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先秦儒學已經吸收醫術理論闡述修齊治平的身心觀念,但比較偏重於治氣養心。自董仲舒提出“人副天數”的思想,漢儒借助戰國秦漢間以陰陽五行學説爲框架的宇宙觀和醫術等術知識,建構其道德原理和治國之術。特别是保存了大量方技思想的讖緯文獻,發展爲一套完整的道德、政治與醫術相結合的理論,顯示出漢儒重視治氣養性的思想傾向。讖緯文獻中還保存了豐富的上古醫學内容,可與《黄帝内經》、馬王堆出土醫書等互證,其儒學色彩也影響了東漢以後的醫術理論。

  • 标签: 治氣養性 讖緯 黄帝内經 元氣 性情 經絡
  • 简介:在2010年中华书局版的《诵帚词集·云巢诗存:附年谱、传略》中,有关刘永济发表在《学衡》77期上的《新甲词》25阕词之系年还存有疑义。《新甲词》是刘永济任教东北大学期间见证其行迹与心迹的一组作品,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通过考订这组词的创作背景,并梳理刘先生在东北大学期间的行迹、交游及其中显影的心迹,便可见出此一阶段不仅影响了他“音调危苦,气格沉雄,,的词风形成,更见出他学术精神的家国情怀。

  • 标签: 刘永济 《新甲词》 东北大学时期 心迹
  • 简介:光学谈当前修志仍要重视的几个问题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民族志指导组组长黄光学1993年9月17日在甘肃省临夏举行的中国民族志指导组第八次(扩大)会议结束时发表讲话。第一部分为“对《临夏州志》的看法和几条主要经验”,现将其第二部分“当前民族地方志仍...

  • 标签: 修志 中国民族志 州志 军事活动 专志 史志
  • 简介:为了解贵州赫章可乐遗址出土的一件金饰汉代铜镜的制作工艺和腐蚀特性,运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扫描电镜分析和ICP发射光谱分析等方法,对铜镜样品的相组织、微观形貌和化学元素组成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铜镜的相组织为铸态组织,中心部位有α+σ共析组织和共晶组织,边缘大部分为氧化物。铜镜正面锡含量高,铜和铅含量较低,有腐蚀坑,其元素成分有铜、锡、铅、铝、氧、硅和碳;镜背面三角凹陷区有碳酸盐物质。镜本体主要成分为氧、碳、锡、铜,凹陷区和凸楞边缘主要成分为金。镜断面处锈蚀产物为锡的氧化物及铜的氧化物或碳氧化物。铜在表面分布是中间部位高,两边低;锡相反;铅基本内外一致;硅是内部少,外部多。分析说明,仪器分析方法是了解出土铜镜制作工艺和腐蚀特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贵州可乐遗址 金饰青铜镜 仪器分析 金相显微镜 扫描电镜分析 ICP发射光谱分析
  • 简介:随着博物馆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文保行业中。文保行业开始借鉴冶金、地矿、医药及化工等行业的现代分析仪器。进行文物保护时首先要对文物进行分析和调查,全面了解文物的价值和病害。

  • 标签: 分析仪器 现代文 博物馆 文物保护事业 资源 知识经济
  • 简介:目前,对古代青铜器的真伪及时代鉴定没有一个科学的鉴定标准,仍仅靠专家的个人经验来判断。作者长期在山西博物院从事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经常利用现代科学仪器对青铜器进行检测分析,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料,发现这些古代青铜器在成分配比、锈蚀结构、铜锈成分及铸造特征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信息,从中归纳出了利用现代科学仪器鉴别古代青铜器(主要为汉代以前)与仿古青铜器的几种方法。

  • 标签: 古代青铜器 现代科学检测仪器 青铜器检测 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