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10年4月20—22日,第二届人体解剖组织胚胎学名词委第二次审定工作在山东召开。第二届人体解剖组织胚胎学名词委高英茂主任等28名委员,以及全国科技名词委朱彦慧副编审、张永涛编辑参加会议会议由高英茂教授主持。

  • 标签: 组织胚胎学 科技名词 人体解剖 审定工作
  • 简介:2009年2月8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名词审定会在北京召开。中华医学会罗玲副秘书长、名词审定办公室张玉森,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室邬江主任、朱彦慧编辑等参加了会议。会上,罗玲副秘书长强调了医学名词审定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医学名词审定工作对推动我国医学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意义。与会专家从3430个词条中挑选了有代表性的词条展开讨论,按照名词委的要求进行修改。

  • 标签: 名词审定工作 医学名词 中华医学会 科技名词 秘书长 办公室
  • 简介:2009年5月14日,第二届植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中科院微生物所召开真菌、地衣、植物遗传学科组审定工作启动会。植物学名词委孙敬三副主任,委员魏江春院士、庄文颖研究员、朱立煌研究员,全国科技名词委高素婷副编审参加会议会议由孙敬三研究员主持。

  • 标签: 科技名词 审定工作 植物学 会议 审定委员会 植物遗传学
  • 简介:2008年3月13日3月20日,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物理化学审定小组在北京大学化学系分别召开了胶体化学、化学动力学两个专业的名词定义稿审定会。除了与会的各专业审定委员外,会议还特别邀请了胶体化学专家李峻柏、戴乐蓉、赵孔双,化学动力学专家高盘良、孔繁敖作为外审专家参加,部分不能与会的外审专家还向会议提交了书面意见。

  • 标签: 审定委员会 化学名词 化学动力学 胶体化学 北京大学 物理化学
  • 简介:2013年3月22日,显微外科学名词审定工作在广州召开。与会专家有显微外科学主任委员、上海长征医院侯春林教授,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小林教授、顾玉强教授,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徐达传教授,武汉中南医院喻爱喜教授上海同济医院张世民教授,

  • 标签: 名词审定工作 外科学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州 上海
  • 简介:2011年7月29—30日,测绘学名词委审定工作在徐州召开,30位专家委员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测绘学名词委主任胥燕婴主持,中国矿业大学校长葛世荣在会上致辞。

  • 标签: 测绘学名词 审定工作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
  • 简介:2008年9月26日,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工作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召开。会议集中审议了中医外科、中医肛肠科、中医皮肤科、中医骨伤科、中医眼科、中医耳鼻喉科等学科的名词初选稿。全国科技名词委医学审定编辑朱彦慧参加会议

  • 标签: 名词审定工作 中医药学 会议 耳鼻喉科 科技名词 科学院
  • 简介:2009年4月21日,管理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京召开。管理科技名词委主任郭重庆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常务副主任李一军教授、管理科技名词各审定项目组主持人或主要参与者,以及全国科技名词委才磊副编审、张晖编辑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管理科技名词委陈晓田副主任主持。

  • 标签: 科技名词 管理科学 审定工作 会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四次
  • 简介:2007年7月13日,林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中国林科院报告厅召开了第二次工作。参加会议的专家委员包括林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名誉主任蒋有绪院士,主任尹伟伦院士,副主任施季森、杨传平、尹发权等共31名专家。会议由尹伟伦院士主持。

  • 标签: 审定委员会 名词 林学 中国林科院 副主任 报告厅
  • 简介:2010年4月8日、19日,植物学名词植物生理学组、植物生态学组分别在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召开第一次审定工作。中国农业大学张蜀秋、韩玉珍、李颖章教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董鸣、孙敬三、黄建辉、郭柯、韩文武研究员,以及全国科技名词委高素婷编审先后参加会议会议分别由张蜀秋教授董鸣研究员主持。

  • 标签: 科技名词 审定工作 植物学 分支学科 中国农业大学 植物研究所
  • 简介:2015年7月11日,按照工作安排,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城乡规划学名词编写组第一次工作在武汉召开。各编写小组相关负责人共31人参加会议,城乡规划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秘书兼编写组组长孙施文主持会议。基于各编写小组提交的初步成果,会议主要讨论确定了初选名词。本着系统性、平衡性完备性的基本原则,全体参会专家逐条讨论了所有初选名词。

  • 标签: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规划学 编写 城乡 武汉 负责人
  • 简介:2008年12月4日,第二届管理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北京西郊宾馆召开审定工作。第二届管理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主任郭重庆院士,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刘青,各分支学科项目组负责人席酉民、汪寿阳、党延忠、邱菀华、王重鸣、张维、陈劲、贾建民、陈荣秋,

  • 标签: 审定委员会 科技名词 管理科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副主任 审定工作
  • 简介:2017年9月4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华科学技术大词典》工程技术卷分卷主编审稿工作在京召开。《中华科学技术大词典》工程技术上卷、中卷、下卷在京的所有主编、副主编,以及大词典项目部全体成员参加会议

  • 标签: 工程技术 科学技术 审稿工作 主编 词典 中华
  • 简介:2011年8月19日,《中国术语学概论》编撰工作启动会议在黑龙江大学召开,黑龙江大学郑述谱教授等6位专家,全国科技名词委温昌斌副编审,研讨制订了编撰原则章节安排。

  • 标签: 术语学 编撰 中国 黑龙江大学 科技名词
  • 简介:2009年2月17日,宗教学名词审定工作筹备会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召开。社科院科研局副局长王正、文史哲学部工作室(哲学)副主任苇莉莉,宗教所所长卓新平、副所长金泽、各研究室主任,以及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编辑温昌斌参加了会议。在会上,温昌斌介绍了全国科技名词委的社科名词审定工作和审定原则及方法。与会专家研讨了宗教学名词审定工作的范围与方式。卓新平表示宗教所将牵头,依托全国宗教研究界一流的专家学者,

  • 标签: 名词审定工作 教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科技名词 专家学者 副主任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析传统模式下“作业考试”所存在的问题,统一认识,尝试新的“作业考试”’形式,以便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理解能力运用能力。

  • 标签: 改革 数学作业和考试 看法
  • 简介:  摘要:财政税收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对财政税收政策加强改革、加大完善十分有必要,能够切实为我国新经济体系的构建提供经济保障,进而带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化蓬勃发展。文章对当前财政税收改革的必要性进行了详细分析,根据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财政税收 ; 深化改革 ; 必要性 ; 问题 ; 策略    财政税收制度在经济发展中占有主要地位。尤其是十九大召开后,财政税收制度的改革被推到了国家发展战略部署的前线,这是国家切实履行自身职能的具体表现,在对国家财政政策进行合理推行的同时,也确保了其自身功能的提高,是推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财政税收改革的必要性    (一)有效提高稅收管理水平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由调整产业机构宏观经济为主导因素的税收管理水平,对有效提高经济结构、供需平衡以及分配收入都起很大作用,并且也强化了对市场经济的规范,可见,税收管理水平的提高是财政税收改革的重要环节。以往的财政税收管理方式已不适应当今的经济发展趋势,财政税收管理水平的提升已成为当前的紧急任务。    (二)规避金融风险    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频繁,我国经济世界经济相互渗透程度逐步加强。因此,为了有效规避金融风险,应加强财政税收制度的改革,从以下两点出发:一是若想促进新时代税收工作的有效进展,应对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税收技术加以引进 ; 二是在宏观经济的调节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应着重考虑到金融风险和金融冲击,而财政税收的良性发展降低金融风险是离不开的,因此需对财政税收政策加以改革。    (三)提高我国综合实力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相对平稳状态,但是经济体系的弊端也日益显露。由于通胀引发的供需失衡,导致我国经济开始逐渐下滑。同时生产成本上涨过快,加上其他国家的相继崛起,使我国的经济出现衰落的情况。过高的成本让物价持续上涨,居民对消费显得格外被动,生活的巨大压力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鉴于此,需要通过制定科学的财政税收政策来进行有效解决,并以此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推手,来实现我国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同时提升的目标。    二、我国财政税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制度方面    经营内容杂、人口基数大、市场企业多都将扩大税收的种类,这也是我国税收政策繁杂、相应模式复杂的原因之一。同时经济的发展加快,以往的税收及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用于当下的市场环境,这其中存在的漏洞不仅会影响到企业的政策纳税,更会有损国家的税收权益。    (二)监管方面    我国现实行的税收由于在管理内容上保留着传统做法,在税收实施中缺乏科学的监管机制,导致企业偷税漏税现象频发。企业投机取巧以逃避缴税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比如,一些企业划分多机构其他子公司以偷逃工程类税款,还有相关部门因没有履行自身职能,未对税收工作及时开展而致使漏水现象难以杜绝。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皆是监管力度不够所致,如此做法不仅降低了我国的财政收入,更让财政税收工作的开展举步维艰。    (三)预算管理方面    规范的、完善的预算管理是科学财政税收政策的保障。税收工作进行前应加强地方的税收预算工作,在保证税收能够顺利开展的同时,通过预算管理强化财政税收。目前,我国此项工作缺乏计划性,且无具体标准、税收范围窄,导致地方性区域挪用税收资金的现象频发,对我国财政整体收入带来了不利影响。    三、财政税收改革深化的相关对策    (一)完善改革制度    良好的国家财政税收为经济发展夯实稳定根基,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我们必须做好财政税收制度改革的相关工作,以杜绝偷税漏税现象的发生,由此可见完善税收改革制度已是大势所趋。为给区域税收带来积极发展,税收制度的制定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以宏观经济产业结构为着力点,根据具体情况决定调整力度。    (二)加强监督管理    应大力宣传财政税收制度对国家财政的重大意义,使公民和企业对此项制度抱有正确认识。为制止企业的偷税漏税现象,相关监管部门应通过改革的全面深化、制度的科学规范以及税收结构的合理调整来提高财政税收的效率质量。同时,以科学手段信息化方法来强化监管力度增加管控力度也是有效途径之一。    (三)构建财政税收预算机制    通过完备、科学的税收预算机制,对因预算不足造成的区域财政税收工作难以开展的问题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决。应对预算工作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其范围内容,不断提升其覆盖面积,对税收预算管理的周期性进行探索,对其计划性进行强化,改变实际税收前期预算差距过大的局面,切实对国家财政税收加以保障。    (四)完善财政税收支付制度    财政统筹规划需要科学、合理的支付制度作为支撑,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支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宏观经济快速发展。由于我国税收体系的改革处于起步阶段,所以要站在经济发展的角度以提高转移支付的效率,带动资源运转经济发展,同时应考虑到转移支付比例的调整,对转移支付资金带动使用规划加以明确,以提高资金使用的准确性及合理性。    (五)平衡税收与经济    作为我国财政税收的重要来源,企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国资委的相关下属企业,虽然这些企业能够带来逐年递增的税收额度,为我国经济打下了良好基础,但由于税收制度改革的不断变迁,在效益税收方面这些下属企业承担着巨大压力,因此,保证税收的稳定增长已逐渐加深了难度。为减少过度税收资金浪费,应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为立足点,协调好经济发展财政税收的关系。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