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在初中物理课中,使用矿泉塑料瓶来做物理实验,取材方便,现象直观,效果明显,不仅有利于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而且也是贯彻新课标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新课程理念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举一些实验,供大家参考.

  • 标签: 物理实验 塑料瓶 矿泉水 物理知识 创新能力 课程理念
  • 简介: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矿泉中痕量溴、碘,比较了不同酸碱度对溴、碘测定的影响。测量过程中对溴、碘的记忆效应进行消除,选择了最佳的工作条件,溴、碘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63,0.112μg/L,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1%和1.8%,加标回收率为96%~107%。对国家标准水样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与推荐值一致性较好。

  • 标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矿泉水
  • 简介:建立了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直接测定天然矿泉中硫酸根的方法,样品经过盐酸酸化,加热处理后直接上仪器测定。方法检出限达到0.05mg/L,加标回收率达到95%-103%,重复性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低至1.0%,对比实验的相对偏差(RD)小于5%。

  • 标签: ICP-AES 天然矿泉水 硫酸根
  • 简介:利用离子色谱检测灵敏度高的特点,建立了一种测定饮用水中超痕量六价铬的离子色谱方法。首先采用IonPacASll-HC4mm阴离子交换柱分离目标离子铬酸根(CrO4^2-),将分离出的CrO4^2-收集于浓缩柱,然后经过阀切换,将目标离子从浓缩柱上洗脱,进入毛细管分析柱IonSwiftMAXl00capillary(0.4mm×250mm)分离,最后用IC-CUBE抑制电导检测器检测,测定了生活饮用水中CrO4^2-,最低可检测至0.001μg/L。在线性范围0.05-10μg/L内其相关系数为0.9999,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小于1.0%,样品回收率为94%-102%。方法准确可靠,可应用于水中六价铬的测定。

  • 标签: 离子色谱 饮用水 六价铬
  • 简介:利用同步辐射对天然金刚石晶体进行了形貌学研究,在近完事晶体内观察到晶体以平行{100}生长为主的正常生长,而不是前人所常见的平行{111}生长。生长带方向平行于(100)、(100)和(010)、(010)。生长带分布在偏离晶体中心的曲面内。由生长带的分布与形态可以观察到晶体不同晶面的生长速度具有明显差异。

  • 标签: 天然金刚石晶体 形貌学 同步辐射 晶体生长 生长带
  • 简介:氢同位素研究中,D/H比值是掌握氢同位素丰度变化规律的关键参数,但是低于天然氘丰度(1.4×10^-4)的气体没有成熟的测量技术可以应用,为此,开展了低于天然D丰度氢样品(以下简称贫氘氢)的色谱测量技术研究。

  • 标签: 同位素丰度 氢同位素 测量技术 天然 色谱 样品
  • 简介:饮用水由于加氯消毒可产生一些新的有机卤代物,主要成分是三氯甲烷(氯仿)和四氯化碳及少量的一氯甲烷、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以及溴仿等,统称为卤代烷。自来水中卤代烷含量高于水源水。由于氯仿和四氯化碳致癌、致畸及慢性致毒作用,故被列为重点检测指标。《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有机指标》(GB/T5750.8-2006)提供的测定方法是顶空气体直接进样分析方法。而固相微萃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它是一个基于待测物在样品及石英纤维萃取头外涂渍的固定液膜中平衡分配的过程,

  • 标签: 顶空固相微萃取 样品前处理技术 生活饮用水 四氯化碳 氯仿 固相微萃取技术
  • 简介:红外吸收光谱表明样品含片状和分散状分布的杂质氮,属1a型金刚石。利用同步辐射对晶体进行了形貌学研究.在近完整晶体内近中心的001)和(010)结晶学平面内观察到生长带,生长方向平行于(100)和(010).在欠完整晶体内小角度晶界发育,取向角达2.5^*以上.晶体完整性与氮含量无明显相关关系.

  • 标签: Ia型天然金刚石晶体 结构缺陷 同步辐射 组织形貌 红外吸收光谱 晶体结构
  • 简介: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和支持向量机的优缺点,提出基于偏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天然气消费量预测模型。首先,利用偏最小二乘法确定影响天然气消费量的新综合变量,建立以新综合变量为输入,天然气消费量为输出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对天然气消费量进行了预测;然后,与多元回归、偏最小二乘回归、普通支持向量机做误差检验比较,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正确性。结果表明,此天然气消费量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应用价值。

  • 标签: 偏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天然气消费 预测 误差比较
  • 简介:建立了梯度淋洗-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饮用水中的溴酸盐、亚氯酸盐、氯酸盐、亚硝酸盐氮、磷酸盐等多种离子的方法。选用IonPacAS19型分析柱,采用0~45mmol/L的KOH淋洗液梯度淋洗,流速为1.0mL/min,抑制型电导检测器。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r〉0.9993,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6.0%,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2.8%~111.8%。结果表明,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分析快速、结果准确等优点。

  • 标签: 离子色谱法 溴酸盐 亚氯酸盐 氯酸盐 亚硝酸盐氮 磷酸盐
  • 简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在B3LYP/6-311++G(d,p)水平下对2种天然酚类化合物(根皮素和根皮苷)进行电子结构、NBO电荷数目、酚羟基氢键解离能和分子轨道能级差4个方面的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得出这2种天然酚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与分子结构中酚羟基、分子内氢键和NBO电荷的数目成正相关,与酚羟基氢键解离能和分子轨道能级差成负相关.理论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一致.

  • 标签: 酚类化合物 根皮素 根皮苷 抗氧化活性 DFT
  • 简介:目的:水合物沉积物开采过程是一个热。水.力.化多场耦合过程,该过程包含了不同土层间的热对流、压缩引起的局部变形以及胶结结构破坏引起的应力松弛。不适当的开采会引起出砂、塌孔等破坏问题。本文旨在建立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多场耦合计算模型,以量化由开采引起的地质灾害风险。创新点:1.通过GOMSOLMultiphysics实现水合物开采过程多场耦合有限元控制方程的计算:2.建立的模型考虑变形.渗流双向全耦合过程。方法:1.通过理论推导,给出开采天然气水合物过程模拟的控制方程;采用偏微分方程模块实现除力学之外其他物理场的耦合计算;采用结构力学模块实现变形计算。2.通过与试验数据进行比较验证模型的可靠性。3.通过对比全耦合模型与半耦合模型,分析双向耦合对水合物开采过程中沉积物物理力学行为的影响。结论:1.所建立模型能够精确模拟水合物开采过程中沉积物的物理力学行为。2.当考虑压缩对渗流的影响时,由于孔隙率的降低,计算得到的水合物分解速度要小于不考虑该影响时的速度。3.由于存在层间对流效应,非均质模型计算得到的水合物分解速度要快于均质模型。

  • 标签: 水合物沉积物 多场耦合模型 COMSOL 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