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搞收藏耍古董,最怕买到假东西。但特殊情况下,好的仿品同样有价值。历史上一些优秀的仿品,到现在说不准会成为珍贵的文物,仅以字画为例,情形就很复杂。

  • 标签: 杨渭泉 书画 绘画风格 收藏工作
  • 简介:岳飞是我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出生于河南汤阴的贫苦农家,他的抗金事迹千百年来广泛流传,影响深远.至今,在距高安县城七、八公里处的石脑乡还流传着"岳飞"的故事.

  • 标签: 安岳飞 飞堆 高安岳
  • 简介:<正>1987年元月,中国历史博物馆由广州征集到一件影青塑人物瓶,质地优良,工艺精湛,集陶艺和雕塑于一身,是影青瓷器中的佼佼者(见图一)。同年我馆赴南斯拉夫举办中国古代文明展时,这件文物引起南斯拉夫学术界和普通观众的广泛兴趣,而这件文物又是研究宋元时期影青瓷器和瓷塑艺术的

  • 标签: 宋元时期 景德镇 南斯拉夫 历史博物馆 青瓷器 元代
  • 简介:<正>粉青花瓷,传统的观点认为它属于釉下彩的一种。从青花瓷的剖面清楚的看到,粉是在豆青釉之上,透明釉之下。因此,笔者认为粉青花瓷应是釉中彩的一类彩瓷。粉青花瓷的烧造,民窑较多,官窑甚少。因这类彩瓷多出在豆青釉底瓷器上,所以也称作“豆青粉青花”或“青花加粉”瓷器。所谓“粉”,是在素胎上先施以豆青釉,再在豆青釉上按照纹饰图案施一层厚厚的白粉(即碱式碳酸铅),然后在白粉上绘制出

  • 标签: 青花瓷器 透明釉 碱式碳酸铅 釉下彩 彩瓷 官窑
  • 简介:桑树为落叶乔木或灌木,其树干可制器具,枝条可编箩筐,桑皮可作造纸原料,桑椹可供食用、酿酒,桑叶还可养蚕。由于桑树在农耕时代无与伦比的作用,在远古时期,它便开始在我国大量栽种。据相关记载,中国种桑养蚕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在商代,甲骨文中已出现桑、蚕、丝、帛等字形。

  • 标签: 风雨 种桑养蚕 落叶乔木 造纸原料 远古时期 桑树
  • 简介:灵台县博物馆现收藏一件晋代塑灰陶器,因为少见,又属民间征集。对其功用一直存在较大争议,甚至影响到器物的定名。本文试图从器物上塑的楼阁及佛像两个方面入手,对其进行初步探讨。文章认为,这件陶器应为谷仓罐,不仅再现了东汉末年及三国两晋时期豪强地主庄园的一个侧面,而且反映出中国早期佛教是结合在本国的传统信仰之中。是一件殉葬用的明器,并非是骨灰坛。这件陶器也为研究晋代的丧葬习俗、制瓷工艺、建筑特色及审美特征等提供了极佳的实物资料。

  • 标签: 谷仓罐 楼阁 佛像 明器
  • 简介:<正>1986年,广汉三星遗址出土了海贝数千枚。这样多的海贝是何性质,来源于何处,本文试作初步探讨。一、三星海贝出土情况1986年7月18日,当地机砖厂在三星旁取土烧砖,偶然于一号坑的西北角,发现了一大批玉器,经省考古队赶至现场发掘,出土大批珍贵文物。后来进入室内整理修复时,在11号青铜人头内,还发现一件金箔模压而成的金虎,长11.7厘米,不少海贝,也就同

  • 标签: 海贝 三星堆遗址 代蜀 贝币 青铜 蜀国
  • 简介:大自然有许多未知未解之谜。很多奇妙事实的不理解,导致了人们对客观天象与地理的神秘感。对自然界动物、植物、以及异族人的难于理解,呼异族人为夷、蛮、戎、狄、鬼方、天方,视之若鬼怪妖魔,因之而产生出原始宗教,谐如巫术之类。原始巫术的交感与致感,实际上是人们对现实改造的期望与自慰。巫术是人们认识、理解、期望和人间特有的感情心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 标签: 三星堆遗址 中国 四川 文物考古 宗教色彩
  • 简介:本文通过对意大利亚非研究院藏《世间总》手抄本文献的缜密分析和研究,认为这部手抄本系吐蕃王朝时期的文献,其年代至少在公元8世纪之前。该文献内容对"苯教"名称的来源、对辛绕弥沃的历史地位、对苯教的发源地、藏族先民与大自然的关系以及对吐蕃苯教的面貌等方面的了解和探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价值。

  • 标签: 《世间总堆》 辛绕弥沃 苯教
  • 简介:中国人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以及渴望科举功名带来的名利,因此敬重文字的观念深厚。明清以来各地广设敬字亭(亦名惜字亭、圣迹亭、敬圣亭、文笔亭、字纸亭),以供焚化字纸;人们对书有文字的纸张,不敢随意丢弃,一定加以捡拾整理,汇集于敬字亭焚化;焚化后的灰烬,则会选定日期,送至海边或溪边放流。敬字风俗体现民众对知识的敬重,对于民风教化、建立善良风俗、鼓励学子努力向学。都发挥很大的功用。

  • 标签: 文化研究 客家 台湾省 传统思想 善良风俗 中国人
  • 简介:四川省文物考古队在2000年底对三星遗址“内城”,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田野考古发掘。中央电视台将发掘工作作了采访和播放,许多媒体竞相报导,其中有一句报导词值得注意,就是三星文化越是研究,疑团越多。如果排一下队,至少有以下几个问题,至今还难以回答。

  • 标签: 三星堆文化 文物考古 三星堆遗址 发掘工作 内城 田野考古
  • 简介:<正>青堌遗址坐落在鲁西平原的东部,西南距梁山县城约12公里,位于东平湖西南,东邻京杭大运河。该遗址是一处鲁西平原习见的“堌”遗址,东西长约800米,南北宽约400米。1958年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和山东省文物管理处首次调查该遗址。

  • 标签: 二期文化 中原龙山文化 文化遗存 遗址 山东龙山文化 鲁西地区
  • 简介:“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李白:《蜀道难》)的确,古蜀人来自何方?如何进入成都平原?何时建都立国?它的政治面貌、经济规模、宗教文化的情况怎样?与包括中原殷人在内的四邻关系如何?……这一连串的历史文化之谜,在旧时人们眼里,同直上天际、云遮雾障的古蜀道一样,是神异诡谲,不可捉摸的。

  • 标签: 三星堆遗址 历史文化 铜贝 青铜雕像
  • 简介:<正>现代科学把玉分成软玉和硬玉两大类。软玉是角闪石类的透闪石——阳起石——铁透闪石,系石中的宝石级硅酸岩矿物。硬玉又称翡翠,是辉石族中属于宝石级的硅酸岩矿物。但古人对玉的认识是“石之美者为玉”,一切温润有光泽的美石,都是玉的家族。不仅包括软玉、还包括玛瑙、水晶、孔雀石、绿松石、蛇纹石等。目前全世界有三个地方以古代玉器工艺闻名,即中国、墨西哥、新西兰,其中以我国的玉石器制作最为源远流长。我国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早期遗址

  • 标签: 玉石器 三星堆文化 玉器 行线 三星堆遗址 文物
  • 简介:广汉三星出土文物,从宗教研究的角度看,似乎代表了中国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制社会繁荣鼎盛的那么一段历史时期的巫文化形式。因为三星出土文物当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青铜铸造的神人像,连底座算起有2.62米高。青铜神人像的两只手拳曲,握成空洞的状态。对此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解释。有的说,它的手里面没有握什么东西,就握成这么一种拳曲的形式。有的认为,它这手里面一定握有东西,我比较偏重于这

  • 标签: 三星堆文化 夏文化 巫文化 宗教研究 奴隶制社会 原始社会末期
  • 简介:<正>1986年8月四川广汉三星遗址二号“祭祀坑”内发掘出一尊大型青铜立人像。坑内出土的遗物近500件,有罍、尊、人头像、人面像、鸟、鹿、戈、“神树”等青铜制品;有璋、璧、戈、瑷、凿、刀、管、珠等玉石制品;有人面罩、鱼、树叶、圆形饰等金制品、以及骨、象牙、贝等。

  • 标签: 青铜立人像 广汉三星堆 古蜀 杜宇 笃慕 祭祀坑
  • 简介:<正>四川广汉三星遗址,经过文物考古工作者半个多世纪的调查与发掘,发现和出土了大量的遗迹和遗物,为研究巴蜀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特别是1986年7月至8月,在该遗址上相继发现了两个商代晚期蜀国的大型祭祀坑,出土了金、铜、玉、石、骨、陶器,象牙等珍贵文物近千件,同的还出土了大量的海贝。不少学者对海贝的专题研究,发了不少文章。有人认为三星的海贝是货贝;也有人认为应是装饰品、祭品;也有人认为海贝是南方丝绸之路传来的。本文就海贝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 标签: 海贝 广汉三星堆 祭祀坑 遗址 玉石器 青铜器
  • 简介:山西新绛县古、白村遗址调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1992年11月,我们在山西省新绛县县城以西的古水流域进行了调查。现将位于古水之东的古与白村二遗址的调查收获(图一)介绍于下。一古遗址遗址分布于古村之东南400米处的九原山西侧山底低坡上,面积600×...

  • 标签: 新绛县 绳纹 鼓腹 西周晚期 九原山 灰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