。

  • 标签: 护卫舰 中国 美国海军 南海海域 水面舰艇 南海地区
  • 简介:本文针对军工企业走军民结合之路存在的科技发展如何满足需要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军民结合企业的科技发展,要制定出规划,军工技术的提高,要重在工艺和质控技术上。在经营战略中要重视民用产品和民用生产装备的科研,攻关,在改造技术基础,注入新技术的同时向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科技,引进技术是促进企业科技发展的重要途径,企业的科技发展还应注意人才的培养和软科学的研究与应用。

  • 标签: 技术革新 军事工业 科学技术交流 军民结合型企业 工艺技术 质量控制技术
  • 简介:本文介绍了ZWC-Ⅰ智能温度测试仪,该测试仪以MCS-51系列单片微机为核心,具有多通道温度巡回检测,热电偶冷端自动补偿,超温、断偶声光报警等功能,测温范围宽,集成化程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测试精度高,操作简单,方便,实现了温度测量的一机多用化和智能化,本文对智能温度测试仪研制中采用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最后介绍了该测试仪的全面检定方法。该测试仪通过了应用考核试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微处理机 测试仪表 温度测量 航空发动机试验 ZWC-Ⅰ型 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