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4 个结果
  • 简介:<正>2013年3月,天清地明,万物复苏,大地回春。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这个节气里感悟和歌颂着生命。癸巳清明,张难先悼亡组件在武汉发现。这是60年前,张难先寄送给湖北沔阳同乡、同姓、同"辉"字辈的辛亥革命志士张辉禧;并由张辉禧之子、我的武昌候补街小学5年半同班同学张佳璠保存下来了。悼亡组件由《挽联两则》、张老夫人遗像、墓碑和信封等4件组成,

  • 标签: 张辉 武昌首义 《武汉晚报》 梅兰芳故居 文史研究馆 患难夫妻
  • 简介:唐宋以来,“洞庭”一词的含义一直被解释为“洞府之庭”。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洞庭一名的语源很可能来自古百越民族语言,为红色平地之意;《尚书·禹贡》导江章中的“东陵”一名,很可能同样源于古越语,为“洞庭”的汉字异记。秦洞庭郡的治所应该在索县,也就是后来西汉武陵郡的治所,当今湖南省常德市东北韩公渡镇城址村。刘宋以来,有学者指太湖为洞庭湖别名,当是在道教思想的影响下附会出来的说法。本文为正确认识上古时代湖南洞庭地区的自然地理面貌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 标签: 洞庭 东陵 洞庭郡 太湖
  • 简介:这里所谓的“朱开沟文化”,是指朱开沟遗址中出土的以蛇纹鬲为代表的文化遗存。朱开沟遗址位于内蒙古中南部的伊金霍洛旗,是内蒙古考古工作者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鄂尔多斯高原发掘的……

  • 标签: 朱开沟文化 蛇纹鬲 典型遗址 中国 文化内涵 历史分期
  • 简介:本文对已往学术界对有关的研究作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并将有关研究从方法上分为实证史学研究和民族民间文学研究两类.同时,对两种不同研究策略作了比较和评价.

  • 标签: 《回回原来》 研究策略 述评
  • 简介:中国古代不存在“同范镜”。对陶范黑灰层的化学成分分析表明,陶范在经过高温铜液浇注以后,范面会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浇铸前,范面的化学成分正常,经铜液浇铸以后,范面除含有28%的CuO以外,CaO的含量达到28%,本不存在的PbO也突然在范面的黑灰层里占有13%以上,Pb也达到21%;这时的范面再不像未曾浇注铜液前那么光滑,而是到处闪烁着Pb的金属光泽,被一层Pb和Ca及S等物质的化合物覆盖。Pb的氧化速度比较快,几天以后,厚薄不匀的黑灰层面有不少部位起皱纹,整块范面变得很粗糙。另外,铜液注满范腔凝固后,镜体与范腔之间产生了负压。负压值的大小与镜体的重量成正比,镜体越大,负压越大。因此,浇铸过的镜范一般不会再完整无缺供第二次浇铸。由此可以认定,“同范镜”是不存在的。

  • 标签: 阴模 阳模 泥范 陶范 黑灰层
  • 简介:'自扑'及相关的词语'举身自扑'、'婉(宛)转自扑'在汉译佛典和敦煌变文中频繁出现,但有关辞书未收这些词条并作出解释.对此,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调查有关语料,对其进行探讨和解释.

  • 标签: 自扑 举身自扑 婉(宛)转自扑
  • 简介:<正>一斗口跳在中国古代建筑的斗拱中是结构较为简单的一种,是斗拱出跳的简洁形式。《营造法式》卷四“大木作制度”对四至八铺作的各类斗拱结构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唯对斗口跳和把首绞项作两项未曾涉及,卷三十和三十一“大木作图样”中也同样缺如。因此,斗口跳拱的具体作法在《法式》中并不明了。但在卷十七“大木作功限”中规定了“斗口跳每缝用拱斗等数:“科口跳每柱头外出跳一朵用拱斗等下项泥道拱一只华拱头一只栌头一只交互斗一只散斗二只闇栔二条”

  • 标签: 斗拱 补间铺作 泥道拱 人字拱 大木作 营造法式
  • 简介:本文在前人研究外藏椁的基础上,尝试界定了外藏椁的概念,探讨了几种常见的墓葬附属设施——壁龛、耳室、回廊与陪葬坑等的性质归属,论述了外藏椁的起源与演变。将古墓葬外藏系统分为三个等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秦汉时期部分中小型墓葬存在外藏椁的观点。

  • 标签: 外藏椁 概念 起源与演变 等级
  • 简介:东寺座落于今甘肃省定西地区岷县梅川乡河抱山麓,原名灵鹫寺,一度称重广寺,明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诏改大祟教寺,藏语为曲德贡寺·隆主德庆岭。东寺是民间对该寺的俗称。东寺在安多地区影响甚大,被誉为“第二卫地”。

  • 标签: 东寺 香根 重广寺 中国 佛教 甘肃
  • 简介:龙门碑刻中古地名及相关问题杨超杰龙门石窟位于古都洛阳南12.5公里的龙门山上。自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开始营造①,隋唐大规模续凿,历数百年镌刻磨砺,现存窟龛2345个②,造像10万余躯,造像题记2780品③,佛塔60余座④。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

  • 标签: 造像记 古地名 龙门石窟 石窟造像 北魏 地方行政机构
  • 简介:《宋史》史源颇为复杂,或源出宋"国史""实录""日历""会要"等官修史籍,或取材自私家著述如《续资治通鉴长编》《东都事略》等以及一些笔记杂史之类,甚至还包括个别元人编纂的史书。为此,本文就《宋史》与宋"国史"之史料渊源关系、《宋史》与其他宋人著述之关系,以及由此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指出颇为后人诟病的《宋史》中存在某些记载讹误,实与其史料来源情况密切相关

  • 标签: 《宋史》 宋朝官史 笔记杂史 史料来源
  • 简介:唐代,浙江宁绍地区的越窑以产青瓷闻名于世。从而成为“南青北白”瓷业布局青瓷的代表,在我国青瓷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唐越窑的发展越窑自东汉创烧出成熟青瓷后,一直不断地向前发展,至唐代进入了它发展上的兴盛时期。唐代,由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促进了制瓷手工业的蓬勃发展。随着瓷器质量的提高和需要量的增加,越窑烧瓷窑场迅速扩展。根据窑址调查资料表明,进入中唐以后,瓷窑遍布于宁绍地区的每个县落.目前已在宁绍地区共发现唐宋瓷窑320多处。台

  • 标签: 越窑 宋瓷 越瓷 上林湖 瓷业 越州窑
  • 简介:汤显祖尺牍是我们研究其生平活动、社会关系、思想发展的重要材料,然其涉及人事众多,许多史事还疑而未明。本文考证了汤显祖《答黄九洛》《答邹宾川》《与幼晋宗侯》《与阮寄卿》等22封尺牍的交流对象,《寄吴世行》《与车嘉兴》《答王霁宇制府》《答汪云阳大参》等16封尺牍的写作时间,并为《寄汤霍林》《与熊芝冈》《与晏怀泉给谏》《与彭兴祖》等13封尺牍所涉及人事补充了相关史料。

  • 标签: 汤显祖 尺牍 史事 考订
  • 简介:自1805年武威首次发现西夏钱币窖藏以来,西夏钱币陆续有所出土。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甘肃等地陆续有一批西夏钱币的出土,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70年代末,特别是到了80年代,随着考古事业的发展,关于西夏钱币出土的报道屡见于报刊,这自然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

  • 标签: 钱币窖藏 西夏 流布 5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 简介:对于所云:金声而玉振之,学者认为讨论的是音乐问题.金声指钟声,玉振指磬声.但简帛"金声而玉振之"讨论的是认识论问题,借金声喻外界之善,借玉振喻内心之共鸣,"金声玉振之"极为生动地揭示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重新认识"金声而玉振之",对于我们重新认识简帛的认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郭店简 五行 金声玉振之
  • 简介:一、迪化宝新局最后的铸币光绪十二年(1886年),新疆巡抚刘锦棠为使天山南北两麓钱币统归一律,决定成立“迪化宝新”钱局,改铸红钱。从传世至今的宝新局红钱上能看到,开炉初至后期(至少在光绪三十二年前),宝新局铸币质量都比较好,轮郭凸显,币文清晰,重量标准。但最后由于原料用尽,以及全国广铸铜元的影响,宝新局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停炉。

  • 标签: 铸钱 库车 新疆巡抚 光绪 刘锦棠 铸币
  • 简介:蛇是自然界的一种动物,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一些神怪的原型,我国第一部神话总集《山海经》中就有许多蛇怪.由于历史的原因,《山海经》也和大部分历史典籍一样具有错讹和脱漏,人们对其中的神怪多迷惑不解.然而考古发掘和出土文物中具有丰富的神怪资料,这些资料是古代神话的真实写照,是研究古代神话和宗教观念的重要资料.

  • 标签: 神怪 中国古代神话 错讹 总集 《山海经》 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