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介绍了火箭发动机排气中烟尘的氧化模型,应用两种方法一简单重叠法和全耦合法将该模型嵌入到气体动力程序中,通过一个实际算例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并就初始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 标签: 火箭发动机 烟尘氧化模型
  • 简介:针对液氧/煤油发动机使用的接触式端面密封存在端面温升大、重复使用性能不理想等问题,首先采用无限长平面平行槽的惠普尔理论构建非接触式端面密封计算模型,然后仿真计算密封结构参数对气膜刚度以及泄漏量等密封性能的影响,最后以最大气膜刚度为优化目标,对非接触端面密封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低温运转试验验证了优化结果的正确性和非接触式端面密封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

  • 标签: 非接触式端面密封 气膜刚度 参数优化 重复使用
  • 简介:在轻质试验件模态测试中采用非接触激振,可以有效避免常规模态测试中激振器动圈附加质量和附加刚度对结构动特性的影响,避免锤击法引起的连击、振型不连续和应力集中等现象。本文主要介绍了非接触激振力产生的原理,根据该原理设计了一套非接触激振设施,并在一轻型机翼模型模态测试中进行应用,结果表明基于非接触激振测试结果更加准确。对于轻质试验件及柔性飞机的模态测试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 标签: 非接触激振 模态测试 涡电流
  • 简介:摘要:本文描述了加热带的设计思想方法以及应用范围,给出了加热带设计功率计算方法以及匀热层厚度的确定,通过数值建模仿真计算确定了加热带的电阻丝间距。试验表明电阻丝加热带在热试验中安全、可行。

  • 标签: 接触式加热带 有限元分析 优化
  • 简介:本文简要综述了过氧化氢发动机的发展历史。重点论述了过氧化氢发动机的特点、应用情况以及使用中需要解决的技术关键。

  • 标签: 过氧化氢 发动机特性 关键技术
  • 简介:本文首先讨论了过氧化氢的特性,接着综述了过氧化氢推进技术的历史,指出了正是由于其独特的性能,在环保要求日益提高下过氧化氢推进技术又得到复苏,最后论述最近的研究和应用方向。

  • 标签: 液体火箭推进技术 过氧化氢
  • 简介:简述了过氧化氢作为火箭推进剂的优点,重点介绍了近几年陕西动力机械设计研究所在过氧化氢单组元推力室和双组元发动机推力室研制中取得的进展.设计了几种过氧化氢单组元推力室并进行了试验;进行了过氧化氢/煤油双组元火药点火试验;进行了催化点火技术的研究,27次点火试验全部取得成功;设计并生产了几种双组元推力室,对过氧化氢/煤油自燃点火技术进行了研究,累计进行了500余次点火试验;采用37kN推力室分别进行了90%过氧化氢/煤油的火药点火试验和自燃点火试验,试验获得了成功.

  • 标签: 过氧化氢 推力室 催化分解 点火
  • 简介:随着环境保护的加强,人们越来越希望找到一种绿色推进剂来代替现有的肼类有毒推进剂.氧化亚氮作为一种绿色推进剂,无毒性,地面实验操作处理方便,不需要繁琐昂贵的防护;常温贮存性,贮箱几乎不需要主动热控制;饱和压力高,可采用自增压方式供应推进剂;绝热分解温度较高,可作为单组元和双组元发动机的推进剂.分析了氧化亚氮作为推进剂的性能及其主要应用领域,着重研究其在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应用.通过对氧化亚氮自增压供应系统,单组元推进的催化分解系统,克服催化床限制的氧化亚氮与燃料混合的NOFBXTM技术,以及氧化亚氮作为氧化剂的双组元推进系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当前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该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氧化亚氮 单组元推进剂 双组元推进剂 研究进展
  • 简介:针对某复材与金属连接件高温下由于热不匹配产生高水平热应力的问题,建立了包含多接触约束的有限元模型,对该连接件进行纯热和力热联合作用下接触分析,比较了不同间隙参数下计算结果,确定了复材与金属基座之间的初始间隙大小,从而降低了连接区域热应力水平,提高了连接强度和可靠性。

  • 标签: 连接件 接触分析 接触间隙 热匹配
  • 简介:法向接触刚度参数对于研究含球较类机械结构的动力学特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准确预估两球体结合面间的法向接触刚度,本文基于粗糙平面间分形接触模型,通过引入表面接触系数以及考虑摩擦因素的弹塑性变形的临界面积计算公式,建立了考虑摩擦因素的两球面法向接触刚度分形预估模型。并利用上述模型对某发动机安装系统中采用的球铰(向心关节轴承)接触刚度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随着法向接触载荷的增大,摩擦因数、材料的特性参数、粗糙度幅值的减小,法向接触刚度增大;外球面半径固定时,随着内球面半径的减小,法向接触刚度减小;此外,存在一个使接触刚度达到最大值的分形维数值。

  • 标签: 接触刚度 球面 分形接触模型 向心关节轴承
  • 简介:采用PREMIX模块模拟乙烯-氧化亚氮(C2H4-N2O)预混体系在0.1-1.5MPa下层流火焰传播速度,得到不同压力和氧/燃比下乙烯-氧化亚氮体系的火焰传播速度、火焰温度和燃烧质量流率变化。同时,采用层流火焰传播测试仪器对乙烯-氧化亚氮预混体系的层流火焰传播速度进行实际测定,通过对比火焰传播速度的测量值与计算值,验证选用模型的准确性和计算方法的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所选用的USC机理模型可适应于研究预混气体层流火焰燃烧计算,当量比等于1.18,压力0.1MPa时层流火焰传播速度达到最大值;当量比等于1.18,压力1.5MPa时层流质量燃烧流量达到最大值;当量比为1.35,压力1.5MPa时层流火焰达温度到最大值。

  • 标签: 氧化亚氮 乙烯 预混燃烧 层流火焰传播
  • 简介:研究了LC9CGS3铝合金锻件硫酸阳极氧化膜颜色发黑缺陷的控制技术。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分析仪(EDS)等分析技术,研究了LC9CGS3铝合金锻件硫酸阳极氧化膜颜色发黑缺陷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造成阳极氧化膜颜色发黑的原因是由于热处理不当。通过工艺试验分析,获得了再现阳极氧化膜颜色发黑缺陷的方法;通过加工流程的再造,获得了缺陷控制的技术;通过缺陷控制,大幅度地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 标签: LC9CGS3铝合金锻件 缺陷再现 加工流程再造
  • 简介:本文以2Dsic/BN/(sic/BN/sic)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在1200℃温度下,应力氧化耦合情况下材料力学性能、微观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显示水氧环境1200℃蠕变后2DSiC/BN/(SiC/BN/SiC)的剩余弯曲强度呈先降后升趋势,断裂模式仍是韧性断裂,基体中BN自愈合层能起到裂纹偏转及阻止氧化气氛直接作用到界面的作用。

  • 标签: SIC/SIC复合材料 环境性能 应力氧化
  • 简介:对绿色推进剂N2O,H2,CH3OH,C2H50H,CH4,C2H6,C2H4,C2H2,C3H8及C。H。的物性进行了全面比较,并采用吉布斯最小自由能法对9种氧化亚氮双组元推进剂组合的热力性能展开全面计算及分析。N2O/H2组合由于其最低的燃气平均摩尔质量而具有最高的比冲;N2O/C2H2组合由于C2H2很高的标准生成焓其燃烧温度可高达3823K;碳氢燃料在余氧系数d〈0.4富燃工况下燃气中含有固碳颗粒,且摩尔含量随着“的降低而急剧升高,喷管出口处可高达35%~40%;N2O/C3H8和N2O/C3H6组合拥有很好的空间应用物性和较高的热力性能,在压比Pc:Pe=70atm:1atm工况下平衡流比冲分别为2639m/s和2656m/s,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绿色推进剂 氧化亚氮 双组元发动机 性能分析
  • 简介:随着空间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使用双组元推进剂的空间发动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缺乏对空间环境条件详细、深刻的认识,因此,对双组元空间发动机在空闻环境条件下多次起动的点火特性需要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以提高我们的设计水平,更好地为拓展发动机空间技术应用领域服务。本报告主要介绍双组元四氧化二氮/肼类推进剂组合发动机的空间点火特性,主要是美国从六十年代以来对双组元四氧化氮/肼类推进剂组合的空间点火特性进行研究的一些结果,尽管这些试验条件与实际情况存在一些差异,但是,对空间发动机设计依然能够提供出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结论

  • 标签: 液体火箭发动机 空间点火
  • 简介:一种铼作为基材、铱作为涂层和铱-陶瓷氧化物作为复合涂层的22N推力室,采用GO2/GH2进行了热试。推力室完成了以下试验,一台在额定混合比(MR)4.6,室压(Pc)0.469MPa下,工作了将近39h;另一台在额定混合比5,8,室压0.621MPa下,工作了13h以上。另外四台推力室,采用改进的工艺制造的铱-氧化物作为复合涂层/Re推力室也进行了热试。在GO2GH2低混合比下的试验表明:在地面可贮存推进剂的相对较低氧化气氛的燃气中,燃烧室的寿命能大大提高。在靠近喷注器附近的区域里,处于混合比接近17的试验表明:混合过程的推进剂可能使铱涂层破坏,而氧化物涂层则起着保护涂层的作用。铱一氧化物复合涂层/Re推力室能够在苛刻的氧化燃烧气氛中使用,如高混合比GO2/GH2、氧/烃以及液体火炮推进剂。其中一台在额定混合比16.7,室压0.503MPa下,工作了1.3小时。

  • 标签: 氧化物涂层 Ir/Re 燃烧室 研究
  • 简介:采用大型商业软件ABAQUS/STANDARD对含试验装置的大型加筋壁板试验件(2400×2400mm)和加载情况进行了详细模拟,特别是对由试验件、加载销、传载销和剪切夹具组成的装配模型进行了三维接触分析,考虑了两种载荷工况(纯剪切载荷工况和单向拉伸载荷工况)。结果表明分析与试验具有相当好的一致性,同时揭示了夹具载荷传递规律。为进一步改进试验夹具提供了依据。

  • 标签: 试验 加筋板 夹具 接触 比较
  • 简介:为解决复合材料接头强度分析中由于接触造成的收敛困难问题,自定义了具有特殊本构关系的粘接元用来模拟接触,该单元只能传递压力而不能传递拉力。自定义的粘接元被置于两接触对之间用来传递接触压力,从而保证了接触体之间在接触面上的变形协调关系。同时,建立了复合材料单钉接头的三维累积损伤有限元模型。在文献[1,5]的材料性能退化模型基础上,对纤维及基体压缩破坏的刚度退化模式做了改进,并利用自定义粘接元接触技术及改进后的刚度退化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最后,进行了四组相应试验件的试验验证,试验结果和模拟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自定义粘接元接触技术,以及本文中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 标签: 自定义粘接元 接触模拟 复合材料 单钉接头 刚度衰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