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普通制造着特殊,透明酝酿着神秘。航天员的'超凡'还来自于他们身后的普通航天人。十月的沙漠地区,干燥多风,寒气袭人,航天员沙漠生存训练正在这里进行。大风扬起的尘沙中,一位身穿迷彩服的女性手持步话机,步履匆匆地来回穿梭。她面容清秀,透露出干练的气质。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训练场上,她的工作风格都强硬利索,颇具大将风范。她就是被誉为'航天员女教头'的载人航天工程航

  • 标签: 教头黄伟 航天员教头
  • 简介:中国天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这是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有文字记载的对宇宙作出最接近科学的思考,作出这样惊人之问的竟然是距今约2500年前的伟大诗人——屈原。打开逸响伟辞、卓绝一世的《楚辞》,扑面而来的是一篇雄伟奇特的科学巨制《天问》。诗人一口气提出了172个问题:茫茫宇宙,没有始末.

  • 标签: 载人飞船 载人航天 宇宙生物学 航天飞机 返回舱 航天员
  • 简介:20世纪60年代,美、苏之间围绕争夺太空优势进行了一场激烈的竞赛。面对美苏之间的太空较量,毛泽东以“可上九天揽月”的英勇气概,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

  • 标签: 航天员 培养 国是 太空优势 60年代 人造卫星
  • 简介: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中国航天事业由1956年正式创建至今走过了整整一个甲子,六十年风雨兼程,六十年春华秋实,'一代代航天人不忘初心、接续奋斗,谱写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壮美篇章,实现了我们先人们的飞

  • 标签: 精神中国航天
  • 简介:正在吊装的近程导弹星发射场年,基地建成运载火箭和卫一九六六,,一九七。__—_九八O正五月’远程运载火箭试验成功飞向太空——中国航天事业掠影

  • 标签: 中国航天事业 事业掠影 向太空中国航天
  • 简介:航天不只是“两弹一星”说起航天,大家都会想到“两弹一星”。关于“两弹”,往往说成是指导弹和原子弹。但确切地说,应该是导弹与核弹。核弹既包括原子弹,也包括氢弹。氢弹是聚变,原子弹是裂变。导弹也分两种:一种是战略核导弹,一种是战术常规导弹。能打到1000公里带核弹的是战略核导弹,而战术常规导弹射程一般是1000公里以内,用的是普通炸药,比如TNT、黑索金,像子母弹、钻地弹这些不发生核反应的都是战术常规导弹。

  • 标签: 航天 共和国 “两弹一星” 问鼎 常规导弹 核导弹
  • 简介: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送入太空,《东方红》响彻苍穹;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由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成功送入太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顺利实施;2013年12月14日,经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的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落月,我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有能力自主将探测器送入地外天体的冈家……

  • 标签: 载人航天飞行 共和国 问鼎 神舟五号飞船 长征三号 运载火箭
  • 简介:他亲身经历了中国航天事业从起步到发展的历史进程。主管了多项航天重点型号火箭的研制等重大工程建设他参与并指挥了包括神舟一号至神舟五号在内的一系列火箭的成功发射和回收他统领的中国航天团队.把"嫦娥奔月"的古老神话变成了现实

  • 标签: 探月工程 航天事业 航空航天 哈工大 中国航天 神舟五号
  • 简介:各种类型的传感器是探测和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手段,是物联网的重要感知器件,因此测控技术成为物联网的核心基础技术。本研究首先介绍了测控技术与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关系;然后通过分析测控技术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面临着的巨大挑战,提出基于物联网的文化遗产保护的多项关键测控技术;最后结合测控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典型应用,给出了关于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物联网建设的若干建议。

  • 标签: 物联网 传感器 测量和控制 文化遗产保护
  • 简介:李英贤,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航天细胞分子生物学专家、航天分子医学科技创新团队的带头人。2018年年初,她在南国深圳参加第21届国际宇航科学院'人在太空'学术研讨会。这是一次载人航天界的盛会。参会者除了来自世界各国的9名航天员,还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航天和空间生命科学的顶级专家200多人,大家围绕'逐梦太空科技.

  • 标签: 空间骨丢失 细胞分子生物学 空间生命科学 航天员 核酸分子 小白鼠
  • 简介:任新民。导弹总体和液体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20世纪50年代起从事导弹与航天型号研制工作。在液体发动机和型号总体技术上贡献卓著。作为运载火箭的技术负责人,领导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担任试验通信卫星、实用通信卫星、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发射外国卫星等六项大型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主持研制和发射工作。

  • 标签: “两弹一星” 载人航天 新民 访谈录 20世纪50年代 型号研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