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自宋代吕大临《考古图》、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等辑录历代金石文字的专著问世以来,便产生了专门以石刻和铜器铭刻资料为研究对象的金石学。至清代,尤其在乾嘉考据学风的影响下,金石学达于极盛.学者辈出,

  • 标签: 广东 《集古录》 《金石录》 金石文字 金石学
  • 简介:"我生平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人家说我善于作画,其实我的书法比画好,人家说我擅长书法,其实我的金石更胜过书法。"吴昌硕画中金石味的形成,是与其扎实的金石学根基和以书、印入画的创作手法紧密关联的,金石味的表现也与其书法、篆刻的风格相契合。正是在书、印、画诸方面的精深造诣和三者的融合无间,才使吴昌硕成为海派中金石画派的巨擘。

  • 标签: 吴昌硕 金石派 书法 金石学 金石画派 创作手法
  • 简介:金霸州大城县重修庙学记刘光国撰正书天会二年十二月大城学宫沙门惠心造陀罗尼经幢八面刻先经后记正书天会三年三月癸卯朔房山赵鉴为亡父造陀罗尼经幢八面刻先呪后题名正书天会五年十一月三十日房山城内大寺沙门行章造大悲心陀罗尼经幢八面刻正书天会六年五月二日东安城内观音寺

  • 标签: 天会 梵书 陀罗尼 惠心 大悲心陀罗尼经 续志
  • 简介:在石刻目录综集类中,所见著录属河北地区的历代石刻存目,有明代周弘祖撰《古今书刻》二卷,光绪丙午(1906)长沙叶氏观古堂仿明刊本,下卷专载碑目,著有北直隶(今河北省)所属各府境内现存石刻碑目。再者是清同治十年(1871)黄彭年等纂修的《畿辅通志》,内载有《金石略》十五卷,民国二十四年(1935)河北省博物馆印行的天津樊文卿先生辑的《畿辅碑目》。以上所见仅此三种。1991年初夏,余在书库整理旧籍时,偶发现《畿辅续志金石目》稿本一册,虽署名金石目,但无金类钟鼎彝器之目,只有碑铭墓志经幢诸目,未署撰者姓氏,著录详备,并无印本行世,书衣正面题写乙卯五月十日,茫父记,此稿本末页亦题乙卯五月十日石驸马街校舍校毕,茫父。(今按姚华字重光,号茫父,

  • 标签: 续志 北直隶 周弘祖 彝器 古今书刻 明刊本
  • 简介:约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北京鲁迅博物馆工作人员整理鲁迅先生的遗物时,发现先生生前经常使用的两方白寿山石名章,一方白文“鲁迅”,另一方朱文“旅隼”,没注出处。经多方查寻,最后才知道是家住西城区小茶叶胡同的刘淑度女士刻的。

  • 标签: 遗物 金石 篆刻家 年代 胡同 女士
  • 简介:晚清重臣潘祖荫富藏金石世所公认,其以传古之志,以身在中枢的有利条件,整合金石同好的群体力量,倾其所有收藏金石,使重要彝器及石刻拓片得到收藏与保护,为晚清金石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潘祖荫 彝器 石刻 鉴藏
  • 简介:位于甘肃省陇南市成县天并山中的《西峡颂》,碑文和书法均是书法艺术的瑰宝,与陕西汉中的《石门颂》、略阳的《都阁颂》同列为汉代书法“三颂”,本文通过探微《卑牧题记》来了解隶书的魅力。

  • 标签: 西狭 金石 《卑牧题记》 探微
  • 简介:传拓是文物学与金石学研究中保存和展示资料的重要手段之一。广西位于中国南部高湿地区,传拓用纸的干燥速度较慢,水性墨汁在传拓中容易晕散,传拓难度较高。文章就广西地区传拓的技术与方法进行了介绍,特别是对工作中针对高湿度环境下的传拓技术改良作了专门阐释,并以碑刻传拓及铜鼓传拓为例,说明传拓技术改良后的实践效果与优势。

  • 标签: 传拓 拓片 高湿度环境
  • 简介:<正>一、蒙古学金石碑刻研究特点及基本概况金石碑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之一,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数量繁多。其不仅以独特的载体形式保存了大量的书法篆刻艺术,而且也为研究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珍贵的文物史料。蒙古学是研究蒙古民族和蒙古地区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风俗、宗教、哲学及语言文学的一门综合性学科。金石碑刻无疑对蒙古学研究及史学考证弥足珍贵。近年来,蒙古学金石碑刻及其研究成果,正在日益得到国内外学者的

  • 标签: 蒙古学 圣旨碑 石刻文 资料综述 传统文化遗产 勒铭
  • 简介:人们已听惯了这样的故事:中国富人又买光了波尔多的葡萄酒。目前,中国是法国红酒在全球的最大市场,富豪像买名牌手包和豪华跑车那样,为极品葡萄酒一掷千金。最近,中国的红酒热已经开始向中产蔓延。比如,姚明2011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建了一座酒庄,几个月前,姚品牌增加了一款低价红酒,瞄准中国人概念里的"小资"。现在,连亚马逊也开始在中国卖精选的加州红酒了。

  • 标签: 波尔多 豪华跑车 尼亚 手包 中国富人 酒商
  • 简介:湖北评书在武汉诞生近四百年,主要流传于长江沿岸的武汉、孝感、沙市、荆州、宜昌等地。书目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仅按小说底本讲述的“底子书”和在“底子书”基础上发展加工而成的“雨夹雪”;另一类被称为“路子书”,这类书目是演员自己编创并演出的,较为追求情节的惊险热闹。

  • 标签: 植被 长江沿岸 子书 武汉 书目
  • 简介:缪荃孙,字炎之,一字筱珊,晚年自号艺风老人.江苏江阴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生.早年随侍其父缪焕章游宦四川,于同治六年(1867)考中四川乡试举人.光绪二年(1876)成进士,入翰林院.历宫顺天乡试分校、国史馆纂修、总纂.后因遭人排挤,愤而辞官.自此以教读为业,先后主讲梁溪南菁书院、济南泺源书院、南京钟山书院、常州龙城书院.晚年曾东渡日本考察学务,归国后主持江南图书馆、京师图书馆馆务.辛亥革命后,长期寓居上海.民国3年(1914)开清史馆,担任总纂,条举大纲,创设新例,并亲手撰定了六类传稿,为《清史稿》的编成,做出了很大贡献.缪氏一生刻苦自励,笃志向学,且勤于撰述,著作甚丰,已刻未刻者共计200多卷.另外,他还网罗遗佚,编辑校勘并出资刊刻了《藕香零拾》等四部丛书,对于保存文献,其功至巨.民国8年(1919)在上海去世,享年76岁.

  • 标签: 史馆 纂修 金石学 翰林院 国史 钟山
  • 简介:黄易,号小松,清代中期著名的金石家、学者。本文力求通过考察黄易访碑活动的成果及他与大学士朱筠及其门生弟子的问学往来,从多个角度展现一位学养深厚、治学严谨的人文学者和艺术家的形象,并以此来探究金石活动与当时的学术风气之间的联系。

  • 标签: 黄易 朱筠 金石 访碑 学术风气
  • 简介:本文将考古学与金石学的关系分为三个时期,首先,从源头上探明金石学与考古学内在学理上的相似甚至一致之处;其次,阐明考古学进入中国的前后,金石学是怎样起到了铺垫作用,并且对考古学的走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第三,金石学,乃至其背后的史学、经学背景,仍然影响着现代中国考古学的许多方面,体现在报告编写的思路、论文题目的选定等……

  • 标签: 金石学 现代中国考古学 表达
  • 简介:先有古井,后有泰宁。这句话并非源于某位专家的论证,而是出自泰宁平民之口。我起初对这句听起来及其简单的话并不经意,当我步入古城,并刻意地寻找到几口古井后,参详了几度才稍有所悟。

  • 标签: 泰宁 泰宁县 自来水 人文特征 城垣建筑 宗教信仰
  • 简介:2001年6月1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正式向全世界发布”全球500佳”名单,大连成为2000年全国惟一获此殊荣的城市,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授予“全球500佳”的城市.6月6日,大连市长李永金代表大连市民在意大利都灵领奖……国人一时羡煞:大连人生活在“绿色”的幸福里,大连不愧是一座“城市花园“然而你可知道.在山清海秀、

  • 标签: “大连后花园” 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 人文景观 黄金海岸 高尔夫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