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萨拉曼卡国会”于1955年召开,这次会议主要讨论西班牙的电影现状,会议概述了西班牙电影的问题以及阻碍电影发展的因素,同时对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知识分子提出了要求,并努力为在极权政治下工作的电影工作者提供一种前进的方向。

  • 标签: 西班牙电影审查 电影批评 纪录电影
  • 简介:生活在维尔纽斯的小海茨1901年2月2日,正值维尔纽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在老城古城墙边一座二层居民楼内(梅若尼奥大街27号,Maironiogatve27),一个热爱音乐、但并不富裕的犹太人家庭出生了一个漂亮得像洋娃娃一样的男婴。虽然屋外天寒地冻,但孩子的降生像一缕宝贵的阳光普照了整个家庭,带来了不少温暖与希望。

  • 标签: 立陶宛 居民楼 古城墙 犹太人 家庭 阳光
  • 简介:朱利安·罗斯德是德国电影人和视频艺术家,他的作品经常以多屏幕影像装置的方式来体现多维度空间的叙事性,对影像语言的准确把握以及对声音细节的主观处理使他的作品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特征。罗斯德在影片的制作以及内容上进行深度思考,并进一步依据作品所要表达的时空背景或精神内涵,将叙事的剧情片借由设计过的录像空间装置来呈现,营造出特殊的观看氛围,挑战观众的感官体验。

  • 标签: 影像语言 罗斯 朱利 宣言 浪漫主义特征 精神内涵
  • 简介:普罗科耶夫是近代苏联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而《第七钢琴奏鸣曲》则是其在钢琴领域的巅峰之作,作品形式和内容俱佳,既展示出了普氏高超的创作技法,更表现出了其伟大的人文情怀。鉴于此,本文从普罗科耶夫的钢琴创作经历谈起,从曲式、旋律、节奏等多个方面对作品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

  • 标签: 普罗科菲耶夫 《第七钢琴奏鸣曲》 创作分析
  • 简介:著名艺术家黎光1968年出生于越南,10岁的时候搬至美国。1989年,黎光定本科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艺术工作室,1992年硕士毕业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摄影与相关媒体专业。他的作品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洛杉矶哈默博物馆、洛杉矶州立艺术博物馆、波兰艺术博物馆、纽约布朗克斯博物馆、以色列博物馆收藏。除艺术家的身份之外,黎光还是位于洛杉矶和胡志明市的越南艺术基金会(VNFA)的创始人之一,基金会致力于支持越南艺术家、促进越南与世界文化工作者间的艺术交流。黎光一直在挑战人们的记忆如何在当代生活的情境中被唤起;他以大幅尺寸的照片蒙太奇闻名,他将照片条与图像的挂毯编在一起,而这些作品主题都是关于越南战争。他的许多重要作品记录了第一次直升机战争中的幸存者不为人知的故事,艺术家利用艺术过程作为工具来审视、揭露这段历史,他将东方与西方文化、个人现实与虚拟现实融合。本期《当代美术家》采访黎光,一起探讨他的艺术创作,以及他对越南艺术市场的观点和看法。

  • 标签: 当代艺术 创作 技术 艺术市场
  • 简介:近日,永诺发布YN14mmF2.8镜头,采用9组12片光学结构,7片光圈叶片,最近对焦距离0.2米,最大放大倍率0.15倍,直流马达,尺寸86×105mm,重量780g,这是一款主打画质表现和大光圈自动对焦操作性能的镜头,同时拥有佳能和尼康卡口。超广角大光圈,壮阔风景纳其中永诺全新的YN14mmF2.8镜头,对角线视角约114度,无论是风景还是建筑,都能被囊括在画面之中。

  • 标签: 镜头 放大倍率 操作性能 光圈 对角线 风景
  • 简介:李斯特在作曲技术方面是一位具有预见性的、先知性的探索者。作为浪漫主义的作曲家,他的音乐创作不仅局限于有调性中心的创作技术,并且他还是作品标题明确以"无调性"命名而进行创作的第一人。文章正是针对李斯特《梅斯托圆舞曲》第四号"无调性小品曲"作品中,所呈现出的古典时期乐句写作范式与"无调性"处理糅合应用的这一现象,透视作曲家创作本源的同时,解析作曲家是如何在传统创作中得以创新发展的。

  • 标签: 古典时期 乐句写作范式 “无调性”处理 李斯特 “无调性小品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