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81年5月1日至12月6日,民族文化宫博物馆举办“全国少数民族服饰展览”。展览共展出55个少数民族服饰和佩饰精品近千件,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于加深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宣传展示我国各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少数民族服饰 展览 传统文化 博物馆 文化宫 各民族
  • 简介:民族的穿着打扮不仅能反映出当地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状况,更能折射出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文化。作为地方百科全书的地方志书,应详尽记述本地区各民族服饰。编纂人员需在设置合理的篇目、深入调研收集资料等方面下工夫,从而使地方志书的时代性、地域性、资料性特色愈加凸显,吸引更多的人读“志”用“志”,进一步增强地方志书“存史、资治、育人”的社会功能。

  • 标签: 地方志 少数民族 服饰 篇目
  • 简介: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在色彩、质感、形制、装饰图案等方面具有自然美特征;同时具有形式美和艺术美,即调和对比美、单纯齐一美、对称均衡美、多样统一美.其审美观主要源于自然崇拜和源于生活.研究它,对保护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弘扬和创新发展民族原生态文化,开发民族服饰商品及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产品,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广西 少数民族 传统服饰文化 自然美 形式美 艺术美
  • 简介:台湾南岛语民族历史上曾拥有较高纺织技术,但这种技术没有延续下来。从明清开始,台湾南岛民族服饰,一方面沿着服饰自身的规律发展演变,另一方面接受外来服饰文化的影响,内部和外部的力量结合,使服饰的文化内涵显得异常丰富。

  • 标签: 台湾南岛语民族 服饰 沿革 形制
  • 简介:<正>一、导言美国目前的人口为2.46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4.9%,仅次于中国(占世界总人口的21.1%)、印度(占15.9%)及苏联(占5.7%).美国人口多,生产率高,人均国民经济产值仍很高.它的工业、科学、医药积军事设施都占世界首位,自然环境也很优良.可是为什么在美、国社会中还有这么多的穷人呢?为什么在美国社会中少数民族赶不上一般的美国人呢?这篇文章主要的目的是报告美国少数民族的情况并分析他们的问题.

  • 标签: 印第安人 美国人 少数民族问题 黑人 美国少数民族 美国社会
  • 简介:云肩,因披肩背前后左右四周,常用四方四合云纹装饰,并多以彩锦绣制而成,晔如雨后云霞映日,晴空散彩虹,故称之谓:云肩。

  • 标签: 汉民族 服饰文化 云肩 中国
  • 简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中国民族博物馆和法国中国文化中心承办的“中国民族服饰文化展”于10月3日至6日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展出。法国高级服装协会名誉主席默克里埃、法中友协主席拉巴特、加拿大驻法文化中心主任德边、法国文化部总巡视员伍兹、西里波旁王朝贝雅特丽丝公主等人,以及法国政界、侨界、商界、

  • 标签: 中国 民族服饰 服饰文化 展览活动 法国 巴黎
  • 简介:砖茶是我国西北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少数民族地区普遍使用的民族茶。砖茶不仅仅具有普通茶的生物性功能,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它还具有政治、宗教、社会交往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砖茶也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商品,自古及今,它在内地与西北少数民族以及西北少数民族之间的民族关系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工具性角色,承担着文化使者的职能;西北少数民族对砖茶的厚爱和依赖,也创造了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砖茶文化。

  • 标签: 砖茶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民族茶 社会功能
  • 简介:理解少数民族文化是对少数民族进行理解和自我理解的内在要求,其根本的问题是对蕴含在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思维方式的理解。原始思维和神话思维是少数民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思维方式。对原始思维和神话思维的考察,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少数民族文化。

  • 标签: 少数民族 思维方式 原始思维 神话思维
  • 简介:<正>几年前,有关部门为发展广西首府南宁市的旅游业,曾提议在南宁立明代的王守仁像。理由是王守仁在南宁期间办有“敷文书院”,传播汉文化,对广西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过重要贡献。此议一出,引起强烈反响,持不同意见者认为王守仁奉明朝廷之令来南宁,是为平息当时田州、思恩府岑氏土司纷争和镇压广西壮、瑶人民起义,是屠杀广西少数民族的侩子手;所办书院、学馆,亦是从文化心理上配合武力镇压活动,不足称道。

  • 标签: 王守仁 广西少数民族 土司 人民起义 明王朝 流官
  • 简介:浙江省少数民族志编纂委员会编。主编金永汉,副主编雷耀铨、雷弯山。志书的编纂起自1993年,1999年12月由方志出版社出版。

  • 标签: 志书 方志 编纂 副主编 少数民族 浙江省
  • 简介: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以农立国,牛是重要的生产工具,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在古代岭南少数民族地区,牛耕虽然存在,但其农业生产作用似乎较为淡薄。牛在社会生活的作用和意义,则较多表现在民俗文化方面,或可称之为牛文化,它既表现在物质文化方面,也表现在精神文化方面,体现了独特的地方民俗文化风彩与特色,在古代岭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演变发展过程中,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意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 标签: 牛文化 岭南地区 少数民族地区 牛耕 地方民俗文化 牛魂节
  • 简介:1994年9月22日,民族文化宫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系列展——服饰、乐器、工艺美术品”作为基本陈列展出。该展曾于1996年10月在北京“我喜爱的博物馆展览”评比中荣获三等奖。

  • 标签: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工艺美术品 服饰 中国 乐器 博物馆
  • 简介:一、甘肃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发展基本现状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有55个民族成分,少数民族人口239.97万人,占总人口的9.26%。主要聚住在2个民族自治州,7个民族自治县,共21个民族县。民族地区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8.7%。

  • 标签: 甘肃民族地区 少数民族人口 教学调研 双语 民族自治州 民族自治县
  • 简介:汉文化与少数民族──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发展诸种外部因素探讨之三方素梅(中国社科院民研所)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认为,促使社会发展的外部原因,主要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和迁徙,以及与其他民族的接触、政治制度的改变等而引起。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的...

  • 标签: 汉文化 广西少数民族 社会发展 外部因素 广西地区 文化交融
  • 简介:新疆是多民族地区,各少数民族都有独具特色的文学传统。但在解放以前很难得到发展,因为没有发表和出版的园地。1948年4月,维吾尔族作家伊布拉音江将他的长篇小说《爱情花》报送主管部门审查,并请求批给印刷用的新闻纸(当时属专控物资),结果“泥牛入海”无消息。另一维吾尔族作家伊明·托合塔尤甫的长篇小说《血地》已译成汉文,但无处发表,直到1951年才在《西北文艺》(《延河》的前身)二卷1——6期连载。

  • 标签: 文学走向 文学传统 少数民族文学 西北文艺 新疆少数民族 多民族地区
  • 简介:本文主要论述了元代岭南少数民族人口迁移的历史状况、特点及其意义,以从更多方面认识古代岭南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特点与规律。

  • 标签: 岭南 少数民族 人口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