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05年10月25日至27日,来自全国各地的75位史学界专家、学者相聚于安徽芜湖,参加了由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及安徽省历史学会联合主办的“理论与方法:历史比较和史学比较学术研讨会”。在瞿林东教授的主持下,刘家和教授、王世华教授、邹兆辰教授、蒋大椿研究员、张文杰研究员、杨豫教授在大会上先后做了发言。在分组讨论中先后又有46人做了小组发言。

  • 标签: 理论与方法 学术研讨会 历史比较 史学界 研讨会综述 北京师范大学
  • 简介:开展学术研究进行理论建设──灌阳县志办在修志中形成理论研究氛围熊光嵩本届修志,是在理论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开展的。其来势强劲,发展迅猛。新编《淮阳县志》,根据上级党委和政府的部署,经县委常委研究决定,于1982年12月成立编纂委员会及其办公室,从县直党政...

  • 标签: 方志理论 理论建设 学术研究 灌阳县 研究氛围 形成理论
  • 简介:在东周以来百家交融的历史语境下,黄老学派吸纳诸子精华,对各家政治伦理系统作初步整合。这集中表现为:黄老学者以道德兼采仁义的伦理大整合;重释道家传统的无为政道,并将道家术数思想改造为君主固权用贤的价值原则;倡导重文德、抑事功的治道伦理和崇俭、贵柔的君道观。从思想递嬗角度看,黄老政治伦理的建构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周秦汉之际百家传统交汇融合的文化趋势;在历史实践层面,则为汉前期政治运作提供了伦理准则和施治规范,最终促成黄老政治局面问世,并且对汉政向伦理政治转型也有推助之功。

  • 标签: 黄老之学 政治伦理 伦理整合
  • 简介:面对世界信息社会的走势,理论贫困是我国学术界的一大难题,它致使学术体系呆滞、研究方法呆板、思维方式僵化。有鉴于此,本文通过约30年的学术实汪,以马克思主义的三句话,即以世界是转化过程的集合体构造体系,以“在头脑里建筑房屋”构建方法,以“为自己求理解”重组思维,进而对学术创新问题,从特定角度进行了探索。这是在新千年对新一代的学术馈赠。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体系 方法 思维
  • 简介:尊敬的各位专家:大家好!今天,我们迎来了由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美国耶鲁大学东亚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佛教的世俗化——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讨论会”的召开。在这里,我谨代表兰州大学向前来参加本次会议的国内外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由衷的感谢!

  • 标签: 国际学术讨论会 理论与实践 世俗化 敦煌学 佛教 致辞
  • 简介:适逢改革开放30年,中国民族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这些成果进行概括、总结和分析,是中国民族理论学界的共识。本文根据第九次全国民族理论学术研讨与会者所研讨的问题进行了观点层面的综述。本次学术研讨会在求同存异的前提下达成了许多共识,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为今后中国民族理论的研究明确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改革开放 民族理论研究 观点综述
  • 简介:2013年11月16日,由上海市历史学会与《史林》编辑部合办的学术沙龙“21世纪我们如何书写历史”在上海社科院历史所举行。此次活动旨在促进学者之间的交流和学术刊物与学者之间的互动。来自国内外的三十多名专家学者围绕历史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 标签: 学术沙龙 简讯 专家学者 书写历史 上海社科院 21世纪
  • 简介:<正>1992年11月25日——29日,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研讨会由国家民委和中国民族问题研究中心主持,各地专家学者100余人参加。会上国家民委主任司马义·艾买提作了题为“加强民族理论研究,为建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各民族的团结进步服务”的重要讲话。经济学家以宁厉教授等作了专题学术报告,与会同志对如何学习贯彻

  • 标签: 学术动态 提作 中国民族问题 专题学术报告 理论研讨会 建没
  • 简介:马通先生,原名马春华,经名阿布·尤素甫,1929年生于甘肃省张家川山区马河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幼时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山区的贫困,经济文化的落后,使他从小练就了坚韧、执著的性格。在张家川那个回族人口比较集中,民族宗教气氛浓厚的地方,他受到一定民族宗教思想的熏染,这也许就是他日后立志从事民族宗教研究最初的思想动机。

  • 标签: 先生 农民家庭 贫困 山区 经济文化 勤奋
  • 简介:为了更好地做好续志编纂工作,建瓯市方志委特别重视业务学习和理论研究。2006年3月建瓯市续志编纂工作启动以后,逐步形成了周一例会制度,及时小结工作经验,学习业务理论,要求所有编纂人员每周挤出半天时间上网搜索相关方志理论文章,加强业务学习,借鉴他人经验,并在例会上相互交流,有效地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水平。

  • 标签: 方志理论 理论文章 建瓯市 刊物发表 业务学习 学术
  • 简介:马克思名言(左图为2018年5月5日中国赠送马克思雕像在德国特里尔揭幕):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 标签: 学术信息 物质力量 马克思 特里尔 批判 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