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志书是资料性文献,资料作为修志的基础,不仅是衡量志书质量的主要依据,而且是实现志书功能作用的首要条件。加强修志的资料收集工作是第二轮修志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而《新疆通志·社会科学志》资料的主要来源就是科研档案,因此,做好科研档案的管理工作,是编好《新疆通志·社会科学志》的前提和基础。

  • 标签: 科研档案 管理 修志 资料
  • 简介:文献档案修裱技术栾承素文献修复是一个比较复杂细致的工作过程,它包括去污、脱酸、加固、字迹显示与恢复,以及修补、托裱等。目的是有利于文献的保护、使用与收藏,尽量延长其寿命。文献修复不得损害文献载体,破坏文献上原有的任何历史痕迹。作者在文献档案修裱工作实...

  • 标签: 文献档案 修裱技术 文献修复 档案材料 博物馆学会 古籍修补
  • 简介:<正>1989年底,蒙古成立了文化部和科学院直属的文艺科研所,科研所下设四个科研室、文化方法室,集中了一批年轻专家。这个科研所的工作任务旨在联合国内文艺研究家的力量并在国际上扩大蒙古学家的合作。科研所重视研究、统计和保护蒙古的文化遗产。着手恢复和发展民族博物馆、电影、造型艺术、民间音乐、舞蹈和其它形式的表演。计划同国外的文

  • 标签: 科研所 蒙古学 文化方法 文化遗产 造型艺术 民间音乐
  • 简介:博物馆要在新世纪迈上新的台阶,必须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工作,逐步加大对科学研究工作的投入,不断完善科研奖励机制.通过科研,推出优秀成果,培育一流人才,打造精品陈列,从而激发博物馆的生机与活力,不断提高博物馆的地位和影响.

  • 标签: 博物馆 科学研究工作 科研 精品 激发 优秀
  • 简介:教育科研是教育教学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也是一所学校教育发展的助推器。因此,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学校在确立了"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的办学宗旨后,又明确提出"科研兴校,文化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思想。几年来,学校把教育科研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抓组织管理,抓队伍建设,抓科研培训,抓课题研究,抓课堂教学实践,抓科研成果总结与推广;

  • 标签: 学校教育 科研兴校 课堂教学 科研培训 第一生产力 组织管理
  • 简介:刘村燕,女,1968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哈尔滨市第一二五中学校校长、党支部书记。1991年7月毕业于齐齐哈尔师范学院政治教育专业,学士学位,1999年12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研修班结业。从2005年到2015年,曾多次赴华师大、北师大校长高研班及江苏地区名校学习。中学高级教师,哈市千名骨干校长之一。刘村燕校长工作勤奋敬业,踏实肯干,近年来先后获得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市优秀德育工作者、市

  • 标签: 村燕 科研兴校 政治教育专业 优秀教育工作者 中共党员 学士学位
  • 简介:有清一代,所举“博学鸿词”者凡有两次:一为康熙十八年己未“博学鸿儒科”,一为乾隆元年丙辰“博学鸿词科”。学术界目前对康熙己未科的研究较为重视,对乾隆丙辰科的研究则少有涉及。本文旨在探讨丙辰科在开科、遴选、任用等环节的相关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康熙己未科与乾隆丙辰科之异同进行比较。

  • 标签: 博学鸿词科 制举 遴选
  • 简介:洛阳市文物工作队编著的《洛阳皂角树》(1992~1993年洛阳皂角树二里头文化聚落遗址发掘报告),由科孥出版社(北京)于2002年10月出版,正文166页,彩色图版4页,黑白图版24页。除发表了遗址的考古学研究外,着重介绍了在田野考古发掘过程中所进行的地质地层与考古学文化层的对比研究以及古环境信息的收集和研究成果,以崭新的角度深层次地揭示了洛阳皂角树遗址先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以及农业经济状况。

  • 标签: 洛阳市 考古工作 皂角树遗址 《洛阳皂角树》 书评
  • 简介:祖父戴锦荪.1905年出生于屯溪隆阜一个传统的商人家庭。曾祖父戴英是当地有名的徽商、实业家。13岁时,祖父生母病逝,曾祖父续娶汪氏。其生活境况急转直下。此后,他通过自己顽强的毅力、勤勉的奋斗,从一个盐商学徒,成长为新中国一名农业科研翘楚。他一生笃志农业科研,历经磨难仍百折不回。其个人生活、科研经历深深烙下了时代的印记。

  • 标签: 农业科研 祖父 生活境况 个人生活 实业家 新中国
  • 简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于1952年。60年以来,本所配合国家、省、市建设项目,相继开展了大量文物普查和考古发掘工作,并为解决学术课题进行了一系列主动发掘项目,取得了许多重要考古发现及重大学术突破。在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研究、裴李岗文化研究、仰韶文化研究、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研究、夏商文化研究、古代冶金研究、古代陶瓷研究等诸多重要考古研究课题中取得突出成就,文物保护、科技考古等工作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科研合作硕果累累,编著出版大型考古报告专集、图录与论文集、学术专著180余部,在专业刊物上累计发表考古发掘报告、简报、简讯、研究论文和其他文章2500余篇,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 标签: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六十年 科研 文物保护 硕果
  • 简介:方志科研管理是一项艰巨、复杂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它涉及到管理目标、管理要素与管理手段等问题。提高科研管理的水平,必须树立正确的方向,摆正工作的位置,明确主要的职责,从而使有限的方志科研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 标签: 科研管理 方志学 中国 管理目标 管理要素 管理手段
  • 简介:19世纪中叶,一辆木制的手摇纺车,叮叮咣咣降生在中原农家。造就它的,是个走乡串户的能工巧匠。这工匠也许没喝过多少墨水儿,更没什么商标意识,好像没想过要把自己的名字或什么标记镌刻在纺车上。这辆纺车虽无名号,质地却很精良。用着轻巧顺手,出线又细又匀,绞劲儿恰到好处。嗡嗡嘤嘤转起来,眼见线穗子一圈儿一圈儿朝外胀。正因为如此,曾祖母出嫁时,指明要她心爱的纺车当做嫁妆。我没见过曾祖母。我父亲也对他奶奶印象不深。但是在我们那一带,很多人都知道当年有个麻奶奶。曾祖母小时出天花,落下一脸白麻子。眼看着眼角长出皱纹,要成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不得已跟了我曾祖父。据说曾祖父一表人才,却穷光蛋一个。曾祖母过门当天,就支起了她心爱的纺车。第二天,又打开梳妆匣,拿出了多年攒的体己,让曾祖父买下村头二亩猪拱地,一股脑儿栽上了果木树。白天,她拧着小脚,用瓦罐掂水,一棵一棵地浇;晚上,吱吱咛咛的纺车总是响到月亮落。她烧饭,总是用手举着柴禾,让火苗不远不近刚好燎住锅底。这是让柴禾充分燃烧,避免浪费热力。俗话说,一亩园,十亩田。几十年下来,他们便把二亩猪拱地翻成了几十亩田,我祖上也就...

  • 标签: 纺车档案
  • 简介:长期从事雕塑创作、教学和理论研究。作品追求质朴、纯粹、原创,多次获国际艺术大奖。主创1997年中央政府送香港特别行政区大型雕塑《永远盛开的紫荆花》,为人民大会堂、总政歌舞团、江西安源路矿纪念馆、贵州遵义会议纪念馆、山东沂蒙革命纪念馆以及十多个城市创作大型主题性或标志性雕塑。出版《雕塑艺术宏层说》等多部专著及文集。策划多项国际雕塑大展,并任学术主持和艺术总监。

  • 标签: 人物档案 革命纪念馆 香港特别行政区 雕塑创作 雕塑艺术 人民大会堂
  • 简介:国际蒙古学协会秘书长比拉于1927年9月2日,作为阿拉特沙格德尔的幼子出生于乌兰巴托市。他从小追求知识和文化。1946-1951年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学习期间,他掌握了自己的主要专业———历史学的基础知识。从1953年开始,他在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同时...

  • 标签: 历史文献学 蒙古历史 蒙古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蒙古帝国 历史编纂学
  • 简介:科研工作是博物馆工作的核心.搞好科研工作是不断提高博物馆业务水平和社会效益的保证.但是,目前我国博物馆科研工作状况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它不能适应业务工作要求,也很难满足社会需要.究其原因,固然受某些客观条件限制,但不可讳言,与工作中存在问题也不无关系,所以深入探索,正确认识博物馆科研工作规律,更有成

  • 标签: 博物馆工作 博物馆学 博物馆事业 博物馆研究 科研成果 学术委员会
  • 简介:95年来,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谱写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为实现自己所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而不懈努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其所取得的成就与进步伟大辉煌,其所经历的困难与风险也世所罕见。”让我们重温党的历史案卷,追寻95年来我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的足迹。

  • 标签: 党建 档案 党的思想建设 反腐倡廉建设 党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
  • 简介:最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建设正以缤纷灿烂的态势走进人民群众的生活。在能够满足人们的文化享受需要,给人们带来愉悦的众多文化类型中,一种昔日鲜为人知的档案文化正在悄悄地向人们走来。档案文化既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现象,又是当前文化丛林中的一株新枝。说它历史悠久,是因为自古以来,无论是甲骨文、竹简,还是古书典籍,无不同档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历代

  • 标签: 档案文化 文化建设 历史悠久 档案信息 国家档案馆 体验
  • 简介:自治区开展新方志的编纂工作迄今已近十个年头了。十年来,在编好新方志中,档案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方志提供了大量的基本的资料,同时随着方志编纂工作的不断发展,使档案利用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并大大丰富了档案文献的内容,从而使档案更好地为四化服务。这充分说明方志与档案工作的密切关系。弄清档案与方志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对促进档案工作的发展和提高编史修志的质量都有重大意义。本文拟就档案与方志的关系和方志编纂工作对档案工作的促进与影响谈几点认识。

  • 标签: 方志编纂 编史修志 编纂工作 地方史志 档案工作 档案利用工作
  • 简介:“累代金枝玉叶,先朝凤子龙孙。丹书铁券护家门,万里招贤名振。”这是《水浒传》中对小旋风柴进的一段描述。那么这能看家护院、光耀门楣的丹书铁券又是何物呢?

  • 标签: 铁券 档案 《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