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广义的望仙,指今南宁人民公园内的山。人大门后拾级而上,有镇宁炮台;往前走,为榕树坳;再前上坡顶,就到展览厅。这一带都属于望仙。狭义的望仙,指最高处的顶,旧时在此往北看,没有楼宇碍眼,天气晴朗时可以遥望罗秀山,看到寺中的香火、烟火上腾,遐想可以望见罗秀仙人——望仙由此得名。

  • 标签: 史话 诗文 展览厅 五公祠 后发展 秀山
  • 简介:本文讨论了近些年出版的《随州孔家汉墓简牍》中的岁篇、鸡篇,对“摄提格”、“单阏”与“隤牂”三个岁名提出了自己的考释意见,对《日书》鸡篇的释文重新作了订正。

  • 标签: 孔家坡简 释读 文字
  • 简介:<正>一、前言1972年冬,在湖北省襄阳县余岗公社(后改为伙牌公社)施大队北部的蔡山岗上,发现了一处战国墓地。基地中心南距襄阳市区约9公里,东距山湾东周墓地①约1公里。蔡是一座平面略呈椭圆形的低矮山岗。东与山湾土岗隔沟相望,西北为丘陵地带,东南为汉水的冲积平原,北山岗的山坡坡度平缓,为良好的农耕地。山岗最高处约高出附近地面30米,东西长约1.5公里,南北宽约0.6公里。墓葬主要发现于山岗的中部偏南的面上,较大的墓集中在中部偏西地势较高的地方。

  • 标签: 战国墓 图版 车马器 墓葬 湖北省 二层台
  • 简介:希夏邦马峰,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是唯一一座完全在中国西藏(聂拉木县)境内的8000米以上的高峰。希夏邦马南是国内著名的徒步线路,一路上风景优美,而且惊险刺激,喜欢徒步的我计划了很久,终于在网上约到了几位好友,一同徒步希夏邦马南。没想到,这次徒步的经历成了我一生中最难忘的回忆之一。在希夏邦马南山脚下的小镇聂拉木,联系好牦牛队后队伍就可以进山这么些年,国

  • 标签: 希夏邦马峰 聂拉木 喜马拉雅山中段 中国西藏 牦牛 经历
  • 简介:张连,生于1950年6月,山东曲阜人,大学文化,曲阜市政协副主席兼市委统战部部长,酷爱书法艺术。学书从《玄秘塔》《麻姑仙坛》入手,后又临二王行草,得力于孙过庭、赵孟等诸家。书风雅致洒脱,线条俊美奔放,为行家一致称道。

  • 标签: 书法艺术 洒脱 线条 优美 政协副主席 大学文化
  • 简介:门头沟区斋堂镇爨底下村,原名爨底下,现保存有70余套约500间清代四合院民居,布局严谨,建筑精良,是一片保留比较完整的古建筑群,故而被定为十二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这片古民居建筑群之所以能够保留下来,有许多历史上的客观原因,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应当归功于发生在这里的“南梁保卫战”。

  • 标签: 民居建筑群 古建筑群 中国 门头沟区 四合院 爨底下村
  • 简介:距织金县城北23公里处织金洞风景区所在地,操西部(川黔滇)方言织金土语的官寨乡小妥裸、桥上、屯上、平寨、大槽口、红岩等十数寨苗族,从来就有自己的传统花节日,每年阴历二月初十、十一两天,邻近数十里甚至百余里外的大方、黔西、纳雍、安顺、平坝、普定、清镇等县市、地区的苗民,身着艳丽的蜡染、刺绣节日盛装,背负

  • 标签: 苗族 邹家山 织金洞 风景区 阴历 传统节日
  • 简介:应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邀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类学系D.Clark教授、D.Etler,伊利若斯大学人类学系G.Pope教授,印第安娜大学人类学系K.Schick教授等一行8人,由卫奇先生陪同于1987年4月25日从内蒙古进入山西参观考察。他们在大同参观青瓷窑、朔县峙峪遗址之后,于5月313由忻州来到太原。

  • 标签: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百年诞辰 贾兰坡 山西 纪念 古脊椎动物
  • 简介:<正>自从黄红军提出《长坂古战场究竟在哪里》①后,李谦又撰文《长坂古战场应在荆门掇刀一带》②。石泉先生则认为长坂古战场的位置应在今宜城一带③。对于长坂古战场的地理位置,笔者也不揣浅陋,提出几点肤浅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 标签: 东汉末年 三国志 大清一统志 左传 江陵 荆州
  • 简介:南溪县长顺画像石棺清理简报颜灵1986年6月,距南溪县城4公里之城郊乡长顺的农民,在取土时发现古墓葬,内有石棺,南溪县文化馆立即进行了清理,现简报如下:南溪县长顺墓群,早年曾挖出画像石棺一具(现编号为南溪一号石棺),一直露置于地边。1986年6...

  • 标签: 画像石棺 南溪县 西王母 柿蒂 清理简报 戴面具者
  • 简介:<正>1972年春,宜昌地区第二期文物考占干部训练班在当阳县发掘刘家冢子东汉画像石墓①和考古调查②以后,还在窑湾陈家配合砖瓦厂取土进行过土坑墓葬的清理发掘。陈家墓葬是楚墓,由于训练班结束以后资料的辗转,部分线图、照片已丢失。陈家是沮河畔的一个楚国墓地,所发掘的墓葬尚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故将这批不够完整的墓葬资料报导如下。

  • 标签: 墓葬 清理简报 宜昌地区 画像石墓 研究价值 文物考古
  • 简介:<正>1986年10月初,禹州市文殊乡街村村民冯常有在责任田耕地时,发现一座砖室壁画墓。经报告上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由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和禹州市文管会对该墓进行了清理。清理工作自10月26日开始,于11月2日结束,期间得到了文殊乡政府的大力支持。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和结构该墓位于禹州城西部二十公里的文殊乡街村西,北距自沙宋墓约十二公里(图一)。

  • 标签: 壁画墓 禹州市 清理简报 墓葬形制 河南省 文物
  • 简介:巫山土城墓地位于重庆市巫山县旧县城原巫峡镇巫山中学校园内,2004年8—12月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巫山县文物管理所对该墓地进行了勘探发掘。共布5×5米探方92个,发掘面积2576平方米(包括扩方面积)。清理战国时期到东汉时期墓葬77座,晋代至清代墓葬9座,出土各类文物1000多件。本简报选择从战国到东汉时期保存比较好、内涵相对丰富典型的10座墓葬,进行归纳介绍。

  • 标签: 重庆 巫山 土城坡墓地 战国到东汉时期墓葬
  • 简介:本刊讯(李峰)作为吉县2005年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和县委、县政府要办的实事之一——壶口至克难景区公路目前路基工程已全线贯通,将进入全面道路铺油阶段。

  • 标签: 路基工程 贯通 公路 景区 壶口 重点工程建设项目
  • 简介:为研究滇西特别是古哀牢地区的古代铜器制作技术,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实验方法,对滇西云龙县头村出土的11件铜斧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云龙铜斧材质以Cu-Sn二元合金为主,另有Cu-SnAs三元合金。普遍存在硫化物夹杂,铸造与锻造两种制作技术并存,以锻造为主。11件样品中均进行过冷加工。本研究对认识古哀牢地区铜器制作技术与该地区青铜文化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云龙坡头 古哀牢 铜斧 合金 技术
  • 简介:通过对调研的襄城县湛北乡李村清代民居的介绍,详细论述了其组成、形态、特征及现状,对其价值和特色进行了初步分析。进而在保护方面提出建议和思考。

  • 标签: 襄城县 宋家民居 特征 保护
  • 简介:西遗址位于河南省灵宝市阳平镇西村西北,地处铸鼎原中部偏东,北距黄河约6公里,南约2.5公里即为小秦岭北。遗址坐落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的黄土塬上,海拔460米~472米。汇入黄河一级小支流沙河的夫夫河和灵湖河分别自遗址的东西两侧……

  • 标签: 发掘 遗址 简报
  • 简介:土遗址边加固不同于一般边加固是在于其文物属性。对于高陡濒临倾倒的边一般采取"去头补脚"的方式进行处理,而对于土遗址边须遵从原状保护的原则。土遗址边加固后演化过程具有独有的特征。为此,边的变形监测资料对分析边变形演化规律及边稳定性至关重要。采用南瑞大坝全自动变形监测仪对交河故城51-3亚区濒倾边加固后的变形进行实时监测,精度达0.01mm。通过对变形数据分析,阐明其变形行为特征,进而挖掘加固后边演化过程。研究表明,加固后边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具体表现为常态稳变和局部突变特性;变形可划分为明显的趋势性变形、周期震荡式变形和随机性变形。研究结论对于类似土遗址边加固效果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陡濒倾 土遗址边坡 变形行为 非线性 周期性 随机性
  • 简介:顾家墓地是湖北省第一次完整揭露的一处史前时代的基地,共发现墓葬237座,时代为大溪文化晚期到屈家岭文化时期(距今约5300年~4600年)。通过研究作者注意到:一定数量的多人二次合葬墓;60%左右的男性随葬有石钺,有的还同时随葬有骨镞,却没有见到石质生产工具用于随葬的情形;有的人可能是弓箭的受害者;可能存在猎头的现象。综合以上现象,以及与周围地区大致同时代的基地的对比,作者认为,部落冲突的现象在史前时代是确实存在的。而文化交叉地带的部落冲突又远远激烈于文化中心地带。

  • 标签: 部落 史前 墓地 发掘 大溪文化 屈家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