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近代学堂教育,创始并發展於慈禧太后秉權期间。所謂近代学堂,是十九世纪下半葉以来,中学与西学、科学与学堂之争的产物;是对传统封建教育很不徹底的否定,略仿西洋教学规制,但又保有相當浓厚的封建教育色彩;它所造就的人才。不再是祇知尊读经的

  • 标签: 封建教育 同文 十九世纪 秉權 黄瑞麒 奕诉
  • 简介:马尾船政学堂是近代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也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海军科技学校。船政学堂人才辈出,成就辉煌,为中国近代的造船、航海、航空、铁路、机械、天文、矿冶、思想文化等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 标签: 船政学堂 毕业生 中国近代 马尾 左宗棠 近代历史
  • 简介:暨南学堂清末建于南京的暨南学堂,是一所专收侨生的中等学堂,是国内创办的第一所华侨学校。我国同胞移居海外已有千余年历史。早在秦汉之际即有人冒险出国,晋唐时代就多了起来.到明代,华侨势力已经很大。

  • 标签: 学堂 南京 历史 华侨学校 秦汉之际 侨生
  • 简介:段祺瑞的大名国人无人不知,但真正了解他从安徽来到威海并在武备学堂一炮走红内情的人,恐怕少之又少。世人只知刘公岛的水师学堂,而对于段祺瑞曾在此求学的北洋威海武备学堂却知之甚少。笔者近些年搜集到一些相关史料,整理成文,以此揭开北洋威海武备学堂神秘面纱以及段祺瑞与该学堂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 标签: 学堂 威海 北洋 段祺瑞 刘公岛 历史
  • 简介:在中国近代文化教育史上,有一个人不应被后世忘记——他早年饱读诗书、考取进士,通过科举制度参与封建王朝的官僚统治体系,而面对近代中国之变局,他又能清醒地认识到教育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顺应时势,编定“新学”教科书,为废除科举之后的中国新式教育发展和中国教育体制的现代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就是晚清学务大臣唐景崇。

  • 标签: 教育体制改革 近代中国 书目 课本 学堂
  • 简介:清代光绪年间福建船政学堂毕业执照,是全国现存唯一一张船政学堂毕业执照,是不可多得的文物珍品。本文拟从这张执照入手,介绍与毕业执照相关的史料、事件、人物等,以及该毕业执照的历史价值。

  • 标签: 福建船政学堂 执照 毕业 光绪年间 历史价值
  • 简介:作为贵州近代高等教育发端的贵州大学堂,诞生于中华民族觉醒的二十世纪之初。可以说是清末欧风东渐、兴学育才的产物。创办以后,便以“得黔中英才而育之”为己任,点燃了贵州近代教育和近代科技文明的火花。在其后的发展中步履艰难,几经沉浮,但它对贵州教育近代化所产生的影响却是与日俱增,尤其是它“实事求是,造就通才,兴学育人”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直到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高等教育 贵州大学堂 教育改革思想 师范教育 国际意识
  • 简介:《世纪》杂志定位正确。不受干扰,不翻花头,不赶时髦,脚踏实地,精心组稿、编稿,25年来创出了特色,做出了品牌,受到海内外文化界的重视和好评,十分不易。作为《世纪》杂志的老读者、作者,我感到无比欣慰。为表达我对《世纪》赞赏和期待,特赠送画作,题词庆贺——为《世纪》杂志创刊廿五周年而题:‘空谷苔荒,金兰飘香,素心依旧,根盘草旁。吟风怀月,写影云窗。赏音何处,自在含芳。’岁次戊戌暮夏,钱汉东。

  • 标签: 《世纪》 杂志定位 感言 杂志创刊 组稿 编稿
  • 简介:贵州桐梓海校是马尾船政学堂海军教育沿革的终点站。抗战胜利后,桐梓海校学生先转移到重庆,一边等待复员,一边继续学习。以后又迁到南京实习。最后将桐梓海校未毕业的航海11、12、13、14期和轮机6、7期学生并入青岛(中央)“海军军官学校”(今台湾“海军军官学校”).按美式新学制继续学习.改称为“海军军官学校”航海三十六年班、三十七年班、三十八年班、三十九年班和轮机三十六年班、三十七年班(先后于1947、1948、1949、1950年毕业于青岛、厦门、台湾)。

  • 标签: 海军军官学校 台湾地区 学堂 马尾 继续学习 抗战胜利后
  • 简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江苏省连云港市西郊海拔只有123米的望山堪称这样一座名山。远远望去,古柏森森,曲径通幽,羊肠小道,拾级而上,恍如步入了历史的画卷。望山因公元前525年博学多才的孔子南游时登临此山,眺望大海而得名。继后,慕名来访者络绎不绝。其中有赫赫有名的秦始皇、有带领梁山好汉造反

  • 标签: 孔望山 望山揽胜
  • 简介:杯浅议程平山Theopenworkcup—cupwithopenworkpatternonitsbodyandbttomwasunearthedfromthetombofthenoblesoftheChuStateintheEasternZhou...

  • 标签: 楚墓 《说文》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曾侯乙墓 凤凰山 《说文解字注》
  • 简介:毛泽东批准创办《八一杂志》《八一杂志》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毛泽东的关心下创办的中央军委机关第一份综合性刊物。1951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副主任傅钟、萧华向毛泽东请示:“为加强对部队的思想与工作指导,总结国防和军队建设经验,总政拟出版一个全军性的综合杂志,定名为《八一杂志》。内容包括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干部管理工作、后勤工作,作为军委机关刊物。对象主要是团以上干部。”第二天,毛泽东批示“同意”。

  • 标签: 毛泽东 杂志 干部管理工作 国防和军队建设 中央人民政府 政治工作
  • 简介:本文通过对"无赖"等词语的训释,有助于对文献的正确解读,尤其是对有关古代天文术语的训释,可以订正以往的误解。

  • 标签: 无赖 乾卦 中外官 天人之际
  • 简介:读者会觉得《人物》以流畅和富有品质感的文字见长,市场评价也是如此,久而久之,人们会产生错觉,觉得文字优美是《人物》的优先任务。

  • 标签: 杂志 愉快 《人物》 市场评价 文字 读者
  • 简介:李经方(1855--1934年),字伯行,号端甫,李鸿章六弟李昭庆之子,同治元年(1862年)过继给李鸿章为嗣。一生跟随李鸿章从事洋务、外交等活动,深得李鸿章喜爱。甲午战争后,因随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谈判,并参与签下《马关条约》,割让台湾而遭国人唾骂。他既饱读经书,又习得英文,一生出使多国,深谙当时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是清末被外国列强熟知的中国少数外交家之一。

  • 标签: 办学思想 新式学堂 创办人 安徽 晚清 《马关条约》
  • 简介:姓由于出了孔子,而使氏名声震天下,照宇宙,传古今,子孙绵延,遍于阙里,播乎四海,且谱系延绵不绝,成为世界上最古老而有系统的世系。广东一隅亦有氏流寓,并以广州地区为主。笔者因于去年参加广州地区文物补查工作,获知广州地区尚存有关氏遗迹若干处,乃考稽旧典,搜罗文献,而勉成此文,既期方家学者之指教,又表对文化圣人之仰止。一、几处遗迹南海神广利王庙碑该碑立于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十月一日,韩愈撰文,陈谏书丹,碑为青石质,平道方趺,身首一体。碑高2.47米、宽1.13米、厚0.25米。篆额阴刻“南海神广利王庙碑”,左

  • 标签: 广州市 孔氏 文化遗迹 唐朝 谱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