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被沂南吸引,一定少不得最内心深处的一抹红,这里是革命老区县,革命战争年代,沂南是沂蒙山区革命根据地的中心,被誉为山东的“小延安”。这里是孟良崮战役的主战场,涌现出了“沂蒙红嫂”明德英、“沂蒙母亲”王换于等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模;沂蒙红色影视基地省内外闻名,大型影视剧《沂蒙》、《沂蒙六姐妹》、《斗牛》等,就拍摄于沂蒙红色影视基地。这方热土晕染了红色信仰,铸就出神圣的沂蒙精神。

  • 标签: 沂蒙山区 情怀 土地 回忆 革命战争年代 红色影视
  • 简介:东川自古就有“天南铜都”之美誉,火红的泥土、翠绿的菜地、优美的线条,衬以蓝天、白云和那变幻莫测的光线,就像上天涂抹的彩绘,色彩斑斓,令人惊叹、震撼,感觉如梦似幻.

  • 标签: 旅游 旅游景点 风景名胜 自然景观
  • 简介:1920-1934年的“国家重建时期”,为了维持农村地区的社会秩序,在应对多起反政府的叛乱中赢得农民的支持,以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墨西哥政府推行了一定程度的土地改革。但是,受领导人的国家发展理念以及农村地区复杂的社会阶级关系和农民的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随着国家政权的逐渐巩固,土地改革的步伐在“索诺拉王朝”后期逐渐减缓,总体效果并不明显。直到1934—1940年卡德纳斯政府期间,才通过较彻底的土地改革,使墨西哥的土地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 标签: 墨西哥革命 土地改革 大庄园 村社
  • 简介: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1934—1940年卡德纳斯执政期间的土地改革进行研究,从一个侧面揭示卡德纳斯主义的本质。本文认为,就其动机和目标而言,卡德纳斯主义的确是一场激进的社会改革运动,但是,由于各种敌对力量的抵制,也由于改革缺乏精密的规划和设计,卡德纳斯政府的土地改革在很多情况下并未达到预设的目标,有时被原来的土地所有者阶层所利用。在执政的最后两年,卡德纳斯政府的土地改革速度放慢了。卡德纳斯下台后,墨西哥政府的土地和农业政策转向保守。

  • 标签: 卡德纳斯政府 墨西哥卡德纳斯 政府土地改革
  • 简介:两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先后在中国开辟七块租界地,界内土地的租用方式,特别是英国商民如何获得合法的租地权利,是租界土地制度的核心问题。七城市的英租界中有五处实行的是由英国政府与其本国商民订立皇家租契的土地制度,其中天津英租界扩张次数最多,面积最大,租地关系最为复杂,具有较高的典型性。在原有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解释框架中,皇家租契订约双方属于协同利益群体,二者间发生旷日持久的纷争几乎无法想象。以天津为个案,考察和梳理英租界皇家租契制度的历史脉络和矛盾波折,有助于更完整地理解近代英国在华租界及其土地制度的深层次特征。

  • 标签: 英租界 土地制度 租地关系 皇家租契 近代天津
  • 简介:2014年6月12-13日,由陕西师范大学交通地理与空间规划研究所、旅游与环境学院、西北国土资源研究中心和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公共事务学院联合主办,西安外国语大学《人文地理》杂志社协办的“低碳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国际研讨会在陕西师范大学隆重召开。

  • 标签: 陕西师范大学 国际研讨会 交通地理 土地利用 城市 低碳
  • 简介:近年来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城市土地利用和形态在时空变化上进行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然而,这些研究多是对城市空间变迁及其内部机制的研究,对城市内部用地分异过程与特征研究较少,而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的成果更甚微。因此,结合城市空间扩展和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二者的发展轨迹,从不同时段探讨了影响城市外部扩展与内部分异的主要因素和动力机制,以期对未来有效引导、控制城市扩张和合理利用城市内部土地资源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标签: 中国大城市 土地利用 影响因素与机制
  • 简介:基于生态足迹模型,本文计算了2000--2012年以来西宁市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及由此得到的生态盈余,从动态的角度分析其结果,发现西宁市目前处于绝对的生态赤字,说明西宁市土地的供给和需求不一致,西宁市土地利用正在远离可持续性发展。

  • 标签: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西宁市 土地利用 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