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在革命战争年代,电台工作被称为“党在白区工作的生命线”。从1929年建立第一部电台开始,一直到1949年全国解放,中国共产党在敌人统治区域内先后建立起上百部电台,构成了严密的无线电通讯网,为保障地下党组织同中央密切联系、有效开展各种对敌斗争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电波 革命战争年代 1949年 中国共产党 无线电通讯 地下党组织
  • 简介:蒙古人入侵匈牙利:1241年[匈]老安德鲁·M·根伯什,小安德鲁·M·根伯什(AndrewM.Gombos,Sr.andAndrewM.Gombos,Jr.)导言这是1241年发生在匈牙利东部的一场毁灭性的战役。决心征服世界的蒙古人几乎就要达到他们的...

  • 标签: 蒙古人 匈牙利人 军队 大土地所有者 窝阔台 布达佩斯
  • 简介:对地下考古物形貌的探测发展了一个新方法,即由埋藏于地下的能发射固定频率无线电波的发生器,表面扫面接收记录仪和数据处理器构成的探测系统,对地下考古物进行探测,能使考古物的形貌清晰地成像.

  • 标签: 考古 形貌 成像 电波 无线 频率
  • 简介:有关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对华中矿物资源的掠夺,国内外至今的研究都集中在煤炭和铁矿石等上,对于浙江萤石有些文章尽管有所言及,但也只是停留在开采的数量和对劳工的酷使上。萤石在日本国防工业中究竟处于何种地位?日军侵犯浙江与萤石有多大关系?诸如此类问题均未引起重视。本文通过大量史料重点分析了萤石在日本制铝工业中的作用和地位,具体论述了日军两次侵犯浙江与萤石的关系以及“开发”萤石的过程,认为浙江萤石对战时日本来说是稀缺的战略资源,直接左右了日军飞机制造的产量,日军两次侵犯浙江都与萤石关系密切。日军掠夺浙江萤石是“以战养战”的典型之例。

  • 标签: 中日关系史 经济掠夺 萤石
  • 简介:世界名着《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的中文译本终於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於2007年出版了。这是译者张锡彤、张广达两位前辈对中国西域历史研究的重大贡献。不过这个贡献却迟到了多年才得以与中国学术界见面。

  • 标签: 中文译本 突厥斯坦 入侵 蒙古 迟到 上海古籍出版社
  • 简介:1688年噶尔丹入侵后的喀尔喀诸台吉与俄国〔日〕柳泽明前言1688年,卫拉特部噶尔丹博硕克图汗侵略喀尔喀,攻破喀尔喀左翼土谢图汗以后,喀尔喀诸台吉的大部分逃往内蒙古,寻求清政府的庇护。对于此事,宫胁淳子在对各种史料进行认真研究后,明确地否定了以往的观...

  • 标签: 喀尔喀 噶尔丹 俄国 土谢图汗 尼布楚条约 阿勒坦汗
  • 简介:20世纪中叶,一位年仅15岁的满族女孩在一本省内外颇有名气的文学杂志上发表一篇小说,使伤痕尚未完全愈合的辽沈文坛,为之一震。女孩名叫庞天舒,是解放军某部从事舞蹈专业的小兵。小兵白天练功学习舞蹈,业余时间坚持写作,不断地在报刊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引起了解放军主管文艺的领导的重视,19岁就被沈阳军区调去任专业作家。

  • 标签: 小兵 军旅小说 伤痕 文学杂志 诗歌 文艺
  • 简介:In1788,GurkhainvadedTibetinthenameof"silver-moneytradeconflict"forthefirsttime.WhenTibetlocalgovernmentrespondedinaflurryandtheAmbansaskedQingcourtforhelpwithurgency,DrungpaHutoktu,theregentofTsang,wrotetoLordCornwallistoseekhelpinthenameofPanchenLama,keepingfromtheAmbans.Lord

  • 标签: 西藏 入侵 英国 角色 问题
  • 简介:13世纪蒙古人对中原的入侵造成汉族士人心理的创伤,而汉族士人在道家和儒家传统文化的包袱下,只能用隐喻的语言来表达这种心理创伤。元好问、文天祥、郑思肖等人就是这样用诗歌来表达他们的心理伤痛的。除他们几位有名的诗人外,其他经历过蒙古人占领的生还者也是通过文学的表达来克服心理创伤,并寻找到生存的目的。

  • 标签: 汉族 士人 蒙古 中原地区 道家 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