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正>桃源花会,是山东曹县桃源集一带乡民,在正日初七日为祭祀火神举办的祭祀活动。火神,民间一般称之为“火德真君”,或直称火神。它是人们信奉的诸神中资格最老的神祗之一。据传说,在远古时期,燧人氏钻木取火,使人类进入了熟食阶段,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为了纪念他,人们便尊称他为“火神”。在原始社会里,原始人群每年在他们认为象征着火的夏天里祭祀火神,答谢火神对人类的赐福与恩德。在秦代以前,祭火神就已成为国家祀典的“七祀”之一。到汉代,祭祀活动又被列为大夫“五祀”之一。后来,祭祀火神主要流行于民间,有的隆重、有的随便、有的在夏大,但大多数地区则在春节后的正月十五或初六、初七日。

  • 标签: 火神 桃源 曹县 白萝卜 梅花鹿 据传说
  • 简介:<正>吐鲁番阿斯塔那三○七、三二九、五一七号墓等三座曲氏高昌时期的墓葬中,出土了九件食文书,其中六件内容与突厥有关.在食客使中,出现了阿博珂寒(阿波可汗)、贪(氵旱)珂寒(贪汗可汗)、恕罗坷寒(处罗可汗)、南厢坷寒(可汗)、北厢珂寒(可汗)等突厥可汗派遣的使团.此外,还记载了“外生儿”(外甥)以及突厥可汗的铁师、金师等名称.这批文书的刊布,对于研究突厥史、高昌与突厥的关系,都不无裨益.本文试就文书中与突厥有关的问题略作考释.

  • 标签: 突厥人 西突厥 高昌 北庭 吐鲁番文书 糜米
  • 简介:根据摩尼教教义,五明(清净气、妙风、明力、妙水和妙火)与率路沙罗夷(即卢舍那)等神一起囚禁五类魔。魔鬼以五明禁于肉身作为反击。最后惠明将五明从骨城、筋城、脉城、肉城和皮城中解脱出来。我们可以将此教义与福建省霞浦县新发现的一本民间宗教小册子里的“五明大”作一比较:毗卢佛(即卢舍那)作为法中王出现。妙气佛、妙风佛、妙明佛、妙水佛和妙火佛分别与真如、光明、智慧、清净和大力对应。他们应当从骨城、筋城[、脉城、肉城和皮城]想。只要我们剥去“五明大”的民间宗教外衣,其核心为摩尼教教义就非常清楚了。

  • 标签: 摩尼教 五明 霞浦文书 中古波斯文文书
  • 简介:自古以来在我国沿海渔民有供奉巡海大臣(神)之习惯。往往又以供奉天妃妈祖相组合,这种不属于佛教,又不属于道教的信仰,是民间信仰的一种,将真实的历史人物加以神化。明初,七次下西洋的郑和逐渐被民间供奉为巡海主神冲击明宣宗以后的明清封建统治者实行“禁海”镇国的政策。

  • 标签: 郑和 发现 上海 民间信仰 封建统治者 历史人物
  • 简介:坐落在河北正定县城东隅的隆兴寺是我国现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初名龙藏寺,唐改额龙兴寺,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奉宋太祖赵匡胤之命于寺内修铸一尊高21.3米的铜质干手千眼观音像并盖大悲阁,遂大兴土木,对寺院进行扩建,基本奠定了现有的平面布局.之后,元、明、清各代均有不同程度的重修和增建.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奉敕重修后,赐名隆兴寺.

  • 标签: 龙兴寺 铜质 宋太祖 赵匡胤 正定县 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