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中古近代汉语研究硕果累累,在各类文献语料中,道教文献是独具特色的一块内容,但学界对道教文献的利用还远远不够。道教文献的校理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有了这个基础,才能更好地发挥道教文献在汉语史研究中的作用。对那些在汉语史上研究价值较大的道经进行标点、注释、翻译,可为道教文献语言研究提供可靠的文本依据。杜光庭(850—933),唐末五代著名道教学者,其所撰《道教灵验》记述了宫观灵

  • 标签: 校读 灵验记 记校
  • 简介:梁代大僧正法云的《》对后世佛教,尤其是天台宗影响深远。而敦煌遗书中题名为《)义》的S.2733、S.4102、P.3308以及被《敦煌遗书总目索引》误判为《》卷三的S.37皆非法云《》的抄本。在《大正藏》第85册所收《》卷三中,题注说明此卷前部分依S.2733,自“安乐行品”以下部分据S.37,此处所谓的S.37使用的是已废弃的旧编号,实际指的S.4102。

  • 标签: 光宅法云 《法华义记》 敦煌遗书 新旧编号
  • 简介:佛教自汉代入传中国以来,通过不断发展最终形成了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期间,佛教弘法者针对不同阶层的受众采取了"分众传播"的策略。敦煌本佛教灵验恰是在这一背景下形成的传布佛法的"宣传案例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佛教传播的原貌、见证了佛教的传播过程。因此,以敦煌本佛教灵验记为核心分析佛教的传播技巧,或可有益于中国佛教传播史的研究,并有助于宗教传播史的发展。

  • 标签: 敦煌 佛教灵验记 宗教 传播技巧
  • 简介:本文首先对敦煌《变》中的《药王菩萨本事品》画面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对该品画面中“焚身”“燃臂”情节所反映的敦煌信仰的供佛观作了初步探讨,认为其着重表现了“真供养”的供佛观。

  • 标签: 敦煌 药王菩萨本事品 真法供养 供佛观
  • 简介:1410多年的南海神庙,殿宇巍峨、古木森森、郁郁葱葱、风景秀美。几经战乱的古树述说着过去沧桑岁月。每棵古树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 标签: 传奇 南海神庙 古树 述说 故事
  • 简介:本文通过对两类校勘的考察,对整部的撰写体例有所说明,并由此对这部著作的成书过程作了点再思考.

  • 标签: 校勘记 圈(O)
  • 简介:阮元《十三注疏校勘》为清代校勘学集大成之作,是我们阅读《十三注疏》时需要经常翻检的一部工具书。关于这部大著的成书过程,阮元在《十三注疏校勘》各《校勘》前的序中讲得很明白。比如《春秋公羊传注疏校勘序》就说:'元旧有校本,今更以何煌所校蜀大字本,宋鄂州官本,及唐石经本,宋元以来各注疏本,属武进监生臧庸胪其同异之字,元为订其是非,成《公羊注疏校勘》十一卷。'其他各《校勘序》最末都有类似的话,只不过臧庸换成了顾广圻、李锐,或者其他人。阮元在《宋本十

  • 标签: 中的校勘 十三经注疏 校勘记
  • 简介:明陈洪绶《戏婴图》与《妙法莲》王育成中国古代宗教是华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受到世俗文化的很大影响,但反过来也深深作用於世俗社会。以佛教而言,在唐、宋、元、明的绘画艺术中,这种作用的痕迹就非常突出,只是有关研究者很少从宗教角度探讨这一问题罢了...

  • 标签: 妙法莲华经 陈洪绶 盂兰盆会 儿童 佛塔 童子戏
  • 简介:金陵大报恩寺琉璃塔复建项目。在连续6年的南京重洽会上未“嫁”出去之后。已取得重要进展。人们对金陵大报恩寺的历史研究方兴未艾。今献疑浙江平湖新近出土国家一级文物《妙法莲》原为金陵大报恩寺之物。若然。可为重建金陵大报恩寺再添东风。

  • 标签: 平湖 历史研究 报恩 金陵 琉璃塔 出土
  • 简介:本文以《灵验·磕头·传说——民众信仰的阴面与阳面》一书为论述对象,分析认为作者的研究试图进行多学科的互动与协作,同时又不失民俗学的学科特色;在个体与结构之间力求一种动态的平衡,并对西方的二元论进行了批驳,但反思却不够彻底;作者将其研究方法与费孝通"田野工作始于假设也止于假设"的方法论对立起来的看法是我所不赞成的,而是强调要时刻警惕西方二元论对我们的影响,并要对中国的本土研究与研究者自身进行不断地反思。

  • 标签: 民间信仰 本土研究 二元论 自我反思 个体与结构
  • 简介:薛利同志1952年初中毕业后即参加了工作,曾当过供销社营业员、统计员、组织干事、宣传干事、司法干部、食品站站长等,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4月,吴县东山镇决定借调他去编写《洞庭东山志》。编写地方志,老薛完全是个门外汉,但他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寻师访友,刻苦钻研方志理论,到北

  • 标签: 方志理论 陈列室 东山镇 地方志 资料室 教育基地
  • 简介:唐代吐蕃,是中国边疆民族史上重要的一页。由藏族先民们所创造的吐蕃文化,是中华民族史上华美的篇章。吐蕃民族尚武雄健,推崇武力,其兵威震撼亚洲腹地,但在社会生活方面,却又崇尚华美,追求精致,给后世留下无数灿烂辉煌的遗宝。

  • 标签: 吐蕃 中华民族史 衣物 织锦 海外 流传
  • 简介:<正>鸠摩罗什(Kumāarajiva,公元343年—413年),意译童寿,佛典四大译家中的第一位。他活动的时代,应属佛典汉译史的早期。但是他的若干译本却能经历一千五百年漫长时间的考验,始终为佛徒所喜受,成为他们诵习的标准经典和建立宗派的根本依据。不被他人乃至名家的重译所取代。他的译经实践,形成了佛典翻译史,以至中国翻译史上第一个公认的高潮。所以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后秦政权对于佛教的大力提倡,前此安世高、支娄迦谶、支谦、竺护等人勤恳努力积累的丰富经验,围绕他,

  • 标签: 妙法莲华经 《大正藏》 方言 活译 鸠摩罗什 中国翻译史
  • 简介:本文依据洛阳景教石幢拓本,制作其《幢》释文,并就现存残文,对《幢》撰者、立幢人及其亲族的化胡裔身份进行了考察,并分析了洛阳景教团的佛教化。同时,通过对相关历史的考察,作者推论《幢》所云之洛阳“大秦寺”当始建於唐贞观年间。

  • 标签: 经幢 大秦景教 宣元至本经 华化 景僧
  • 简介:阮元嘉庆南昌府学刻本《十三注疏附校勘》,是一个较为精审且流传甚广的本子。但该本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即所采用底本非宋十行本,而是元刻明修补本~①。此本虽说较明代诸刻本尚早且善,但也质量不高。阮元校勘《十三注疏》之时,许多于《毛诗注疏》有重要校勘价值的相关文献大多藏在海外。比如南宋刊单疏本《毛诗

  • 标签: 校勘记 十三经注疏 毛诗注疏
  • 简介:实事求是不倦追求———老出版家应申和王益□俞筱尧王益(左1)、应申(右1)和江西瑞金中央苏区时期的老印刷工作者朱云峰同志于国庆10周年摄于天安门观礼台上(王益提供)在我国文化出版界,应申(1911—1981)和王益(1917———)同志是两位...

  • 标签: 新华书店 王益 出版家 实事求 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 出版科
  • 简介:民建武汉市委员会自1949年2月建立地下小组以来,到现在已整整50年了.回眸50年历程,感慨万千.早在1946年,民建总会在重庆召开第九次常务理事会,决议推周仲宣(周恒顺机器厂总经理)、施之铨(建国工业社社长).

  • 标签: 武汉市 工商界人士 胡厥文 国民党 工商政策 中共地下党
  • 简介:杏雨书屋藏羽153V《妙法莲讲经文》中九色鹿王舍身救怀孕母鹿故事所述的释迦鹿苑度五比丘说法一事,当是参考竺佛念所译《出曜》。鹿王舍身救怀孕母鹿的本生故事,借鉴了窥基的《妙法莲玄赞》,窥基的注文采自玄奘《大唐西域》,并有补充润色。玄奘所述并非凭空杜撰,而是在鸠摩罗什所译《杂譬喻》《大智度论》及《大庄严论》的基础上编纂而成。写卷中“九色鹿王”之名。借用了九色鹿救度溺水人故事中主角的名称,与佛典中“菩萨鹿王”的记载相结合,传达了因果报应和舍身布施的宗教含义。

  • 标签: 羽153V《法华经讲经文》 九色鹿王本生故事 《法华玄赞》 《大唐西域记》
  • 简介:朱长,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中语会理事,湖北省中语会副理事长。湖北省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从事中学语文教学、教研工作。曾参与国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研制工作。参与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鄂教版)的编写工作,任副主编。公开发表教科研论文及出版蕃述近300万字。

  • 标签: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语文特级教师 中学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 副理事长 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