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文化产业正在朝合理化、科学化、产业集群化方向步入,其在政策导向、政府支持、市场环境等多方面势态强劲,产业园区建设已经成为政府重要关注方向。因此,为了配合各地产业园区(基地)建设,本刊特开辟'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栏,搭建文化产业项目与资本对接平台。

  • 标签: 信息工厂
  • 简介:大芬火了。自从2004年成为深圳“文博会”分会场后,大芬的300多家画铺一下子增加到600多家,更多的画工和画家来到了大芬,开始了他们的淘金之旅。

  • 标签: 大芬村 工厂 油画 画家 画工
  • 简介:新县化工厂建于1966年,1987年由原国家兵器工业部正式批准为民爆器材定点生产厂家,主营各类炸药,兼营雷管、导火索等民用爆破器材。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企业技术水平落后,生产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近年来,工厂发扬“自强自立、超常发展”的企业精神,坚持“强基固本、科技兴厂、人才立业”的经营思想,把学邯钢管理经验贯穿于企业的改革和各项管理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根。加快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是企业发展的前提。为了适应市场需求,膨胀企业规模,提高经济效益,新县化工厂从1996年开始,先后进行了年产3000吨铵梯炸药和3000吨乳化炸药生产线项目建设,使企业的技术设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产品种类由技

  • 标签: 河南新县 化工厂 铵梯炸药 乳化炸药生产线 国家重点建设工程 产品出厂合格率
  • 简介:[时代]辽代早期[口径]9厘米[底径]3.8厘米[通高]12.5厘米[出土地点]通辽市科左前旗吐尔基山辽墓这件玻璃高足杯,杯体透明微泛绿光,是目前辽墓出土玻璃器中保存情况最为完好的一件。埃及人和美索布达米亚人在公元前3400~2500年发明了玻璃,用以制作首饰,并揉捏成小玻璃瓶。到了公元前1000年,古埃及人就掌握了玻璃吹制的工艺,能吹制出多种形状的玻璃产品。

  • 标签: 玻璃器 辽代 古埃及人 玻璃产品 公元前 通辽市
  • 简介:抗日战争开始,困难深重,迨至南京失守,武汉局势紧张,公私营工厂纷纷内迁到四川、陕西等省,继续开工生产,支援抗战,这对以后几年的军需民用,起到了支柱般的作用。

  • 标签: 工厂内迁 武汉 大后方 抗日战争 抗战
  • 简介:阐述了关于日本玻璃技术的变迁,尤其是详细介绍江户时期(1600—1867)的玻璃技术。那时期的玻璃铸造是由在长崎的荷兰人学了西洋的制作方法而来的。另外以铅玻璃为主体的玻璃融化技术,被认为是来源于中国宋朝的技术。江户时期的玻璃一般是透明的铅玻璃,较多的是雕花玻璃。江户末期的萨摩藩(即今鹿儿岛)发展的萨摩玻璃具有红玻璃的特色。用高级的深雕技法来烘托、涂红的这种独特的雕刻玻璃大部分采用国内原料。因它的漂亮与精致而受到称赞、萨摩雕刻玻璃受萨英战争(1863)的影响而衰退,最终未达到工业化程度。

  • 标签: 雕花玻璃 江户时期 玻璃制造法 有色玻璃 玻璃制品 红玻璃
  • 简介:随着干岛湖旅游的兴起,“建德菜”以其湖鲜与土菜的特色风味走入了城市的街巷。两位曾经的潜水青年,将新安江畔的风味带到了大城市,希望让城市“喘一口气”,而这一切,源于他们在千岛湖底,发现的那个”梦工厂”。7017食库,光听名字就很有意思。而如果了解老板本人,就更能说上一段奇特的故事。

  • 标签: 新安江 工厂 美食 大城市 风味
  • 简介:~(87)Sr/~(86)Sr比值用来测定第6-11世纪,在东地中海地区的4个产地的玻璃。而其样品取自BetEliezer,BetShe'an,TelelAshmunein和Banias。样品分为两种:低氧化镁或泡碱玻璃和高氧化镁或植物灰玻璃。样品原件均为容器,或大块的未经处理的玻璃。样品经用金刚石丝处理表面后,取约100mg玻璃碎片,经仔细的清洁处理以除污染,在硝酸和氢氟酸中蒸煮,至于,再用二级酸HNO_3及HCl改变氯化物,在2.5mol/LHCl中的溶液通过适当的阳离子交换柱,含微量的锶被收集,并在脱气单钽丝珠

  • 标签: 锶同位素 玻璃生产 拜占庭 测量分析
  • 简介:广州协同和机器厂(现广州市柴油机厂)建立于1912年,是华南一家历史悠久驰名省内外的私营机器制造企业。广州解放不久,它是地方最先接受中南海军(南海舰队前身)国防军修任务的工厂。它紧急抢修海军舰艇,为支援中国人民海军的军修工作作出了贡献。

  • 标签: 广州市 民办工厂 协同和机器厂 中国 历史发展 军修工作
  • 简介:抗战爆发后我国沿海地区工厂企业内迁活动为近年来研究抗战史较为注目的课题之一,为纪念抗日战争爆发五十周年,特从馆藏国民党政府经济部、资源委员会、经济部工矿调整处、主计部等档案全宗中选出有关工厂内迁的资料,编辑成组,公布于后,以供研究者参考。

  • 标签: 五十周年 经济委员会 资源委员会 津贴 武昌 非常时期
  • 简介:<正>前言玻璃在我们现代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出现至今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远在三千多年前,古埃及人已能制造玻璃。在我国,特别是解放前,由于考古发掘的资料比较少,尤其是对古代玻璃的研究还没有开展,有些西方学者提出我国的玻璃制造技术是从国外传入的论点,否定了我国的古玻璃有着自己的渊源,这种论点至今仍为国内一些研究者所赞同。解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由于考古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开展,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学者从出土文物及化学分析的结果出发,提出了我国古代玻璃“自创说”,对这种“玻璃外来”说的论点提出了挑战。在考古界早已人所共知的“青铜

  • 标签: 我国古代 古玻璃 春秋战国时期 曾侯乙墓 出土文物 考古发掘资料
  • 简介:在清代数量众多的鼻烟壶中,以玻璃为材料制作的鼻烟壶成为一颗辉煌璀璨的艺术明珠。 

  • 标签: 清代 玻璃鼻烟壶
  • 简介:21世纪到来,传统工业逐步走向衰退,人们开始关注工业废弃工厂改造处理的问题,针对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很多废弃工厂都面临着荒废或拆除,如何处理和利用这些废弃工厂,成为目前城市发展的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但是随着旧弃工厂设计改造的千篇一律,工厂历史文化失去了其独有的特性,招商定位也出现了"动摇",越来越多的商业化加入到艺术区中来,导致区内艺术气息减弱。怎样提高改造艺术区的独一无二的特征和保持其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后工厂时代 产业园
  • 简介: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小王力沟辽代贵妃墓出土现藏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浅蓝色玻璃,尖圆唇,口部略呈椭圆形,一侧有尖状流,柬颈,深斜腹,底略内凹,口部下方饰两道凸棱,把手上方有柱状长钮,顶部呈圆形,长6、宽1-2.4、底径11、高17.6厘米。

  • 标签: 玻璃瓶 辽圣宗 内蒙古自治区 文物考古研究所 锡林郭勒盟 多伦县
  • 简介:河南博物院现藏1300余张拍摄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玻璃底片文物,由于自身材质、保存方式和环境等因素,这些玻璃底片已出现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这批玻璃底片的保护研究,一方面探索玻璃底片的科学保护方法,另一方面根据玻璃底片的特性,设计无酸材料包装装具,做好预防性保护工作。

  • 标签: 河南博物院 玻璃底片 保护 装具设计
  • 简介:2013年9月,江西农业大学化工厂公租房建设工地在平整土地时,发现了砖室古墓(图一)。接到消息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南昌市博物馆专家立即赶赴现场查看。通过现场裸露的墓砖、周围散落的陶瓷器碎片及墓葬分布情况来看,初步判断其可能是一处东汉至六朝时期的家族墓葬群,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抢救性发掘和保护方案。

  • 标签: 江西农业大学 发掘简报 墓葬群 化工厂 文物考古研究所 汉晋
  • 简介:1880年9月,兰州织呢局组建,中国近代毛纺织工业由此正式起步。取之不尽的廉价羊毛,先进的纺织设备,随意调拨的国库资金,都仿佛预示着织呢局的美好前景,以致于左宗棠在筹办阶段就已经预计其成了。他认为:在西北羊毛产地的中心设立织呢厂,成本低廉,足以抵制洋呢入口。然而,仅仅三年光景,兰州织呢局便归于失败,其兴亡过程令人深思。

  • 标签: 中国首家 兰州织 局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