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1919年,互生从北京高师毕业后,即回到湖南长沙。开始,他在长沙楚怡小学任教。"驱张运动"胜利后,他便出任湖南第一师范的教务主任。当时,一师的校长由湖南省省长公署秘书长易培基兼任。易氏因忙于官场事,对教育工作并不感兴趣。因此,一师的工作有互生主持。任职期间,互生重视"五四精神"的传播,其次是革新教材,倡导新教风、新学风和新的校风,对学校的管理制度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同时,互生提出,"要把一师建成全省新文化运动的先锋阵地,首要的任务是必须更新教师队伍"。为此,他力主聘任毛泽东为一师教员。但这是一件难事。因为,一师的条例有规定,凡来校任教者,必须是大学毕业生。很显然,毛泽东是受到这一规定的限制。因为,毛泽东只是一个一师毕业的中专生。但互生坚持请毛泽东一师任教。为什么?原来互生回到湖南后,就参

  • 标签: 毛泽东 匡互生 湖南长沙 任教 五四精神 驱张运动
  • 简介:国两部汉学著作述评吴孟雪卫国,原名为马尔蒂诺马尔蒂尼(MartinoMartini)。他于1614年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城市特伦托(Trente),17岁在罗马加入耶稣会,入罗马学院研习数学。他的数学老师是德国名数学家基尔旭(AKircher),此...

  • 标签: 中国历史 汉学著作 耶稣会士 《圣经》 地图集 公元前
  • 简介:唐高宗朝中书令许敬宗奉敕编撰的大型文学总集《文馆词林》,宋初已经散佚。1969年,日本古典研究会出版了《影弘仁本》。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外蒐罗《文馆词林》卷帙和佚文最多的一个本子。罗国威先生即以此本为底本,再事整理,於2001年10月由中华书局出版了《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一书。

  • 标签: 《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 2001年10月 《文馆词林》 1969年 文学总集 中华书局
  • 简介:本文利用考古及金文、文献资料,对燕国的殷遗民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燕国对殷遗民采取的是安抚、利用政策,其中的一部分殷遗贵族仍具有相当高的社会地位,但大多数殷遗民成为燕国平民阶层的组成部分。

  • 标签: 燕国 考古发现 遗民 贵族 西周 文献资料
  • 简介:近年来随着唐诗研究的深入和《全唐诗》整理工作的全面展开,诗人传记的编撰、考订在前人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又有可观的成绩,一九九○年、一九九二年江苏古籍出版社、中华书局先后出版的《唐诗大辞典》、《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卷》汇录了这些成果,体现了当代专家学者诸多创获。但是,正如唐诗的整理研究问题尚多,近四千名唐代诗

  • 标签: 唐诗大辞典 中唐诗人 唐诗研究 《唐诗纪事》 刘轲 唐五代
  • 简介:娄子(1914--),男,汉族,浙江绍兴人,著名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家、俗文学家。1914年7月,娄子出生于浙江山阴。童年时代,他便醉心于民间文艺。当他于绍兴中学肄业时,就已搜录了《绍兴歌谣》、《绍兴故事》二册,收入国立中山大学民俗丛书,于1927年7月在广州出版。后又为国立北京

  • 标签: 娄子匡 民俗学家 中原民俗 民间文艺学 台湾 中国传统文化
  • 简介:习武行獵,历来为满族祖先所重视,定鼎北京后的清王朝也不故放松这一立国之本,木兰秋狝遂成定制。但到了嘉庆朝,木兰秋狝只举行了十一次,与祖辈相差甚远,最后竟停止举行,反映了大清王朝的衰落已不可扭转。

  • 标签: 嘉庆朝 大清王朝 康乾盛世 兰秋 立国之本 十全武功
  • 简介:江苏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因战乱暂迁广西北流,前后凡两次。第一次,1937年8月,侵华日军进犯淞沪,来势迅猛,京沪告急,无锡国专乃辗转直迁广西北流转萝村,以陈氏宗祠及其邻近民居为校舍。其自然环境幽静,人文气氛浓烈,有陈柱尊先生之藏书可供教学之用。其时,除随校南迁的学生外,新招就读的学生为数不多。

  • 标签: 无锡 1937年 专修学校 侵华日军 陈氏宗祠 自然环境
  • 简介:人类的历史反复证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重要的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这个民族的最根本特征,深深地刻在民族内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只要这种精神不灭,这个民族就算由于天灾人祸等各种原因暂时衰弱,但终究会靠着这种精神重新站立起来,向世界宣示自己的存在.

  • 标签: 精神 简说 天灾人祸 民族
  • 简介: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博物馆收藏有《桑园全图》碑刻一块,该碑刻原嵌在南海区西樵镇海舟村河神庙内,毁庙时曾被移作铺路石,故表面曾粘满石灰砂,也受到了一定的磨损。该碑为墨料石质,作长方形,高1.42米,宽0.83米,厚0.07米,右边缘及右下角

  • 标签: 《桑园围全图》 碑刻 马浚泉 邹伯奇 清朝
  • 简介:《魏书》载,北魏太武帝于太平真君七年(446)为保卫京都平城(大同),而修筑了名为“畿上塞”的长城。然由于史载不详,此长城在地面上一直难以找到相应实体遗存。而学术界则又对该长城位置有:A,位于平城北,B,位于平城南和C,环状包围平城等三种观点。笔者据多种资料及部分地面实体遗存,认定该长城之所以称“塞”,应是全封闭环状包围京都平城。

  • 标签: 畿上塞围 平城 环状包围
  • 简介:在“有村必有、无(有)不成村”的始兴县城乡,每座楼门楣的上方镶嵌一方石匾,形成了独具内涵的“门匾文化”。本文从门匾分类、门匾形态解析、门匾文化意涵等方面对始兴门匾进行解读,并对其源流进行初步的探讨。

  • 标签: 始兴 围楼 门匾 文化
  • 简介:道教为中国三大宗教之一,有着悠久历史。历代帝王的崇信,使得其在历史上异常活跃。至明朝,其两大派系之一的“正一道”盛行于梅州。此后直至民国时期,“正一道”一直是梅州地区道教的主流,且日趋世俗化和民间化。其道教哲学深深影响客家文化,并形成了富有道教特色的客家民俗。文化施及建筑,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客家龙屋这座富含地域文化的载体无不渗透着道教哲学思想。

  • 标签: 客家 围龙屋 道教
  • 简介:广东省广州大学城即将在绮丽的小谷岛破土兴建了。在这珠江广州河段的绿岛上,全部10条自然村和1个墟已按规划开始分批动员拆迁。13000多村民将分批移居别地。笔者拙文《小谷岛前尘录》(见《羊城今古)2002年第3期)从该岛的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等的过去和现状作了简述,但似意犹未尽。

  • 标签: 广东 小谷围岛 饮食文化 人文景观 制作材料
  • 简介:小谷是番禺管辖的一个岛,其风土人情同周边地区多如出一辙。但由于该岛独特的地理环境,又孕育出其独特的奇趣现象,兹选取其中一部分介绍如于。

  • 标签: 小谷围岛 民俗文化 拜魁星 拜石猪 打醮 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