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惠安女服饰文化源远流长.被视为“中国服饰精华的一部分”。解放初留传至今的一首打油诗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了惠安女传统服装的特征:“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更有“黄斗笠.花头巾.短上衣.宽筒裤.银腰链”.这些元素的组合.使得惠安女的形象更加熠熠生辉.光彩照人。

  • 标签: 惠安女 生动形象 传统服装 文化源 打油诗 封建
  • 简介:惠安女是福建泉州惠安县惠东半岛海边的一个特殊的族群,她们以奇特的服饰,奇异的婚俗、勤劳的精神闻名海内外。惠安女主要分布在福建惠安东部崇武、山霞、净峰和小岞四个镇。崇武镇大岞村,地处东海和南海交界处,三面环海,山水相衬,是闻名中外的"惠安女"集中居住点。据说,几百年前,其先民由中原移居于此,所以她们是地地道道的汉族,但又是汉族中的"另类"。

  • 标签: 惠安女 集中居住 惠安县 交界处 福建 汉族
  • 简介:每年印度历8月(公历10月或11月)月圆之日的前一周,世界上最大的骆驼集市--普什卡骆驼集市(PushkarCamalMela)将开始连续一周的喧哗。普什卡骆驼集市被称为最色彩缤纷的集市,人们穿着节日盛装,牵着几万头同样盛装的骆驼和其他牲畜。

  • 标签: 骆驼 SHOW 集市 牲畜
  • 简介:迄今为止,学界对《暾欲谷碑》所见turksir一词没有较为满意的解释。笔者最近在研读突厥鲁尼文碑铭以及查阅相关书籍时发现,对此问题进一步推敲甚至作个诠释已有可能。经研究,碑铭所见turksir可能与汉籍史料所记“锻奴”有关,即与突厥炼铁有关。

  • 标签: 暾欲谷碑 TÜRK SIR 突厥 锻奴 图瓦语
  • 简介:<正>最近,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了《敦煌吐蕃文献选》一书,书中汇集了王尧、陈践二位先生从法国《敦煌吐蕃文书选集》一、二两辑中所选译的藏文文献,并收有译者的考释文字。把敦煌所出的古藏文文书译为汉文,以利于更多的研究者阅读和研究,这是我国学术界共同的愿望。《文献选》的出版,标志着这个工作有了可喜的进展,而这个进展是与王尧、陈践二位先生的辛勤劳动分不开的。

  • 标签: 战国策 敦煌石室 敦煌文书 史记 吐蕃 民族出版
  • 简介:<正>故事的渊源P.T.990号文书—如来佛降服大王记是以对话形式、穿插佛经故事来宣传佛教思想的生动作品。全文141行,共二十次对答;前有序言,篇首残缺不全.从文章格式和内容来分析,可能译自汉佛经故事《猛光王故事》,此故事为唐武则天时义净译;另P.T.990中有一譬喻可能源于《十诵律》卷第五十八,此卷为后秦弗若多罗译.现将《猛光王故事》的前言部分概述如下:猛光王与安乐夫人于宫内一起夜食,王性爱酪,当夫人持酪碗立于王前时,星光照至麻织物妙宝緂簷前而过,緂内如电光明

  • 标签: 佛经故事 如来佛 小故事 文书 吐蕃时期 札记
  • 简介:ThetextD.T.40,publishedinCT,11,29-32,isthemaintextofthelexicalseriescalledbyancientscribes“thesecondtabletofthe=i-du”,bymodernscholars,therefore,“IduⅡ”.ComposedduringthereignoftheAssyriankingAssurbanipalinthemiddleofthe7~(th)cemturyB.C.itisalexicalseriesofgreatacademicimportance,becauseitofferstheSumerianvaluesofmanycuneiformsignsandalsotheirsign-namesnotattestedotherwise.Asisoftenthecase,thistabletwas

  • 标签:
  • 简介:在敦煌古藏文文献中保留了一定数量的从汉文译成藏文的文献,《孔子项托相问书》便是其中之一。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P.T.992《孔子项托相问书》进行了释读,并与敦煌汉文文献中的相关卷号进行了对比研究。并认为,敦煌古藏文文献中汉译藏文文献的存在表明汉藏民族间文化交流的多元与频繁。

  • 标签: 敦煌古藏文 P.T.992 《孔子项托相问书》 汉藏文化交流
  • 简介:一、我与《中国藏学》的缘分《中国藏学》1988年2月创刊。此前1986年10月,由廖祖桂总编和我一起拟出发刊词稿备用,其中谈到“崇实与求新”将是本刊的特色。20多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现在《中国藏学》发刊已经满100期,在编辑和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这个特色得到了充分发扬。漫长的时间内,刊物为藏学的发展做出的贡献之多,在国内外藏学界所起的影响之大,有目共睹,让人感到欣幸和快慰。

  • 标签: 藏学 中国 忘情 100期 发刊词 国内外
  • 简介:美国华裔学者赵启光先生曾倡导建立一个龙学研究体系,本人认为极有必要,并有意将本人的博士论文《神龙——中国古代龙图象的起源》第三篇中的一节,有关“T形纹”的构成与中国古代龙图象的关系,抛砖引玉,与国内外有兴趣于青铜器、玉器纹饰研究的朋友们和学术界的老前辈们商榷。

  • 标签: “T”形纹 中国 古代 龙图象 青铜器 玉器纹饰
  • 简介:利用“国家在场”这一由人类学场域中所移植而来的新型分析框架,可以对族群法治知识的运作场景及其效力机制做出考察。基于西北T自治县环保型族群法治知识生存现状的田野调查,可以发现,在法治现代化语境下,族群法治知识呈现出“内卷化”倾向。除却秉持正向功能以外,也暗藏着“失范”之风险。放眼未来,族群法治知识既要实现与道德、惯习等其他社会自生性规范的制度共享,也亟须通过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行为来勾勒和官方法律表达之间的良性共存机制,即建构出一种以法律多元为表征的“差序法治”格局。

  • 标签: 国家在场 族群法治知识 本土法治资源 差序法治
  • 简介:云冈石窟的保护受到我国文物保护工作者的重视。恶劣的自然环境,加上人为的污染,使云冈石窟的保护问题日显严峻,必须综合治理。然而,在这些复杂因素中,岩体的风化治理最为关键。岩石的孔隙尺寸及其分布是表征岩石力学、水理性质的重要参数。同种岩石,其孔隙率越高或者孔隙分布越大,则表示岩石的力学和水理性质越差。由此可见,借助孔隙率及孔隙分布状况,可表征同种岩石的风化情况。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2与岩石孔径分布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随着石雕风化的加剧,岩石可视孔隙率增大,孔径大小的平均值也将相应增大。基于这一前提,本研究尝试采用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2分析石雕文物不同深处的孔径分布情况,通过实验室对云冈石窟新鲜岩石样品,结合抗盐风化安定性实验,和对自然风化样品采用便携式核磁进行无损检测,探讨其风化程度和深度,以便深入研究石雕文物的风化状况。研究结果表明,风化岩石的新鲜层只有一类小孔隙,弛豫时间约为2~6ms,风化层岩石有大孔隙生成,且随着岩石风化程度增强,小孔径孔隙所占孔隙比例降低,大孔径孔隙所占比例增多。根据不同深度岩样的孔径分布情况,及新鲜岩石的孔径分布情况,可以得出岩石的风化深度为5mm左右。本研究可为后续的现场保护措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核磁共振 孔径分布 横向弛豫时间T2 风化
  • 简介: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关系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关注,观点各不相同。本研究基于对南疆莎车县维吾尔族村落的实地调查,细致梳理了当地村民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现状,以及他们对两者关系的认知,最终得出结论:当地人的国家意识受两个重要因素的影响,一个是国家的宣传和教育,另一个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国家政策。在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基本框架下,无论是宣传教育,还是落实国家政策,都充分考虑到当地人的民族身份。当地人在接受这些政策措施的过程中会增强自身的民族认同感,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弱化国家认同。因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具体措施本身就体现了国家意志,所以当地人民族认同感的加强,实际上是对国家认同增强的体现。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建构于人们对于自身民族认同的基础之上,二者并不冲突。

  • 标签: 维吾尔族 国家认同 民族认同 南疆
  • 简介:1904年,塞西尔·比顿出生于英国伦敦的一个平凡的中产家庭。从幼年时期起,他就对周围的美,尤其是女性所散发出来的美十分敏感。据说,这种对美的感知源自于他姨妈婕西·苏亚雷斯,她是玻利维亚外交使节的夫人,她每次出现在比顿面前时都艳丽动人。这给比顿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此外,比顿也对参加晚宴用的华丽礼服十分感兴趣。

  • 标签: 作品鉴赏 二十世纪 英国 摄影家 1904年 中产家庭
  • 简介:分藏于法国与英国的敦煌古藏文写卷P.T.1055、IOLTibJ744《十二钱卜法》属一卷之裂,可以直接缀合。P.T.1055与IOLTibJ744的缀合不仅进一步丰富了学界对吐蕃民族典籍的认识.而且为今后敦煌古藏文写卷缀合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范例。为便于学界利用此件写本.将经过缀合和整理的相关释文予以公布,并作说明和校理。

  • 标签: 敦煌遗书 《十二钱卜法》 缀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