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今天是除夕,你们谁有约会谁走,挨了骂我可不负责任哪!"众所周知,周恩来总理喜欢文艺,尤爱话剧。早在1914年,他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时,就参加了南开新剧(即话剧)社,并担任了布景部副部长兼演员。8年后,曹禺考入南开中学,很快也参加了学校的新剧社,开始了课余演剧活动。因此周总理经常称曹禺为"老同学"。当有人问起此事时,曹禺总是

  • 标签: 周总理 北京人艺 演出 曹禺 不负责任 斯大林
  • 简介:1963年春天,我去出席团中央基层工作会议,那时的会议会期都很长。就以这次会议来说,初到北京时是3月中旬,走在街上还有点寒风刺骨的感觉,到了4月上旬,北京动物园里早已是"柳枝吐翠,百鸟争鸣了"。三年困难时期已经过去了,经济开始在调整中复苏,加之全国各地的支援,北京的供应还算正常。

  • 标签: 三年困难时期 基层工作 北京动物园 北京时 言慧珠 寒风刺骨
  • 简介:那是周恩来总理陪法国总统蓬皮杜访问杭州时的事了.这天下午,周总理就要离开杭州了.几天来随行人员都十分辛苦,周总理就吩咐秘书说:"今天中午,我请大家到楼外楼去吃个便饭."

  • 标签: 周总理 法国总统 蓬皮杜 周恩来 杭州 书说
  • 简介:<正>就在"大跃进"风暴席卷全国之后,社会主义中国陷于了三年极端困难时期。时逢南涝北旱,粮食减产,百姓口粮减半;中苏关系恶化,苏修竭力地逼粮抵债;加之公社食堂化,放开肚皮吃,粮食浪费惊人。天灾加人祸,导致全国粮食奇缺。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天不吃饿得慌"。人民吃不饱,劳动强度大,各种疾病漫延,工农业生产呈现半停产状态,国家前途危在旦夕。

  • 标签: 粮食减产 半停产状态 中苏关系 粮食部 国家前途 产粮大县
  • 简介:1960年5月14日,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应邀访问越南、柬埔寨等国后,于当日上午回国,来到南宁,在明园作短暂休息,当晚乘专列去桂林。自治区领导韦国清等同志想陪同前往,被总理婉谢了。作为广西日报记者,我有幸随同总理一行登上了专列。

  • 标签: 周总理 游船 漓江 广西日报 副总理 周恩来
  • 简介:从曲艺到曲剧在旧社会的戏曲演员中,演唱曲艺的所受的压迫比演唱京剧的还严重,地位也更低下。流传在曲艺演员中的一句话:“笤帚疙瘩戴帽子,都能够欺侮咱们!”是自嘲,也是很形象的写照。做为曲艺演员,就更感到解放翻身当家做主的幸福。我生在旧社会出身于曲艺演员之...

  • 标签: 周总理 《小白菜》 曲艺演员 老舍先生 曲剧 新剧种
  • 简介:周总理同我们谈戏进餐□李向雷1957年7月,党中央在江西庐山召开会议。我们江西省采茶剧团奉命于6月底上山为会议演出,和省直几个兄弟剧团同住庐山大厦。一天上午,我们正在大厦大厅复排加工传统古装戏《三女抢板》时,忽然周恩来总理神采奕奕地向排练厅走来。一位...

  • 标签: 周总理 江西采茶戏 《游园惊梦》 演员们 团工作 南瓜
  • 简介:我在宣化店第一次见到周总理,那时都叫他周副主席。我对他的外表的印象,最突出的就是帅,英气逼人,目光敏锐,看上去精力充沛,一望即知不是常人。他个子不算很高,中等个吧,眉毛特别重,络腮胡子,刮不胜刮,脸上常常露出青灰色的胡茬。

  • 标签: 周总理 回忆 副主席
  • 简介:1941年夏的一天,我接到通知到《新华日报》位于重庆化龙桥的编辑部去。心想,谁会是我新的联系人呢(作者当时刚入党不久——编者注)?因为姐姐在《新华日报》工作,所以我跟他们社里的不少人都挺熟,虽然彼此心照不宣,知道都是“同志”,但互相间谁也不去点破这层关系。

  • 标签: 周恩来 《新华日报》 编辑部 编者 作者 历史交往
  • 简介:1968年11月,年仅17岁、容貌清秀、歌喉动人、善解人意的北京礼花厂普通女工王世芬,被火药爆炸时严重烧伤,在周恩来总理深切关怀下,中国医务人员救活了这名烧伤面积达98%、大大超过“生死极限”的普通女工。当她苦练数年,可以用假肢写字,在纸上一笔一笔写出“周总理,您永远活在我心中!”时,周总理已千古。

  • 标签: 周总理 女工 烧伤 王世 关心 善解人意
  • 简介:周总理对总政歌剧事业的关怀冯德新回首50年代,刚刚建国不久的北京城到处是百废待兴的景象,从基层到党中央国务院都是一派繁忙而有序的工作、学习、生活气氛。当时的总政文工团下设3个分团:歌舞团、歌剧团和话剧团。在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首长的关怀下,文工团的...

  • 标签: 周总理 民族歌剧 歌剧表演 歌剧团 歌剧艺术 《小河淌水》
  • 简介:1961年的春天,是我一生中最幸福和最不平凡的春天。我有幸参加了周总理亲自领导的工作组,跟随周总理和邓大姐去河北农村进行调查研究。如今虽已过去3O多年,可总理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

  • 标签: 周总理 工作组 公共食堂 社会主义 座谈会 评工记分
  • 简介:一一九五五年二月二十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命令,宣布:“为适应国家计划经济建设的需要和广大人民的愿望,在财政收支平衡和金融物价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和巩固我国的货币制度,以便利交易和核算”,决定自三月一日起,发行新的人民币(简称新币,即我国金融货币史上的第二套人民币;因票券下端印有“1953年”字样,又称之为“五三年版”),以收回现行的人民币(简称旧币,即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开始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又称“大面额”人民币)。新币面额,主币分为一元、二元、三元、五元、十元五

  • 标签: 第二套人民币 纪念周 发布命令 国家计划经济 货币史 第一套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