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1 个结果
  • 简介:时代:春秋中期(公元前620年—前467年)出土时间:1978年出土地点:河南省淅川县下寺2号墓尺寸:通高28.8厘米,通长131厘米,通宽67.6厘米,器身高14厘米,器身长103厘米,器身宽46厘米重量:94.2公斤器身呈长方形,周围由数层粗细不...

  • 标签: 铸造工艺 历史博物馆 斗鸡台 河南省 西北地区 牧野之战
  • 简介:风尚因人而起,因人而异。所以无论如何,风尚的根源永远是人。以典型时代的典型人物作为议论的中心,细心梳理古往今来的传承脉络,突显出风尚中蕴含的思想性、历史感。梳理出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在文化、艺术等方面各自的承传和彼此的影响。

  • 标签: 风尚 传统与现代 东方与西方 典型人物 历史感 思想性
  • 简介:民国年间,京剧盛行,京剧名角灿若群星,京剧观众如潮如涌。但是,北洋军阀与国民党新军阀常常对京剧演出团体颐指气使,随心所欲地下达禁令,令人哭笑不得。(一)曹锟禁演《击鼓骂曹》与《捉放曹》曹锟是北洋军阀直系的大头目。在1920年直皖战争中,他战胜皖系军阀后,就成为中国最大的军阀。1923年他更走到台前,用贿选当上了中华民国大总统,权势遮天,令人侧目。曹锟很喜欢京剧,但他上台后给京剧界下了一道命令,就是禁演京剧名戏《击鼓骂曹》与《捉放曹》,原因很明显,就是他对《击鼓骂曹》与《捉放曹》的“曹”字特别忌讳,怕老百姓将这“曹”字说成是曹锟的“曹”,影射咒骂他,同时他也怕自己将来真的陷入被“骂”、被“捉”、

  • 标签: 张作霖 国民党新军阀 《霸王别姬》 奉系军阀 京剧 冯玉祥
  • 简介:<正>近年读明史对明武宗朱厚照其人其事颇感兴趣。因明武宗其人在明代16位皇帝中有特异之处,而正德朝也有某些反常之举。既作《正德皇帝传》讫,又感到有关明武宗生平事迹,有些问题尚待进一步探讨。这里的明武宗与他的猪令,就是问题之一。

  • 标签: 明武宗 生平事迹 杨廷和 封建贵族 本纪 皇帝
  • 简介:1931年"9·18"事变后,日本关东军侵占了整个中国东北地区,使其沦为日本的殖民地。1932年3月,在日本帝国主义扶植下,末代皇帝溥仪从天津秘密潜逃至东北,在长春成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同年7月,日本政府为了进一步控制东北经济,操纵东北金融,将东三省官银号、吉林永衡官银号、黑龙江省官银号和边业银行四家银行合并,成立了伪满洲中央银行。

  • 标签: 伪满洲国 伪满洲中央银行
  • 简介:在光泽县城中心的后街上,立有一块清代盐政管理的“公陋规”石碑,碑文记述了光泽民众当年抗争盐业官吏贪财勒索不法行为和争取到食盐供应正常的事件。石碑高约1.5米,宽约70厘米,镌文214个字,为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而立。

  • 标签: 勒石 盐政管理 不法行为 光泽 石碑 清代
  • 简介:避讳制度是与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极为严格的制度。《春秋公羊传·闵公元年》便已明确规定:“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于是避讳种类便有公讳、家讳之分,避讳方法便有改字、缺笔之别。至如历代避讳具体情况,清代黄本骥先生有《避讳录》五卷,近人陈援(?)先生有《史讳举例》一书,论之已详,毋庸赘(?)。然而,治文诸家对元代避讳情况却极少论及,黄、陈二书也是语焉不详。其主要原因是,元代皇帝姓名的汉字写法都是据蒙古文字音译,无从避忌,故元初对本朝皇帝的名号避讳一般不严格。因此,往往给人们造成这样一种错觉:元代并不讲究避讳。事实恰恰相反,元代的避讳制度极为严格。

  • 标签: 黄本骥 为尊者讳 公羊传 本朝 史讳举例 公讳
  • 简介:<正>1.江苏省实业厅致苏州总商会函1918年3月1日(到)迳启者:案奉农商部令开,“案准国务院函知,议决加入巴黎粮食股会议办法由本部主任会同外交、内务、陆军、财政、交通各部暨税务处,各派专员组织战时粮食出口筹办处,暂设本部内,业一月十日成立。现议定先从调查入手,仰将该省所有米、麦、牛、羊、茶、糖六项常年产额

  • 标签: 总商会 档案史料 苏州 省议会 产额 县知事
  • 简介:从2010年秋季开始,新疆天山天池景区内草原地严禁放牧,实施一切牧措施,进一步护草、护林,保护生态。

  • 标签: 天山天池 禁牧 原地 景区 新疆 2010年
  • 简介:对敦煌本《老子说法食诫经》叙说部分进行分析,发现此部分内容与道教服饵行气方术颇多关涉,且与晋葛洪《抱朴子内篇》、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和唐孙思邈《枕中记》、苏游《三品颐神保命神丹》等书之相关内容相出入,可以看作这一发展序列中的一个环节,具体可定位于介乎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和唐孙思邈《枕中记》之间。再从其所述卅五条诫条文来看,此经可能与天师道正一派有很大关联,或许即是由该派道徒所造作;不过,它也带有浓厚的上清经法色彩,反映出其成书南北朝末至隋唐之际的时代特点。

  • 标签: 敦煌遗书 《老子说法食禁诫经》 道教
  • 简介: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巫医类文献中,帛书《养生方》和竹简《杂方》是相对来说研究讨论较少的两种。这其中《养生方》虽然分量很重,但是保存状况并不好,给整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杂方》只有十一枚竹简,内容很少,所以讨论的学者也不太多。

  • 标签: 马王堆三号汉墓 养生 简帛 校读 整理工作 竹简
  • 简介:日前,珠海某小学因拟禁止学生带零食、玩具、零花钱到校引发热议。有家长和老师支持,也有人反对,并质疑已接到的短信通知中“不定期检查孩子书包”的做法涉嫌侵犯学生隐私。(11月22日南方网)学校想通过家委会推行“三”的出发点无疑是善意的,是想以此让孩子们生活更健康,学习精力更集中,尽量避免沾染爱吃零食、痴迷玩具、乱花钱等诸多不良习气。

  • 标签: 三禁良策 实行三禁 小学生实行
  • 简介:达玛(或称达磨、朗达玛)是统一的吐蕃王国的最后一个赞普,其在位时间仅短短四年,后代史书中关于他的记载多与他在位时推行的“灭佛”政策有关。关于达玛佛一事,本文认为有两点问题有必要进行讨论:首先,达玛时期推行的是“佛”政策,而非大部分藏汉史籍中所载的“灭佛”政策;其次,对于达玛佛的评价应该尽量摒除佛教典籍中带有宗教情感的偏见对我们的影响,从当时吐蕃王国的历史背景及佛政策造成的历史影响给予达玛以客观公正的评价。

  • 标签: 吐蕃 达玛 禁佛 灭佛
  • 简介:清初陕北边外留地承自明代烧荒形成的隔离蒙汉的黑色地带。乾隆八年,双方在边外五十里一线划出有形界线,称黑(牌)界,该谓附会于烧荒形成的黑色地带,是汉人对边外自然景观记忆延续的反映。黑界以内,伊克昭盟各旗汉族移民的耕地范围并不相同,使得黑界与移民垦殖北界之间形成宽窄不一的土地,由此衍生出当时文献未言,却实际存在的所谓黑界地。牌界地是指边墙与牌界之间的土地。伙盘地是移民定居和租耕之地,具有不连续分布的空间特征。白界地一称晚出于民国绥远编纂的文献,实为牌界地的异写,其产生可能与牌借地、白借地称谓有关。陕绥双方对诸称谓的不同书写,反映各自从己方利益和地方本位的角度,对重构清代鄂尔多斯南缘汉族移民垦殖史的不同表达和现实立场。

  • 标签: 鄂尔多斯 禁留地 烧荒 黑界地 陕绥划界
  • 简介:山西大河口出土的西周螺钿漆器因糟朽严重无法达到宣传展示要求,需要将文物原件进行复制以达到宣传展示效果。螺钿的复制工序从选材取料开始,通过构图、切割、打磨、镶嵌,最后完成螺钿复制工序。

  • 标签: 西周 螺钿 复制
  • 简介:1987年秋在江苏常州武进出土了一批汉及刘宋钱币,内涵比较丰富,有半两、五铢和莽钱,有孝建四铢和剪边五铢,有极为罕见的景和钱,更引人注意的是其中发现了数枚史无记载、前所未见的大明四铢钱。

  • 标签: 五铢 莽钱 出土 刘宋 钱币 发现
  • 简介:《昭明文选》所收碑文五篇,即东汉蔡琶《郭林宗碑文》、《陈太丘碑文》,南朝王俭《堵渊碑文》、王巾《头陀寺碑文》、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其中除《头陀寺碑文》外,都是立于墓前,记述死者姓名、事迹,用于称颂功德、以志不朽的碑文。实际上,碑文的种类很多,有立于名山大川的山川碑,有立于寺观的寺观碑(如《文选》所收《头陀寺碑文》即属此类),有记述、歌颂功德业绩的纪功碑、颂德碑,等等。本文仅就墓碑文加以探讨,人们习惯上所说的碑文,也大都是指这一类。

  • 标签: 汉魏六朝 碑文 墓志铭 魏晋南北朝 《太平御览》 文体
  • 简介:7世纪末,摩尼教得到唐朝统治者的首肯,正式传入中原。但至开元二十年(732),唐玄宗下令禁止该教在汉人中传播。由於史料缺载,摩尼教被禁的真正原因不得而知。本文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以开元二十年前後密教僧人的活动为线索,综合考察了当时的社会宗教现实,并就密教经文、基本教义和仪轨与摩尼教进行比较,认为唐朝统治者可能是在比对两教经文後,模糊了摩尼教与佛教的本质区别,在密僧的唆使下,认为前者伪称佛教,惑乱民众,才颁下禁令。

  • 标签: 摩尼教 密教 唐朝 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