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工业乃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武汉近代工业文明,为我们留下了十分珍贵的遗产。2013年5月,武汉市政府批准《武汉工业遗址保护规划》,同年,武汉市政府立项组织学者编撰《武汉近代工业史》,由唐惠虎、李静霞、张颖主编。作者本着为武汉工业存史、为武汉企业家立传、为武汉城市留迹之宗旨,全面而详细地概述了武汉工业兴起、发展、兴衰近百年跌宕起伏的历史轨迹,梳理了武汉近现代工业不同阶段的发展脉络。2018年,本刊摘录该书第十、十一章,开辟“工业史话”专栏,通过打开尘封已久的一个个振奋人心的历史镜头,向世界展示武汉近代工业百年之风流,弘扬先辈披荆斩棘、“敢为人先”之胆气,重振武汉“制造”之雄风,复兴大武汉。

  • 标签: 工业基地 武汉 国家 近代工业 历史轨迹 工业文明
  • 简介:伴随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特别是在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进程中,工业遗产应如何制度化、法制化保护成为重要议题。通过剖析当下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现状,指陈问题,比较域外工业遗产保护实例,从文化遗产、城乡建设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地方性法规完善的角度,对完善我国工业遗产法制化保护与开发提出建议,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工业遗产。

  • 标签: 工业遗产 法律保护 文化遗产 城乡规划 三线建设
  • 简介:上海,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已经包含了很多珍贵的工业建筑遗产,它是城市发展的缩影,是城市工业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对工业建筑遗产逐步消失的现状认识不够,如何保护并再利用工业建筑遗产是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对城市日益老化的旧工业建筑进行了研究,从历史文献研究中,对工业建筑遗产的文化、历史、工业、社会经济价值进行了阐释。通过对几种旧工业遗产如1933年屠宰场和南市发电站等进行理论研究和分类,先研究其局限性和潜在的再利用价值,然后针对老工业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的目标、程序、方法和策略,提出一些实用性的建议和指导。希望这些方法能成为当代中国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一种持续评价的方式。最后,形成了一些关于上海工业建筑遗产的历史再生及其影响的基本结论,同时讨论了研究的局限性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标签: 工业遗产 历史建筑 建筑再利用 上海
  • 简介:随着钢结构建筑的推广使用,其施工技术也不断发展,结合钢结构建筑的结构特点,提出工业厂房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施工技术,通过控制钢结构构件的制作和安装,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满足施工工期和施工安全的要求。

  • 标签: 工业厂房 钢结构 高效 施工技术
  • 简介:进入21世纪,快速的城市化和全球化进程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在我国,“退二进三”使得老工业区如今成为工业遗产集中区——工业遗产的大量涌现对当代中国无疑是一项挑战。对于工业遗产集中区可持续管理问题,遗产评估与策略生成是相关工作的第一步。应用城市历史景观方法,从整体性、动态性、特异性角度提出了针对此类城区的评估要点,并结合这些要点构建了评估流程以及评估与策略生成体系。本体系构建旨在提供一种一体化、动态性、多学科交叉的工业遗产评估与策略生成方案,通过对城市历史景观方法在老工业区的应用,推动工业遗产可持续管理。这一实践思路或可启发相关工作者最终取得工业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平衡。

  • 标签: 城市历史景观 工业遗产 价值 评估 可持续管理
  • 简介:安阳殷墟宫殿区发现有与制玉手工业相关的文化遗存,包括房址、墓葬、窖藏等,出土一批与制玉手工业相关的文物。证明在商代晚期王都,存在着由王室控制的制玉作坊,一些专业玉工在此制造包括玉器和高级石器在内的王室高级消费品。

  • 标签: 殷墟宫殿区 玉石 手工业遗存
  • 简介:中国最早的石油工业诞生于台湾苗栗县出磺坑。马尾船政人——沈葆桢、丁日昌、吴赞诚、叶文澜等,都为其诞生和发展做出过一定的贡献。出磺坑,位于台湾苗栗县东南约14公里的公馆乡和大湖乡的交界处,距离公馆街区东南方约5公里处,位于后垄(后垅)溪上段东西横谷的南侧,关刀山山地北麓,海拔约180至200米之间。

  • 标签: 石油工业 台湾地区 马尾 人和 沈葆桢 丁日昌
  • 简介:近代武汉是一种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过渡性社会,它同时存在着多种社会经济形态,如外国资本、官办资本及民营资本。这三种资本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及发展规律,彼此之间也相互联系和影响,加上它们又各自受到内外历史背景的影响,从而形成三种资本不同的发展阶段,并对武汉近代工业产生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到近代工业技术的发展。

  • 标签: 近代工业 工业技术 武汉 发祥地 社会经济形态 半封建半殖民地
  • 简介:工业遗产作为一个客观的物质载体,它见证了城市步入繁荣的历史,也镌刻着公众集体的记忆。但是当城市面临着产业结构和经济体制转型时,工业遗产就成了一个桎梏场所。如何基于城市的视野,使工业遗产变成城市的活化细胞是我们当前面对的难题。从整体宏观和局部微观的角度,挖掘城市与工业遗产的外在联系和内在联系,并且通过有效的整合区域资源,来实现多维度的转型与融合,由此来激发其价值的再生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工业遗产 城市视野 价值活化 转型融合
  • 简介:文章梳理工业遗产旅游概念,并阐述工业遗产旅游在工业遗产经济价值中的相关性。通过对胶济铁路济南段沿线站房建筑遗存现状的田野调查,剖析其铁路工业遗存现状、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的存在问题,总结出胶济铁路济南段铁路工业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为胶济铁路济南段沿线铁路工业遗产的旅游开发提供研究基础。

  • 标签: 胶济铁路 济南段 工业遗产 旅游价值
  • 简介:启新洋灰公司(以下简称“启新”)是中国创设最早的一家水泥厂,素有“中国水泥工业的摇篮”之称。它不仅在旧中国的水泥业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中国近现代民族工业的发生发展上也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对其130年的发展过程进行梳理。无疑对现代工业的发展具有相当的启示性意义。

  • 标签: 启新洋灰公司 水泥工业 旧中国 中国近现代 民族工业 现代工业
  • 简介:本文梳理了工业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总结了2011年以来国内外的相关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经验,指出工业遗产工作目前在保护的目的与方法、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组织等层面面临的困境,包括价值认定、再利用惯性和工作组织模式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我国正在进入后工业时代,对研究实践的全面总结和有关问题的积极思考将有助于国内工业遗产真正走上可持续道路。

  • 标签: 工业遗产 保护 可持续发展 再利用
  • 简介:今年中国某沿岸城市有位厂家到访马来西亚,提到其企业实现了人工智能化,并将原来800人的人力资源工厂转化为60架机器人工厂。这有利于他不必因人力资源变动而烦恼、不再担心人事消耗,在增加生产力的同时,也降低人员失误导致的成本增加。新的问题是,他这次有别于过去的产业提升,还得考虑如何面对工业4.0时代继续演变。当人工智能结合机器人,整套操作体系还有输入数据与自我学习的能耐。可是机器人毕竟不是人,是根据输入指令在指定搜查范围行事。因此,这位企业家还得确保管理团队少数人主导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未来引进人才的理想,需要懂行业、知人情、会判断,又要能协调操作机器人。

  • 标签: 工业 企业可持续发展 回归 侨商 人力资源 人工智能
  • 简介:针对工业旅游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具身理论为指导,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实现了以下理论和实践目标:第一,研究发现工业企业的本体功能(如生产与销售)形成了制约工业旅游体验质量的重要因素——具身障碍,具体包括功能性障碍和连带性障碍。第二,具身障碍的移除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其中一些障碍移除困难,而另一些障碍可以通过克服和遮蔽等手段来消除;同时发现,场景组织以及旅游者的移情参与也是具身实现的途径。第三,具身体验的实现需要身体、场景以及二者之间互动的协同作用,这样的过程可以表示为一个三维谱系。第四,运用以上新范畴和相关命题构建出的工业旅游具身体验模型可以指导工业旅游发展实践,即供给方可以通过障碍移除、场景组织唤起游客的移情参与,进而提供高质量的工业旅游体验。

  • 标签: 工业旅游 具身理论 具身障碍 障碍移除 具身实现
  • 简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提出了要以经济工作为中心的划时代战略方针。毫无疑问,这次历史性的会议如同一声春雷,预示着中国这头沉睡了多年的雄狮,将彻底地甩掉束缚自己手脚的锁镣,要呼啸出征了.然而许多人不知,这一场影响了中国此后历史走向并改变了今天世界格局的'改革开放'决策历程,事实上并非一帆风顺。

  • 标签: 海洋石油工业 代表团成员 石油公司
  • 简介: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一些用地从城市相对边缘区域变为核心区块,用地中的建筑也随之发生变化,面临着或拆除,或迁出,或改建的命运,如何实现用地新外部条件下建筑生命周期地延续,如何从空间设计角度使得地块的发展能契合城市更新生长的脉搏以获得新的生命活力是建筑师面临的新课题。以杭州某地块废弃工业建筑为出发点,探索从城市角度进行废旧建筑再利用的可能方式,通过连续两年同一毕业设计题目设计成果对比,反思在城市背景下进行废弃工业建筑更新利用的关键点,以期对其他同类项目有所借鉴意义。

  • 标签: 废弃工业建筑 再利用 城市更新 公共空间 废墟
  • 简介:胶济铁路作为我国较早修建的铁路动脉,横贯山东腹地,深刻影响了20世纪初至今沿线的社会、经济和文化风貌。济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胶济铁路的终点城市,保护铁路工业遗产特色是延续其城市历史文脉的重要途径。对胶济铁路济南段铁路工业遗存现状进行田野调查,梳理和总结了其发展脉络和遗留状况;从历史、社会文化、艺术价值等方面对胶济铁路济南段铁路工业遗产作分析,依据近现代建筑遗产综合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对胶济铁路济南段整体铁路工业遗存展开价值评估的探索研究,进一步发掘胶济铁路济南段的遗产价值并提出保护的必要性。

  • 标签: 胶济铁路 济南段 工业遗产 价值研究
  • 简介:旅游小企业已成为影响旅游目的地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以阳朔西街、镇江西津渡、琼海博鳌3个不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为案例,通过问卷调查,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差异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探究影响旅游小企业创业的目的地环境因素,并对比了不同类型的旅游小企业主所关注的目的地创业环境因素有何不同。研究发现,旅游小企业主创业时关注的目的地环境因素主要有人居环境、生活氛围、行业发展、自然环境、支持条件、社会网络。根据创业动机与扩张意愿的不同,本文将旅游小企业分为多目标型、商业型、生活方式型和维持生计型4种类型。各类型旅游小企业主在创业过程中对目的地环境的评估重点存在差异:多目标型旅游小企业主对目的地各环境因素的重视程度最高,创业过程中对目的地环境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估;商业型和维持生计型旅游小企业主较为注重目的地创业环境中的行业发展因素;生活方式型旅游小企业主注重目的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氛围因素。

  • 标签: 旅游小企业 创业 创业环境 生活方式型 商业型
  • 简介:一前言旧石器考古是19世纪中叶在欧洲兴起的一门学科。经过几代旧石器考古学家的努力,到20世纪中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旧石器文化分期序列。它以欧洲冰期一间冰期地层和共生哺乳动物化石为基础,并以和分期相联系的标志性技术、工具为标志①。标志性技术和工具毕竟是人类发展生产力过程中创新能力的体现,是一种客观现象,可以在研究早期人类文化进化上发挥其独特作用。

  • 标签: 鄂尔多斯 乌兰木伦 石器技术 西方元素
  • 简介:19世纪末,日本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然而,明治政府实施的市政制度限制市长权力,排斥市民参与,形成以城市名望家为主体的地方自治。在以东京市上水道事件为代表的市政工程建设中,市政体制的不健全导致官员和政商之间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产生。对此,日本政府采取解散并改选市议会等对策,但收效甚微。日本工业化初期的市政腐败对城市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使社会转型过程中积累了重重矛盾,“城市病”不仅未得到治理,反而随着市政腐败而日益加深。

  • 标签: 日本市政腐败 工业化初期 城市病 东京市上水道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