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三国时期各国者非常重视对邻国情报的搜集,皇帝和丞相为国家情报的管理机构主管者,边境地区的行政与军政长官,也负有搜集邻国情报的重要职责。情报获得的渠道,有外交活动、边境逻候、或者降者述说等。搜集情报的内容,包括邻国政要的处事言行、军政行动以及民情等。制造虚假情报,是三国时期重视情报作用的另一个表现,吴国依靠制造的虚假情报获取了丰厚收益。

  • 标签: 三国 情报搜集 假情报
  • 简介:研究渠候官的日常管理,可以为深入认识汉代边郡候官的形态和功能,进而研究汉帝国的日常统治提供视角。渠候官主要通过文书掌控、行塞和召会等三种手段进行日常管理。文书掌控以日迹簿、作簿、邮书课三类文书逐日、逐月记录部隧的工作事项,以确保候官及其上级机构能严密掌控各部隧吏卒的工作状态。渠候官戍吏还通过行塞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亲临防区巡行视察,以掌握部隧的实际工作状态。另外,渠候官以书檄、官记等文书形式传召部隧吏卒在限定时间到候官署汇报工作,或到候官署接受临时性事务安排,是为召会。三种手段互相配合,对维持渠候官的正常运转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汉代 甲渠候官 日常管理 文书掌控 行塞 召会
  • 简介:《天问》中的"昏微遵迹,有狄不宁。何繁鸟萃棘,负子肆情?眩弟并淫,危害厥兄。何变化以作诈,后嗣而逢长?"几句,向来异说纷纭。自王国维划定解释的框架以来,仍有许多字句有待研究。本文通过清华大学藏简《保训》篇提供的资料,将《保训》与《天问》所述故事对征,互相发明,以疏通上述《天问》中的疑难字句,提出了一些新的解释。

  • 标签: 《保训》 《天问》 上甲微
  • 简介:中轴线,恍如城市骨架的脊梁一般维持着城市的秩序和气度,延续着城市的历史和精神。尽管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并没有“中轴线”一词,但利用中轴线来组织城市建筑空间布局的做法却是古已有之。中轴线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北京城作为元明清三代的都城,中轴线上建筑虽几经变迁,但始终不变的,是一条皇气十足、生机盎然的生命线纵贯南北,气度不凡。

  • 标签: 中轴线 北京城 古建筑 测绘 城市建筑 中国古代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