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9 个结果
  • 简介:筒是一种青铜筒形物,现今考古出土的数量不多。其体型很小,某些筒内尚存放有少量封泥。从筒的器型大小和结构来看,其本身无法存放太多的封泥,因此筒并非一种实用型的储藏封泥的工具。但筒是青铜制作,说明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意义,推测其应为当时少数有收藏封泥嗜好的人制作的收藏工具。

  • 标签: 泥筩 封泥 汉墓
  • 简介:20世纪末,南京建成了与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并列的阅江楼,从此结束了六个多世纪以来有记无楼的历史。建造阅江楼的主要起因根据宋濂的名篇《阅江楼记》。宋濂是明初著名的政治化的文学家,一生勤于著述,据清代编纂的《宋学士集》所载有赋、颂、诏、诰、表、记、传、诗等共32卷,另有补编8卷。

  • 标签: 记分 《阅江楼记》 黄鹤楼 滕王阁 岳阳楼 宋濂
  • 简介:作为土和水合成的,是生活中最常见之物了,不过,此物虽常见,但却实实在在有误解之嫌。翻开报刊和词典,常见将“烂醉如泥”一词解释成一个人由于饮酒过量而醉得瘫成一团的样子——“烂醉如泥”中的“”成了“烂泥、稀泥”。

  • 标签: “泥” “烂醉如泥” 汉语 词汇
  • 简介:就目前资料而言,"筩"名称当来自1966年陕西省博物馆在西安征集的前凉升平十三年(369年)的"灵华紫阁服乘金错筩",为器物自名。无论从文献记载还是历史实际来看,均无法证明筩是"当时少数有收藏封泥嗜好的人制作的收藏工具"。筩为储藏封泥的用具应无疑议。

  • 标签: 泥筩 封泥 文具
  • 简介:在我国台湾省的西南部有一种奇特的自然景观,一座座火山成串分布或零星散落。火山口不时喷涌泥浆,同时伴随着一些天然气体。天然气喷发较多的火山,还可以点火引燃,随即成为名副其实的"火山"了。台湾火山的形成主要有三个特殊条件:第一是有泥岩层的分布,供应火山喷发泥浆的来源;第二是有天然气的外涌;第三是有断层裂隙通道,允许气体和泥浆的涌出。其中第一个是构成火山的特色条件,那是在很久以

  • 标签: 台湾泥火山 奇特台湾
  • 简介:1984年法国巴黎学术部门召开了中国西北伊斯兰教学术讨论会,美国哈佛大学费莱彻教授提交并演讲了《中国伊斯兰教苏非派源流考辨》论文。费莱彻教授遽尔逝世,由其弟子李普曼教授将其整理发表。20余年后,中国西北伊斯兰教学者,对费莱彻教授文章中一些考辨和提法提出不同的意见。这是一种文明内部的发言,弥足珍贵。正如马克思所说:"他们不能表述,他们只能被表述。"如今他们开始自我表述。张承志先生文章,对此有精辟的分析,本刊特予刊出。

  • 标签: 中国伊斯兰教 学术讨论会 中国西北 法国巴黎 自我表述 教授
  • 简介:窑子沟,位于内蒙古清水河县喇嘛湾乡东北,长约0.25公里,内有自北而南的小溪一条,它同由东北流来的甲浪沟相会后,称董家沟,继续流向西南穿过喇嘛湾注入黄河。白窑子遗址就分布在白窑子沟两旁的台地上,台地高于沟水数十米,以至近百米。它们被许多小沟分割成许多小块台地(地点),各小块台地的地层结构与地貌都不尽相同。大致是,沟掌诸台地,地势高而

  • 标签: 文化类型 喇嘛湾乡 篮纹 尖底瓶 内蒙古清水河县 半坡类型
  • 简介:咕咕是河南浚县民间对泥塑小玩具的俗称。它集中产于浚县黎阳镇杨圯屯村,相传隋末农民起义军瓦岗军与隋军在此地争夺黎阳仓(古时浚县称黎阳),瓦岗军首领李密手下有一员叫杨圯的大将在此屯兵,故村名叫杨圯屯。当时军中有一些会捏泥人的将士,为了纪念在战场上阵亡的将士和战马,便用当地的胶泥,捏一些泥人、马、螺号等以表思念之情,后来由于部队转移,一些伤、病、残人员便留下来在此成家立业。这一技艺就这样代代相传,继承下来,延续至今。

  • 标签: 泥咕咕 俗称 农民起义军 思念之情 浚县
  • 简介:<正>在沂蒙山区的苍山县兴明乡绽放着一枝绚丽的民间艺术之花,这就是小郭村的玩具。小郭玩具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深深地为当地群众所喜爱。每逢新春佳节,当地农民总要买些玩具和年画,美化居家环境,陈列玩赏,增加节日气氛和生活乐趣。小郭村的玩具,相传起源于清咸丰年间,至今已有一百三十多年历史,是本村78岁的老玩艺人李宪志的祖父从天津学来的。开始村里只有五六户人家学着做,后来几乎遍及全村。在旧社会,玩艺人都是穷人家为养家糊门,在农忙时就利用本地产的黄泥,经多次踩砸,模成型,晾干烘烧,到冬闲春节期间,就涂粉着色制成成品,在本地集市上出售。枣庄、临沂、徐州、新沂、连云港等地的客商都来贩卖,几乎传遍鲁南苏北,有的为多换些钱,还远到天津、南京、丹阳、开封、洛阳等地销售。

  • 标签: 玩具 表现手法 沂蒙山区 民间艺术 鲁南苏北 居家环境
  • 简介:20世纪术出版的《辞海》里,以戏剧导演资格收有“孙维世”词条.颇出乎我的意料。因为这位女性47年的情爱历程与收局。似乎比其导演戏刷的“成就”更为引人注目。

  • 标签: 《辞海》 20世纪 戏剧导演 孙维世
  • 简介:大明王朝开国之初,明太祖朱元璋为自己国家制订了对外国策:“与远迩相安无事。以共享太平之福。”主动遣使出国,与周边国家建立友好关系;到永乐时期,得到进一步的贯彻,并形成有明一代外交的辉煌阶段。南京浡国王墓,就是浡国麻那惹加那乃国王主动率领全家及陪臣150多人的代表团来访,于永乐六年八月乙未(公元1408年9月9日)抵南京,不幸于当年“十月乙亥朔忪元1408年10月19日)王卒,得年二十有八”。

  • 标签: 国王 友好关系 周边国家 永乐时期 明王朝 朱元璋
  • 简介:华夏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特有的笔、墨、纸、砚被称为“文房四宝”。“四宝”之中的砚又有“四大名砚”,即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临洮的洮砚、山西绛州的澄砚。因前三者皆为石质砚,唯澄砚为陶砚,所以澄砚是四大名砚之中的姣姣者,砚中极品。

  • 标签: 绛州澄泥砚 西汉 民间工艺 艺术风格
  • 简介:明王朝与浡国建立了亲密良好的关系,堪称明代对外关系的典范。明成祖永乐六年(1408年)八月,浡国王麻惹加那乃亲率王妃携子及弟妹、亲戚、陪臣等150余人来明王朝京城南京访问,名动中外,事载史籍。本文拟就其前因后果加以考辨,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 标签: 南京 对外关系 明王朝 明成祖 中外
  • 简介:青海境内的河湟地区,盛夏,山野里绿的是扬花吐穗的麦穗儿,蓝的是一片片盛开的胡麻花,黄的是蜂蝶缭绕的油菜花,一片片翡翠,一片片宝石,一片片金。远近的田地,既像彩色的五线谱,编织着梦的乐谱;又像天上彩虹落人间,光彩照人。

  • 标签: 四合院 农家 河湟地区 油菜花 五线谱
  • 简介:2008年5月12目,南京市雨花区文化局与江苏省郑和研究会联合举办“开明开放交流,友邻友好进步——纪念淳国王客逝中国600周年暨浮泥国王墓发现50周年”学术论坛.论坛在南京雨花区文莱风情园举行,由雨花区文化局于志珍局长主持.

  • 标签: 学术论坛 南京市 国王 中国 纪念 郑和研究
  • 简介:“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这首儿歌见证了几代人的记忆。至今,仍在启迪着无数孩子的童年。儿歌里面的小燕子,属于雀形目燕科属。

  • 标签: 旅游 旅游景点 风景名胜 自然景观
  • 简介:学者们关于殷墟青铜器铸造技术方面的研究已很深入,苏荣誉先生在其大作《二十世纪对先秦青铜礼器铸造技术的研究》中已做了详实的论述。21世纪以来,随着孝民屯村南及东南地铸铜遗址的发掘,殷墟出土了极其丰富的铸铜遗物,仅陶范就达10万余块,还有2千余块芯,2百余块陶模。

  • 标签: 殷墟 制作工艺 陶范 泥芯 铸造技术 青铜器
  • 简介:隰县小西天大雄宝殿内满布明末清初木骨质悬塑,悬塑群中塔柱、塔楼林立,金碧辉煌,堪称佛教彩塑艺术之瑰宝.山西古代建塔用材质地广泛,要有尽有,材尽所用,但唯独像小西天大雄宝殿内的悬塑塔还极为罕见,为塔中奇葩,独居一秀.殿内有14座木骨悬塑塔,分布于佛台金柱,佛像身后,两山墙脑椽间.塔外刷塗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配塑有佛像、菩萨、莲花童子、弟子、乐伎,置身于亭台楼塔间,塑造出了一个美好的佛界梦幻大千世界.

  • 标签: 隰县小西天 木骨泥悬塑塔 类型独特 形制结构
  • 简介:研究明代中叶蒙汉关系史,必然涉及到'叛人'赵。赵世代为晋人,居地不详,因不满明朝官府的腐败统治,秘密组织白莲教,进行反抗斗争。事被泄露后,为避官府缉拿,率众出塞,来到蒙古人民居住的古丰州板升(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带)之地,归附蒙古土默特部落首领俺答汗。从此,赵以板升为基地,教习俺答骑兵,掏城攻堡,并为其向导,频仍深入京畿腹地,野蛮地杀掠中原人民。同时,他

  • 标签:
  • 简介:将《全宋词》、《宋诗》、《宋文》三书进行对读研究,发现并归纳出七个方面的疏失:作家名号误;作家官名误;作家籍贯和地名误;作家生卒年限误;皇帝年号误;引用作家出处误;作品题目和内容误。然后对“七误”进行多方面的考证,确定其正确的形式,从而做好三书的规范工作。

  • 标签: 全宋词 全宋诗 全宋文 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