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木鱼山区地处重庆市巴南、涪陵、南川三区交界地带,由于清代客家移民的大量迁入及清末民国社会动荡等原因,这一地区传统民居建筑表现出较强的防御。根据源流及特征分类,木鱼山区防御民居建筑可分为围屋式民居、碉房结合式民居两大类。围屋式民居又可分为四角楼、方土楼、五凤楼、洋式围屋等四类;碉房结合式民居的变化则主要集中在碉楼与居室的空间关系上。

  • 标签: 木鱼山 防御 民居
  • 简介:嘉陵江中下游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清末至民国时期社会持续动荡,战乱不断,在这样的背景下,防御民居建筑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极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民居样式。根据建筑形态的不同,嘉陵江中下游地区防御民居大体可分为碉房结合式、寨堡式两大类,并各自发展出多种式样。

  • 标签: 嘉陵江 中下游 防御 民居
  • 简介:<正>一、前言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我国旅游业一马当先,迅速发展,各种新建的宾馆饭店日新月异,不断增多。与此同时,一种新型的涉外旅游饭店——俱乐部应运而生。如高尔夫俱乐部、海滨俱乐部、名人俱乐部等等。并在各沿海城市及大城市进一步发展,由于俱乐部在我国尚属新型饭店形式,并在客源市场、地理位置、建设布局及配套设施与都市饭店存在差异,这就决定了俱乐部的经营效果与对策的不同。在此以烟台新亚国际名人俱乐部为例,浅谈促销经营。二、俱乐部与都市型饭店经营的差异新亚国际名人俱乐部位于烟台市南郊半山腰,距市中心2.5公里,俱乐部有各类房间200多间,床位360张,游乐、餐饮、健身、娱

  • 标签: 客源市场 宣传促销 经营效果 新型饭店 饭店经营 建设布局
  • 简介:王家大院在开展优质服务,强化安全工作,绿化景区环境的同时,主动出击开发旅游市场,不断创新促销模式,探索宣传新途径,在宣传促销活动中又出新招。在太原铁路分局的大力支持下。太原一北京717/718次和太原一宝鸡2535/2536次旅客列车冠名为“王家大院号”。这四趟列车从车厢招贴画到座套、台布、卧铺卡全部使用了王家大院的标志。此外每次列车上还散发了《王家大院》宣传资料,并滚动播出了有关王家大院的介绍。王家大院同时还取得了太原一上海K374/K373次等3列列车的广告发布权,日散发宣传资料6000余份,自此穿梭于大江南北、黄河两岸的列车上随时都可了解到王家大院的有关情况。

  • 标签: 宣传促销 宣传资料 王家大院 北京 促销模式 优质服务
  • 简介:促销,在企业流通领域中,早已是见惯不惊的方式;但在文博行业中,似乎仍处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羞态和窘境,至少缺乏深度。因此,作为文化工作者,尤其是拥有大足石刻这张品牌的决策者,除思考大足石刻的学术意义外,似乎更应该关注一个命题:增强宣传促销意识,系统策划促销大足石刻。

  • 标签: 宣传促销 大足 石刻 造像艺术 价值体系 西部大开发
  • 简介:宋代统县政区的等第系统共有五个,这五个系统互有联系但界限清楚,本文所研究的州的节度、防御、团练、剌史体系是较为复杂而最不受人注意的一种.这一等第体系不仅是州的地位的表征,而且还涉及州官的待遇.在这一等第体系中,有五个因素影响州的等第高下,但是起决定作用的是军事因素.军事格局决定了这一体系中各等第的州的地域分布.

  • 标签: 团练 刺史 军事 政区 宋代 地域分布
  • 简介:防御体系对于任何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安全保障这一点不言而喻。古代中国一个都城的防御体系包括内在防御和外在防御两个方面,它们在都城的防御中起着双重保障的的作用。探析小屯殷墟宫殿区的防御、靠近河流、设置桥梁、制作武器、功能分区这五个方面,可以看出晚商时期小屯殷墟内在防御体系的完善。窥视小屯殷墟的内在防御体系,不仅可以再现商晚期军事力量的强大,也从中看到先秦时期中原地区城市防御体系的缩影。

  • 标签: 小屯殷墟 防御体系 都城 宫殿区
  • 简介:蒲州故城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西南约17公里处的黄河东岸,现存城垣为明代在唐河中府的基础上所建,分内、外城。外城为唐夯土城,内城为明夯土包砖城。外城存东土门及东南角、东北角局部残垣,内城存城墙、城门、瓮城、敌台、角楼及鼓楼遗址。

  • 标签: 军事防御 明清时期 永济市 山西 唐河 内城
  • 简介:本文系统考察现有考古材料,认为夏都军事防御体系可划分为都城地区和外围地区两重层次,夏代早期以都城地区为重点构建防御体系,中晚期则以都城外围地区为重点构建防御体系。

  • 标签: 夏都 军事 防御体系
  • 简介:本寨屯堡作为明朝初年'调北征南'平定云贵地区之后实行屯田制的产物,因为历史与社会原因,在六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封闭发展的文化环境,保留了较为浓厚的防御军事色彩。介绍了本寨发展的历史背景,描述了本寨的选址特色,分析了它独特空间布局形态,同时也对屯堡大院内的空间营造做了初步的分析。

  • 标签: 安顺屯堡 军事聚落 江南移民 防御性
  • 简介:宁夏南部固原地区宋夏之际.北宋政权通过依托战国秦长城挖设长城壕及局部新筑墙体.并通过在长城沿线修建堡寨、烽燧,沿边地带挖设边壕,构筑了当时抵御西夏进攻的长城防御体系。

  • 标签: 宁夏南部 秦长城 防御设施 南部地区 北宋 固原地区
  • 简介:从时间上看,吴越地区在唐末五代的筑城是以钱谬在世时的887-893、896~909两个时段为集中发生期,以军事防御为主要目的开展的,前段为钱谬身为杭州刺史的自固之举,后段是兼领镇东军后权力深入属州的需要;从地域上看,所筑的城池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的北部,这和吴越与吴国紧张的对峙密切相关,同时也反映出钱氏在吴越地区北部及西部存在着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倾斜,此举进而促进了区域中心城市由越州向杭州的转移和浙北地区的开发。

  • 标签: 唐末五代 吴越地区 筑城 地理分布 中心城市
  • 简介:君士坦丁堡曾是地中海世界东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于君士坦丁一世时期奠基为帝国的首都。晚期罗马帝国时期的众敌环伺的危局以及君士坦丁堡所处的战略位置是君士坦丁一世在确定离开罗马、在东地中海建立新首都之时首要考虑的因素,而其选址标准在本质上根植于晚期罗马帝国防御体系重建的内在逻辑之中,君士坦丁一世的个人作用有其地位,但不是根本原因。君士坦丁堡落成之后,帝国各地资源倾注于此,与此同时,君士坦丁堡的政治地位也逐渐上升,并成为东部地中海世界的新中心。

  • 标签: 君士坦丁堡 晚期罗马帝国 防御体系 地中海世界
  • 简介:古代山地边防城池自择址营建起,安全防御因素始终贯穿于整个城市的建设发展之中,从而形成山地边防城池深厚的防御文化,而各山地边防城池蕴含的防御文化是各具特色的,它们的防御特色会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特定的军事环境的影响。选取凤凰古城与安顺本寨屯堡两个典型的防御型古城进行对比研究,对比研究两个山地边防古城的防御理念,防御模式以及防御格局,探究两者防御文化特色在它们生存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标签: 凤凰古城 本寨屯堡 山地古城 城市防御
  • 简介:镇戎军辖城、寨、堡的创设从宋至道三年(997)镇戎军设立,至大观二年(1108)怀德军设立前,镇戎军军事防区范围基本为萧关(今海原县高崖乡附近)以南,开城岭(今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南开城岭)以北的清水河谷地区和泾河支流茹河、

  • 标签: 历史军事地理 北宋 防御体系 宁夏南部 节选 海原县
  • 简介:有明一代国家始终面临着如何处理与北方游牧民族关系的问题。选择何种外交策略也随着王朝自身实力的消长而不断地变化。自成祖以降,明王朝对北方的军事优势便不复存在了,

  • 标签: 军事优势 防御体系 毗邻地区 聚落 明代 守边
  • 简介:2009年,由俄罗斯和蒙古国考古学家组成的'中央亚细亚'联合科考队在领队A.A.科瓦列夫和D.额尔敦巴特尔的带领下,对位于蒙古国南戈壁省瑙木冈苏木的巴彦布拉格(Bayanbulag)西汉要塞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围绕遗址的三个地点展开:1号发掘地点,发现有大量中国古代士兵的遗骸;2号发掘地点,对墙体及土窑洞进行

  • 标签: 蒙古 巴彦布拉格 汉代 城址 封泥 汉武帝
  • 简介:形形色色的世界,形形色色的画家,形形色色的观者,有的迷茫,有的追名逐利,有的真诚而执着,但因而画,因而赏,画如其人,赏如其人,仍然是而且永远是作画与鉴赏的要旨。

  • 标签: 书画 画者 观者 画与品
  • 简介:资料是年鉴的本质属性,也是年鉴的最大优势。具体而言,就是年鉴所载录的资料必须“多”、“准”、“精”,然后才可以用。“多”,就是资料丰富,覆盖面广,信息容量大。“准”,就是史料准确无误。“精”,就是选材精当,文字表述恰当。从我市已出版的29部、2290.8万字的市、县两级年鉴来看,都有一定资料,但信息容量不大,有人形容为“看起来什么都有,用

  • 标签: 年鉴 资料性 可续性 资料收集工作
  • 简介:语文,自1902年自立"门户"以来,似乎就没有过上几天安宁的日子:前天是"文"与"道"的"大打出手",昨天是工具、政治、思想的"分分合合",今天是文学派、语言学派的"水火不容"……"内忧"此消彼长,"外患"接踵而来。1997年,社会各界口诛笔伐,一句"误尽苍生是语文"的责难把语文钉在了耻辱柱上。

  • 标签: 工具性 文道统一 人文性 语言学派 语文 思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