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简要综述了过氧氢发动机的发展历史。重点论述了过氧氢发动机的特点、应用情况以及使用中需要解决的技术关键。

  • 标签: 过氧化氢 发动机特性 关键技术
  • 简介:本文首先讨论了过氧氢的特性,接着综述了过氧氢推进技术的历史,指出了正是由于其独特的性能,在环保要求日益提高下过氧氢推进技术又得到复苏,最后论述最近的研究和应用方向。

  • 标签: 液体火箭推进技术 过氧化氢
  • 简介:简述了过氧氢作为火箭推进剂的优点,重点介绍了近几年陕西动力机械设计研究所在过氧氢单组元推力室和双组元发动机推力室研制中取得的进展.设计了几种过氧氢单组元推力室并进行了试验;进行了过氧氢/煤油双组元火药点火试验;进行了催化点火技术的研究,27次点火试验全部取得成功;设计并生产了几种双组元推力室,对过氧氢/煤油自燃点火技术进行了研究,累计进行了500余次点火试验;采用37kN推力室分别进行了90%过氧氢/煤油的火药点火试验和自燃点火试验,试验获得了成功.

  • 标签: 过氧化氢 推力室 催化分解 点火
  • 简介:过氧氢/煤油涡轮泵用于35kN补燃循环先进上面级发动机,由过氧氢泵、煤油泵和涡轮组成,采用涡轮偏置的单轴布局结构。过氧氢泵为典型的带诱导轮离心泵形式。基于超低比转速及转子动力学方面的考虑,煤油泵采用了部分流泵形式。为了解决轴向力平衡问题并获得较高的效率,涡轮采用了低压比小反力度方案。通过材料与工作介质的相容性研究,总结了一整套可操作性强的过氧氢泵零件相容性评价准则、选材以及零件钝化处理工艺等技术。对涡轮泵联试和发动机热试车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后续研究的重点方向。

  • 标签: 过氧化氢泵 煤油泵 涡轮泵 上面级发动机
  • 简介:为了了解无毒双组元推进剂化学反应的动力特性,Purdue大学研制了一种"超级试验装置(Hypertester)"来测量双组元自燃推进剂从撞击到燃烧之间的点火延迟时间。一个计算程序被用来确定比冲和密度比冲等热力参数。已经发现了降低点火延迟并提高双组元推进剂能量的化合。本文通过对比动力参数和热力参数来选择液体火箭发动机中使用的无毒自燃双组元推进剂。

  • 标签: 双组元 过氧化氢 自燃燃料
  • 简介:介绍了过氧氢和煤油双组元推进剂采用火药进行点火试验的系统设计方案并对试验数据及录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试验系统能满足设计要求.

  • 标签: 过氧化氢 煤油 推力室 试验系统
  • 简介:描述了85%过氧氢分解气体驱动的四缸柱塞泵,泵重为400克、在出口压力近5MPa下可供水172mL/s.在压力和流量相当条件下,对采用该泵的气体发生器循环系统进行了测试.泵靠一小部分泵压过氧氢的分解气体驱动,该系统靠0.2MPa低压贮箱自身起动,还评估了蒸汽凝结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标签: 过氧化氢 气体发生器 柱塞泵
  • 简介:针对补燃循环过氧氢/煤油发动机性能的敏感性,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对影响发动机性能的内外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得到了发动机推力和混合比对不同影响因素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预燃室汽蚀管和涡轮喷嘴有效流通面积、涡轮效率和过氧氢泵效率对发动机推力影响最大,煤油汽蚀管和过氧氢主汽蚀管有效流通面积、煤油泵扬程和过氧氢泵扬程对混合比影响最大.对发动机性能影响较大的因素,在工程实践中应当给予重点关注.

  • 标签: 补燃循环 过氧化氢发动机 敏感性
  • 简介: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对一种新型整体式层板催化剂床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催化剂床流道结构并对催化剂床的加工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热试车结果表明,催化剂床性能良好,最高床载可达16.5g/(cm^2·s),分解效率96%,室压粗糙度小于±2%,催化剂床累计工作寿命大于455s,性能未出现下降趋势。

  • 标签: 过氧化氢 整体式催化剂床 层板 催化分解
  • 简介:一种铼作为基材、铱作为涂层和铱-陶瓷氧化作为复合涂层的22N推力室,采用GO2/GH2进行了热试。推力室完成了以下试验,一台在额定混合比(MR)4.6,室压(Pc)0.469MPa下,工作了将近39h;另一台在额定混合比5,8,室压0.621MPa下,工作了13h以上。另外四台推力室,采用改进的工艺制造的铱-氧化作为复合涂层/Re推力室也进行了热试。在GO2GH2低混合比下的试验表明:在地面可贮存推进剂的相对较低氧化气氛的燃气中,燃烧室的寿命能大大提高。在靠近喷注器附近的区域里,处于混合比接近17的试验表明:混合过程的推进剂可能使铱涂层破坏,而氧化涂层则起着保护涂层的作用。铱一氧化复合涂层/Re推力室能够在苛刻的氧化燃烧气氛中使用,如高混合比GO2/GH2、氧/烃以及液体火炮推进剂。其中一台在额定混合比16.7,室压0.503MPa下,工作了1.3小时。

  • 标签: 氧化物涂层 Ir/Re 燃烧室 研究
  • 简介:论述了液体火箭发动机用过氧氢作为推进剂进行试验的过程中流量测量可采用的方式.提出了压差式孔板流量测量和角接式取压结构在过氧氢/煤油发动机试验中的应用技术.针对过氧氢/煤油发动机试验中流量测量提出了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 标签: 液体火箭发动机 过氧化氢/煤油 孔板流量计
  • 简介:2006年9月,《火箭推进》杂志分别被美国著名索引刊物《化学文摘》(CA)和俄罗斯著名索引刊物《文摘杂志》正式收录。我国目前有数千种期刊,入选美国《化学文摘》(CA)的1049种,入选俄罗斯《文摘杂志》的仅713种。此前,《火箭推进》已相继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导弹与航天文摘》收录。

  • 标签: 《文摘杂志》 《化学文摘》 火箭 俄罗斯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美国
  • 简介:1摘要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部分在知识经济的信息时代,科技论文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源,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近年来,随着科学进步、社会的发展,为了提高这种信息源的利用率,形成了众多的电子出版(光盘版),如:、、和等.科技论文还可以通过计算机上国际互联网,摘要吸引读者和介绍文章内容的功能越来越明显.然而遗憾的是,一些被收录在学术摘要、或对摘要刊物中的科技论文由于没有中英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摘要撰写不规范等原因,不能顺利地采用光盘检索和计算机网上查询,使之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十分可惜!

  • 标签: 科技论文 中文摘要 写作 英文摘要
  • 简介:介绍了火箭发动机排气中烟尘的氧化模型,应用两种方法一简单重叠法和全耦合法将该模型嵌入到气体动力程序中,通过一个实际算例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并就初始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 标签: 火箭发动机 烟尘氧化模型
  • 简介:随着环境保护的加强,人们越来越希望找到一种绿色推进剂来代替现有的肼类有毒推进剂.氧化亚氮作为一种绿色推进剂,无毒性,地面实验操作处理方便,不需要繁琐昂贵的防护;常温贮存性,贮箱几乎不需要主动热控制;饱和压力高,可采用自增压方式供应推进剂;绝热分解温度较高,可作为单组元和双组元发动机的推进剂.分析了氧化亚氮作为推进剂的性能及其主要应用领域,着重研究其在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应用.通过对氧化亚氮自增压供应系统,单组元推进的催化分解系统,克服催化床限制的氧化亚氮与燃料混合的NOFBXTM技术,以及氧化亚氮作为氧化剂的双组元推进系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当前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该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氧化亚氮 单组元推进剂 双组元推进剂 研究进展
  • 简介:采用PREMIX模块模拟乙烯-氧化亚氮(C2H4-N2O)预混体系在0.1-1.5MPa下层流火焰传播速度,得到不同压力和氧/燃比下乙烯-氧化亚氮体系的火焰传播速度、火焰温度和燃烧质量流率变化。同时,采用层流火焰传播测试仪器对乙烯-氧化亚氮预混体系的层流火焰传播速度进行实际测定,通过对比火焰传播速度的测量值与计算值,验证选用模型的准确性和计算方法的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所选用的USC机理模型可适应于研究预混气体层流火焰燃烧计算,当量比等于1.18,压力0.1MPa时层流火焰传播速度达到最大值;当量比等于1.18,压力1.5MPa时层流质量燃烧流量达到最大值;当量比为1.35,压力1.5MPa时层流火焰达温度到最大值。

  • 标签: 氧化亚氮 乙烯 预混燃烧 层流火焰传播
  • 简介:研究了LC9CGS3铝合金锻件硫酸阳极氧化膜颜色发黑缺陷的控制技术。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分析仪(EDS)等分析技术,研究了LC9CGS3铝合金锻件硫酸阳极氧化膜颜色发黑缺陷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造成阳极氧化膜颜色发黑的原因是由于热处理不当。通过工艺试验分析,获得了再现阳极氧化膜颜色发黑缺陷的方法;通过加工流程的再造,获得了缺陷控制的技术;通过缺陷控制,大幅度地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 标签: LC9CGS3铝合金锻件 缺陷再现 加工流程再造
  • 简介:本文以2Dsic/BN/(sic/BN/sic)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在1200℃温度下,应力氧化耦合情况下材料力学性能、微观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显示水氧环境1200℃蠕变后2DSiC/BN/(SiC/BN/SiC)的剩余弯曲强度呈先降后升趋势,断裂模式仍是韧性断裂,基体中BN自愈合层能起到裂纹偏转及阻止氧化气氛直接作用到界面的作用。

  • 标签: SIC/SIC复合材料 环境性能 应力氧化
  • 简介:通过空空导弹发射装置的振动环境试验,得到模拟弹体和发射装置的振动响应特性试验,但试验结果不能反映真实飞行状态下的结构振动响应特性。为此,结合导弹发射装置的飞行状态参数,分别从振动试验的总体设计方案、试验加载和夹具系统的设计技术、试验样品所承受的力及力矩的平衡方式、外载荷的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满足导弹发射装置结构惯性力/力矩的模拟原则以及耐振动强度需求的振动试验方法。

  • 标签: 静/动耦合振动 动力学环境 载荷模拟 动态测试
  • 简介:阐述了发动机中多余控制的重要性、多余的定义以及现有发动机发展状况下多余的新含义.同时,对发动机中的多余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多余物产生的各种条件和因素并根据各因素剖析多余控制的主要方法,即本文的重点.全文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总结了发动机从设计、工艺、生产、装配、试验、检验等长年实际操作中行之有效的经验.最后,叙述了多余的常用检查与排除方法,并对未来新一代发动机多余的控制方法作了介绍.

  • 标签: 发动机 总装 多余物 控制 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