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德国是谁我看不懂“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在德国首都柏林市中心,相当于北京前门及万史博物馆东侧的地段,有一片纪念碑群,占地超过两个半足球场。2700多个水泥碑,长宽如单人床,密密麻麻排列着,没有任何文字符号。参观者可以从各个方向进入碑群,好像进入一个街区。

  • 标签: 德国人 历史 文字符号 纪念碑 犹太人 市中心
  • 简介:国人大学唐宋史研究中心成立于2010年,是以本校历史学院和国学院教师为主体的研究机构,聘有校外兼职研究员,是一个凝聚了近20名唐宋史研究人员的学术研究基地,现任中心主任为包伟民教授.

  • 标签: 中国人民大学 宋史研究 唐宋史 2010年 研究机构 校外兼职
  • 简介:2007年6月22日下午,我国首个汉藏佛学研究中心——中国人大学汉藏佛学研究中心在京成立。这是中国人大学继国学院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之后,对国学进行创新性阐释的又一尝试。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党组书记朱晓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拉巴平措,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

  • 标签: 中国人民大学汉藏 佛学研究中心 汉藏佛学
  • 简介:国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何虎生《中国名城》这个刊物办得很好,它的刊名即是一面金字招牌。目前,更多国内的高校认可南京大学CSSCI目录,超过北大图书馆的全国中文核心目录。鉴于《中国名城》现为核心(遴选)目录,

  • 标签: 《中国名城》 期刊 编辑工作 发行工作
  • 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派出一支全部由党卫军科学家组成的五人考察队进入西藏活动了半年之久。他们是近代历史上唯一获得西藏地方政府正式邀请对拉萨和雅砻河谷进行科学考察的西方人,更是最早进入拉萨的德国。此次考察的领导者是年轻的动植物学家恩斯特·舍费尔(ErnstSchfer),为寻找和研究大熊猫曾在1932年和1934年参加美国人多兰(BrookeDolan)领导的川藏边界考察。他的理想是对西藏高原作“全面的生物学研究”,

  • 标签: 考察队 舍费尔 德国人 恩斯特 西藏地方政府 党卫军
  • 简介:为纪念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尚钺先生诞辰100周年,2002年3月29日,中国人大学历史系、清史所隆重召开"尚钺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深切怀念尚钺先生,追念他一生对革命、对学术的不懈追求与重大贡献.

  • 标签: 纪念 历史系 清史 马克思主义史学 怀念 革命
  • 简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是中国人大学历史上在全国首先创建的一门新学科。长期以来,它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等特色学科反映中国人大学的光荣历史和发展轨迹,为新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研究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新中国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两个一级学科的孵化和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作为这门学科的倡议者、建设者和见证者之一,作者依据自己亲身经历的60多年往事,记录了这门学科由中国人大学创建并走向全国的发展历程和经验教训,以纪念中国人大学成立80周年,为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色学科发展史研究、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提供参考。

  • 标签: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科学社会主义 学科发展史
  • 简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是中国人大学历史上在全国首先创建的一门新学科。长期以来,它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等特色学科一起共同反映中国人大学的光荣历史和发展轨迹,为新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研究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新中国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两个一级学科的孵化和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作为这门学科的倡议者、建设者和见证者之一,作者依据自己亲身经历的60多年往事,记录了这门学科由中国人大学创建并走向全国的发展历程和经验教训,以纪念中国人大学成立80周年,为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色学科发展史研究、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提供参考。

  • 标签: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科学社会主义 学科发展史
  • 简介:8月23日下午,新时代“一带一路”学术出版高峰论坛在中国人大学举行。今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为推动“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促进中国学术的国际地位提升,“一带一路”学术出版联盟成员再度聚首,共商国际学术出版发展战略。

  • 标签: 中国人民大学 一带一路 学术出版 高峰论坛 国际学术 改革开放
  • 简介:【母亲和女儿】1926年,桑德为HeleneAbelen和她的女儿Josepha在家里拍摄了这张照片虽然这是一张简单的家庭合影照,但是我们能从人物的面部表情中读出不一样的味道在经历了一战伤痛后,这位年轻母亲所表现出“严肃的性格和或浓或淡或无奈的忧愁与伤痛”很容易就能让我们读出。相反.因为没存经历过战乱所带来的痛楚。在女儿的表情里却只有安静和童真。

  • 标签: 桑德 奥古斯特 被摄对象 德国人 政治自由 纳粹党
  • 简介:戴雷博士的个人彤象非常鲜明:接近1米9的个子,眼睛淡蓝,草金色头发,嗓音低沉地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在我们见面之前,他的同事们让我丝毫不必为沟通障碍而担忧,“他很懂中国人”。除了熟练掌握这个星球上两种难度极高的语言,戴雷博士显然已经在两套思维模式之间转换自如。

  • 标签: 中国人 博士 总经理 德国人 专访 主见
  • 简介:8月18日,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执行总监、研究员吴维海在中国人大学为河南省地方政府干部进行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与案例研究”的专题讲座,参加培训的有地方党委书记、县长、局长、乡镇长等共计100人。

  • 标签: 中国人民大学 振兴战略 案例 乡村 讲授 国家发改委
  • 简介: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以中国人大学为全面学习苏联教育制度的试验田,在高校着力探索建立一套系统化、正规化的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教学体制。苏联式政治理论课教学体制以系统性灌输作为制度逻辑,将抽象的思想灌输转化为可操控的生产流程。然而,这一精密体制超出学生群体的实际水平,成为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因素。校方做出让步性调适以增强学生群体遵守制度的能力。苏共二十大以后,中国人大学政治理论教学"教条主义"问题的升级不断挤压直至消解了苏联式政治理论课教学体制。

  • 标签: 政治理论课 中国人民大学 教学体制 教研室 学习负担 教条主义
  • 简介:<正>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以德国为主的德意日三个轴心国逐步发动起来的。同德国的战争是在三条战线同时进行的。这就是苏德战场、西欧和东北非战场和被占领的欧洲各国人的抵抗运动。关于前两条战线的史学著

  • 标签: 波兰人 法西斯 二次世界大战 抵抗运动 三条战线 两条战线
  • 简介:李约瑟(JosephNeedham)作为杰出的生物化学家、近代生物化学的创始人、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权威而闻名于世。他于抗战时期来到中国,负责对华科学界的国际联络与援助,为我国战时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20世纪初期,我国科学技术从学科设置到研究设施以及人才培养都取得了进步,是我国历史上西方科技传人的重要时期。然而,日军的入侵使得现代中国草创未久的科技体系又遭严重破坏。大学和科研机构被迫内迁,大量的实验设备受到损坏,科研书籍和报刊大量散失,我国科学研究陷入极大困难。就在这个时候,李约瑟代表英国来到中国。从1943年到1946年,他在华逗留了近4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详细考察了中国科学界的

  • 标签: 李约瑟 中英科学合作馆 中国科学家 《中国科学技术史》 中国人民 中国东南部
  • 简介:1944年7月,去延安的"美国军事观察小组"中有一名重要成员,名叫约翰·S·谢伟思。谢伟思是美国人,但他出生在中国的四川成都。他的父亲是一位美国传教士,曾在中国的成都创办基督教青年会。谢伟思的童年是在成都和重庆度过的,因

  • 标签: 美国人 毛泽东 美国政府 延安 美国军事 成都
  • 简介:1840年以后,中国社会逐步演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饱受苦难,国家积弱积贫.多少有志之士一直在探索怎样才能使自己的祖国摆脱落后和贫困,走向富强和繁荣.一场探求中国的强国之路运动持续了一百多年,并且充满了曲折和艰辛.

  • 标签: 中国人民 人民求索
  • 简介:一位出色的国际学生领袖和传奇人物国际学生联合会的主席伊日·贝利康是一个很出色的国际学生领袖和传奇人物。国际学联(InternationalUnionofStudents,简称IUS),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5年建立起来的国际学生组织。它原来的总部设在

  • 标签: 捷克斯洛伐克人 中国人民 贝利 意大利社会党 好朋友 布拉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