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城镇化,旅游城镇化已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综合梳理的基础上,对旅游城镇化的概念内涵、驱动因素、特征与影响进行研究对比与综合评述。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系统回顾,展示旅游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及研究价值,辨明旅游城镇化研究的核心问题,以期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有力支撑。在当前中国旅游城镇化的消费特征、社会阶层、主客关系、身份认同、城市与文化表征亟需深入探索与案例研究的背景下,国外有关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与特征的研究成果,对我国未来的旅游城镇化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 标签: 旅游城镇化 概念 特征 影响
  • 简介:城镇化是一场全面深刻的社会变革,改变了壮族乡村的社会结构。城镇化一方面带来壮族乡村社会结构的分化与失衡,另一方面又推动了壮族乡村社会结构的变革与发展。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壮族乡村地区要综合运用经济、政治、文化、法律及教育等手段,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环境,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城镇化 壮族乡村 社会结构 变迁 治理
  • 简介:城镇化急促推进的过程中,文化生态迅速变迁,民俗文化不仅仅以消亡的形式呈现,它也不断糅合新的时代因素,发生进化、传播、发明及涵化,无论我们承认与否,民俗文化反哺机能始终在发生作用。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注人本身,在本质上与民俗文化反哺的效能发挥是对立统一的。因而,努力激活或发挥民俗文化反哺的效能,有效利用文化生态机制、社会控制机制、社会和谐机制、创意资源机制、身体技术机制和心理认同机制等反哺的潜在维度,加强民俗文化保护,关注农民市民化,营造“记得住乡愁”的民俗文化生态,因势利导,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型城镇化推进的成效和目标的实现。

  • 标签: 新型城镇化 人的城镇化 民俗文化反哺 效能 维度
  • 简介:本文采用固定效应的SDM对西北民族地区29个市州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非农化不仅能够促进一个市州各种要素的集聚,同时还能吸引相邻市州要素向本市州集聚;基础设施投入和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一个市州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但是对相邻市州的影响不显著;生态环境建设对西北民族地区各市州新型城镇化的影响不显著。西北民族地区各市州在制订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时,不仅要考虑本市州的发展,更要考虑对相邻市州的影响,为了避免各市州间的恶性竞争,应建立超越行政区划的新型城镇化组织机构。

  • 标签: 西北民族地区 新型城镇化 空间计量 产业结构非农化 社会保障水平
  • 简介:《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全面总结了近年来地方志事业取得的成就,科学分析了地方志事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面临的机遇,明确提出了2015~2020年地方志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呈现出鲜明的跨越性、顶层设计性和统筹整合性,具有承前启后、开创未来的重要历史地位和作用。作为一名地方志工作者,我既备受鼓舞,也深感压力。

  • 标签: 《规划纲要》 地方志事业 发展规划纲要 方志工作者 承前启后 设计性
  • 简介:保护规划是全面保护文物遗产的重要方法,保护原则恰当地运用是决定保护规划成败的关键。本文着重论述了文物保护原则中的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在保护规划运用的方法和理念的展示。

  • 标签: 文物保护规划 原则运用
  • 简介:近年来全球地震、海啸等重大灾难频发,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系统的规划建设日益受到重视。防灾减灾交通生命线系统是城市防灾减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北京在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对北京市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工作及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系统回顾、梳理和解读,分析了既有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结合有关规划实践,对北京市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工作提出建议。这些建议包括:应尽快开展防灾减灾规划技术体系研究;尽快启动各类防灾减灾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尽快开展全市及各区(县)交通系统防灾减灾专项规划;尽快完善现行规划编制体系;尽快出台防灾减灾规划编制办法、技术指南或导则。

  • 标签: 北京 交通 防灾 减灾 规划
  • 简介:"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是新阶段我国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基本思路。新型城镇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新型城镇化具有人本化、一体化、协调化、融合化和文化化等特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有利于对石漠化片区特色资源的开发、助推人口的就地城镇化和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应多措并举,实施"大县城"战略,大力增强县城集聚辐射功能;依托交通干线,加快建设一批中心城镇;结合生态移民,建设"无土安置型"社区;结合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加快培育一批新型社区,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 标签: 新型城镇化 区域发展 扶贫攻坚 特困连片地区 滇桂黔石漠化片区
  • 简介: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研究名山大川的著作和给山水修志,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在方志文化中称之为“专志”。在新时期编纂新方志的文化大潮中,全国各地为名山名水纂修专志,已蔚然成风,如《黄山志》《泰山志》和《长江志》《黄河志》《洞庭湖志》等相继问世。

  • 标签: 社科规划 贺兰山 申报 传统文化 方志文化 党委宣传部
  • 简介:开发区是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模式。近年来,东部三大城市群的开发区在引进FDI方面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势头,开发区的外资集聚应会给当地的城镇化带来重大影响。我国开发区利用FDI出现了重心北扩和西进的现象,在此背景下,通过构建面板和时间序列数据计量模型对东部三大城市群进行实证比较;研究表明,开发区的外资集聚总体上能够显著推动地区的城镇化发展,但三大城市群开发区外资集聚对城镇化的影响是存在差异的;说明地区城镇化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开发区的外资集聚对城镇化发展的正向影响还依赖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相互作用.

  • 标签: 外商直接投资 开发区 城市群 城镇化
  • 简介:2015年8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作为新时期、新阶段全国地方志事业的基本纲领,它不但全面总结了全国地方志工作以往30多年的发展成果,而且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为今后一个时期地方志事业指明了发展思路,为各地更好地开展地方志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可靠的政策保障。可以说《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在地方志事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贯彻落实好《规划纲要》是我们当前和未来5年的重点工作和任务之一。

  • 标签: 《规划纲要》 地方志事业 信息化建设 地方志工作 系统 新疆
  • 简介:2015年8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这是继2006年5月18日国务院颁布《地方志工作条例》之后,地方志事业的又一件大事、盛事,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地方志事业高度重视的生动体现,是对方志工作者的巨大鼓舞和鞭策。

  • 标签: 《规划纲要》 二轮修志 国务院办公厅 《地方志工作条例》 地方志事业 为动
  • 简介:9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广东省地方志办根据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关于学习贯彻《纲要》的部署,要求各地迅速行动、认真落实,组织地方志工作机构和地方志工作者,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学习领会《纲要》精神,研究部署贯彻执行《纲要》措施。《纲要》发布当天,全省地方志工作者人员准时观看央视《新闻联播》有关报道。各地迅速兴起学习《纲要》的热潮。

  • 标签: 地方志事业 发展规划纲要 广东省 学习 《纲要》精神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
  • 简介:河流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城市经济社会、空间格局、生态环境,风俗文化等产生了较大影响。目前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工作的缺位导致多数河流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运用景观都市主义指导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能够较好的促进河流与城市之间共生发展,具体思路是打破传统工程思维的方式建设河流两岸景观,通过总体层面、系统规划层面与工程设计层面三个相互渗透的规划设计工作,解决城市河流所涉及的生态安全、功能复合、工程景观与城市文化等四个方面问题。

  • 标签: 河流景观规划 景观都市主义 景观规划设计 长利涌湿地公园
  • 简介:十八届届五中全会开启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全会所提出的"十三五"时期国家发展的指导思想,具有深厚背景、深刻内涵、明确原则、科学的实施路径和步骤。本文就上述问题,谈几点认识。

  • 标签: 全面小康 决胜阶段 指导思想 科学内涵
  • 简介:9月22日上午,广西地方志办公室召开党组中心组学习会暨“三严三实”第三专题学习研讨会,会议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两个建成’目标”“严以用权,真抓实干,实实在在谋事创业做人,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的新形象,为落实‘四个全面’提供有力保障”“学习贯彻《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为主题。党组书记、主任李秋洪主持会议并讲话,党组成员、副主任邓敏杰、秦邕江,副巡视员王艳珍及各处室副处级以上干部共22人参加会议。

  • 标签: 地方志事业 中心组学习 发展规划纲要 办公室 自治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