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分散聚合法制备了单分散性好,粒径均一的聚苯乙烯(PS)微球.以PS微球为核,用浓硫酸进行表面改性,使其表面带有负电.加入一定量的[Ag(NH3)2]+溶液,由于静电吸引,使其吸附在PS微球表面,通过化学还原的方法制备了PS/Ag核/壳结构复合微球.采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以及紫外-可见光谱对PS/Ag复合微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PS微球的表面改性,在其表面引入了磺酸基团,提高了微球表面的电负性和亲水性,对包覆过程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稳定剂(PVP)和不同还原剂(一缩二乙二醇DEG和乙二醇EG)的使用,形成的PS/Ag核/壳复合微球形貌不一样,同时研究表明制备出的PS/Ag复合微球可以用于催化剂催化还原有机染料溶液,表现出很好的催化活性.

  • 标签: 聚苯乙烯/银 还原剂 稳定剂 催化剂
  • 简介: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出发,开展了与惯性约束聚变物理实验用靶材料密切相关的3方面的初步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这3个方向为:(1)自悬浮定向流纳米金属粉末制备的理论模拟;(2)分散剂对间苯二酚-甲醛(RF)有机气凝胶掺杂过程的影响;(3)微波等离子体刻蚀技术初步研究。

  • 标签: 氚代聚苯乙烯 热核聚变 分子动力学 靶材料
  • 简介:将聚(苯乙-丙烯酸)(PSAA)(MW=3500)与氯化铜在异丙醇溶液中反应得到一种配位聚合物膜--聚(苯乙-丙烯酸)-氯化铜(PSAA-Cu(Ⅱ)).以ESR,FT-IR,XPS,电导率,元素分析及DMTA等方法对此配合物膜进行表征,确定了组成与结构.结果表明,配位聚合物的中心离子Cu2+与二个链节单元上的羧基发生配位,从而引起进一步的交联作用,导致玻璃化转变温度和耐热性能的提高.

  • 标签: 聚(苯乙烯-丙烯酸)-氯化铜配合物膜 络合物 催化剂 合成 表征 氯化铜
  • 简介:利用F-2500FLSpectrophotometer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了不同浓度下二苯乙三嗪型荧光增白剂(VBL)溶液体系的吸收光谱,分析了吸收光谱特性随荧光增白剂溶液体系浓度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吸收谱峰值I.(或吸收谱峰值的对数Log(Imax))及吸收谱起始波长S两组新的反映荧光增白剂溶液体系浓度的敏感参量,并给出了利用该敏感参量进行荧光增白剂溶液体系浓度的检测方法.

  • 标签: 荧光增白剂 光谱分析法 吸收光谱 VBL
  • 简介:全氘代聚合物泡沫作为一种特殊的低密度、微孔聚合物泡沫,在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CF)研究中除了直接用于ICF靶材料,以增加单位靶中热核燃料的密度外,还可用在冷冻靶中以提高液体氘氚的浸润性及分布的均匀性,减小瑞利一泰勒界面不稳定性,以加强中子和分光镜的测量,研究和诊断内爆物理实验等。

  • 标签: 二乙烯基苯 泡沫 氘代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 微孔聚合物 制备
  • 简介:硅橡胶泡沫体系中交联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利用添加乙烯基硅油的方法增加胶料中活性官能团的数量,提高硫化胶的交联速率和交联密度,达到控制硅橡胶泡沫材料密度、硬度和改善压缩性能的目的。

  • 标签: 乙烯基硅油 硅橡胶泡沫 材料性能 交联密度
  • 简介:以H3PW12O40和AlCl3.6H2O为原料合成AlPW12O40,以此为催化剂研究苯甲醚与乙酸酐的酰基化反应,其主要产物为对甲氧基苯乙酮.采用正交试验确定酰化反应的适宜条件为:苯甲醚0.1mol,苯甲醚与乙酸酐物质的量比为1∶1.5,催化剂用量1g,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100℃,在此条件下,产品收率达到69.80%.考察了不同反应底物及不同酰化试剂对反应的影响和不同磷钨酸盐的催化效果,比较了不同加热方式对催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钨酸铝的催化活性最好,微波加热合成目标产物效果更好.

  • 标签: 杂多酸铝 苯甲醚 乙酸酐 催化 酰基化反应
  • 简介:泡沫垫层材料同其他高分子材料一样同样存在老化的问题,在使用和贮存过程中会受到温度、湿度、氧化、应力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老化,性能劣化。因此,研究其相对薄弱环节的贮存老化性能是很重要的。

  • 标签: 老化性能 垫层材料 泡沫 贮存过程 高分子材料
  • 简介:泡沫是以硅橡胶混炼胶为基体材料、经硫化发泡后制得的一种多孔黏弹性高分子材料,具有许多其它材料所不能同时具备的优异性能,在军事武器装备上具有重要用途。硅泡沫作为功能部件,通常用于精密部件的定位、减振和防转,必须具有较低的压缩永久变形、高的压缩载荷保持率和长寿命等特性,而硅泡沫的这些特性都与其应力松弛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有必要研究硅泡沫压缩应力松弛的影响因素。

  • 标签: 压缩应力松弛 影响因素 硅橡胶 泡沫 压缩永久变形 基体材料
  • 简介:目前,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RPUV)在包装、运输减震及支撑材料的研究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未经阻燃处理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氧指数仅约为17,易燃且不易自熄,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结合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性能及燃烧特点,采取固相阻燃机理,选用环保型的膨胀阻燃体系可膨胀石墨(EG)作为添加型阻燃剂,探索了EG对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

  • 标签: 阻燃聚氨酯泡沫塑料 制备方法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添加型阻燃剂 膨胀阻燃体系 阻燃性能
  • 简介:硅橡胶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常受到不同应力应变的作用,在其使用和贮存期间会产生一系列物理老化和松弛,导致其内部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各种性能尤其是力学性能的下降,当性能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吉卜赛材料允许使用极限,它就失去了使用价值,因此有必要对硅橡胶的库存和老化进行研究。

  • 标签: 压缩性能 橡胶老化 硅橡胶 泡沫 应力应变 物理老化
  • 简介:在“神光”Ⅱ辐射输运实验中,测得中心频率为211eV和840eV两群辐射传出输运管右端的时刻。为了更好地理解实验结果所反映的物理现象,利用二维多群辐射输运程序(LARED-R-1)对实验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细致分析了不同群辐射在CH泡沫中的传输特征。输运管半径为300μm、长300μm,管内填充密度为0.05g/cm^3CH泡沫。在管左端加随时间变化的辐射流,辐射流的峰值为0.42×10^14MW/cm^2,峰值时刻1.36ns,脉宽1.11ns。辐射在CH泡沫中的传输特征与光学厚度密切相关。

  • 标签: CH泡沫 传输特征 群辐射 “神光”Ⅱ激光器 输运介质
  • 简介:由于红外吸收光谱法具有许多突出的优点,因此它在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在薄膜、合成纤维、橡胶、塑料等高聚物的研究方面,用于单体、聚合物、添加剂的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一般高聚物的红外光谱中谱带的数目很多,而且不同种类的物质其光谱很不相同,特征性很强。此外红外光谱法的制样和实验技术相对比较简单,它适用于各种物理状态的样品。本实验研究以高聚物薄膜材料做样品,对样品高聚物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分析表明,本实验所用样品高聚物成分为聚乙烯材料,这个实验结果也表明,用红外光谱法鉴定高聚物的组成非常有效。红外光谱法用于定量组分分析,与其它测量方法相比,具有制样简单方便、重复性好和测量精度高的特点。

  • 标签: 高聚物 红外光谱 薄膜 聚乙烯
  • 简介:正十四面体单元胞结构含有8个正六边形和6个正四边形面,由36根等长度支柱构成。十四面体单元胞结构按体心立方堆积,即构成Kelvin模型,这是一种接近于泡沫真实结构的周期性结构模型。分别基于胞壁材料的线弹性和超弹性材料本构,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了低密度开孔Kelvin泡沫的大变形行为,用以考察单轴拉压载荷作用下泡沫材料的变形机理以及基体材料力学特性对泡沫宏观力学行为的影响。数值计算采用二阶空间Timoshenko梁单元模拟开孔泡沫支柱,建立了满足周期性边界条件的有限元模型。

  • 标签: 泡沫材料 开孔泡沫 数值模拟 低密度 TIMOSHENKO 周期性边界条件
  • 简介:在实验中,首先利用精密数控车床加工铜芯轴,在铜芯轴表面电镀再覆盖金,硝酸腐蚀,最终得到φ400μm,长度700μm,壁厚20μm,两端开口的金柱腔。将洁净的金柱腔固定在靶杆上,然后将固定好的金柱腔浸没在掺杂丙烯酸酯单体溶液中,使溶液自动充满整个柱腔。溶液以掺杂丙烯酸酯单体(五氯苯酚丙烯酸酯(AE1)、五氯苯酚2-甲基丙烯酸酯(AE2)、五氯苯酚丁烯酸酯(AE3)),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或者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PETA)单体,聚氧乙烯十二烷基醚(Brij30)或者正癸醇(DEC)为溶剂,安息香甲基醚作为光引发剂(添加量为单体质量的1%),通过针管向石英管中通氮气5min达到除氧目的,距离石英管1cm远处,使用紫外光灯照射金柱腔中的单体溶液约3min,光强6.30W/cm^2,单体溶液经过紫外辐照后在金柱腔中生成聚合物凝胶。聚合物凝胶在甲醇中浸泡24h,然后使用二氧化碳超临界干燥(控制温度34℃,压力8.0-9.0MPa,保持4h)除去甲醇,最终在金柱腔中得到聚合物泡沫,各阶段照片如图1所示。

  • 标签: 丙烯酸酯单体 成型技术 掺杂 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泡沫 聚氧乙烯十二烷基醚
  • 简介:硬度是物质受压变形程度或抗刺穿能力的一种物理度量方式,它是硫化橡胶最基本的物理性能之一,橡胶的硬度与定伸应力、撕裂强度、弹性、压缩永久变形和模量等物理性能密切相关。利用相同的配方制备了多组密度相近、硬度不同的硅橡胶泡沫试样,研究了硬度对材料压缩应力-应变(σ-ε)N线,0.32MPa下的应变值(ε0.32),0.1MPa和0.32MPa下的应变差(δ1),0.32MPa和1.0MPa下应变差(易)等压缩性能的影响。

  • 标签: 硅橡胶泡沫 材料硬度 压缩性能 物理性能 压缩永久变形 应力-应变
  • 简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1++G(d,p)方法对聚氯乙烯模型化合物的热降解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探索了主要热降解产物HCl、芳香族化合物及乙烯、甲烷等小分子碳氢化合物形成的可能热降解反应路径.对反应过程中所有反应分子的几何结构进行了优化和频率计算,获得了各热降解路径的标准动力学参数和热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在HCl的形成过程中,主要通过协同反应,反应能垒为128.6~212.5kJ/mol;丙烯基能降低HCl脱除的反应能垒,而丁稀基对HCl脱除的反应能垒几乎没有影响;HCl完全脱除之后生成共轭烯烃,共轭烯烃进一步通过分子重排、环化形成芳香族化合物,同时也可以通过C—C键断裂形成小分子碳氢化合物;与重排和环化反应相比,直链烯烃C—C键断裂形成小分子碳氢化合物需要跨越更高的反应能垒.本文研究结果对聚氯乙烯的热降解机理提供了新的认识,为进一步设计环境友好与高效的聚氯乙烯热降解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聚氯乙烯 热降解机理 密度泛函理论
  • 简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以硅橡胶泡沫材料单体二甲基硅氧烷和甲基乙烯基硅氧烷为基础,对这2种单体和由其构成的4种短链结构进行了构型优化、能量计算、前沿轨道和振动分析等方面的理论计算探索,结果显示,当分子链结构中的原子排布更易形成共轭或等效于共轭的离域结构时,在遭受辐照等能量注入的情况下可将能量及时转移而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链结构的断裂,分子链裂解的部位发生在共轭链段间隙处的可能性比较大,甲基乙烯基硅氧烷的引入并非一定会对材料的耐辐照稳定性起到增强作用.

  • 标签: 硅橡胶泡沫 二甲基硅氧烷 甲基乙烯基硅氧烷 辐照稳定性 密度泛函理论
  • 简介:辐射输运研究是惯性约束聚变实验研究的重要内容。在这类实验中需要研究辐射输运沿柱腔内填充的聚合物泡沫材料的传输问题。多元丙烯酸酯聚合物泡沫适用于ICF柱腔靶填充泡沫,并且可以直接在柱腔或各种形状的靶中成型,无须后续的精密加工过程,消除了泡沫柱与柱腔之间的装配误差。

  • 标签: 辐射输运 惯性约束聚变 聚合物泡沫材料 丙烯酸酯
  • 简介: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是聚氨酯材料体系中最重要的品种之一,它是以聚氨酯树脂为基体,经发泡工艺制作而成的泡沫材料。由于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老化而导致其力学性能发生变化,因而老化性能的研究和贮存寿命的评估是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 标签: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寿命评估 贮存寿命 WLF方程 老化性能 聚氨酯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