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6 个结果
  • 简介:汪毓和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音乐理论家,他青少年时主要是在苏州度过的。苏州近代城市音乐文化的大环境以及爱好音乐的家庭氛围,对汪毓和先生最终选择专业音乐之路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20世纪40年代围绕苏州"艺声歌咏团"的一系列活动,成为他早年重要的音乐实践,因此,挖掘并整理这一段历史有助于对汪毓和先生的研究和学习。

  • 标签: 苏州 汪毓和 生平 音乐活动 苏州“艺声歌咏团”
  • 简介:旧社会的江湖上有段谚语:"杂技这一行,既不养老,也不养小。""程半仙"的晚年,就证明此话不谬。"程半仙"原名程书和,是享誉北京天桥的"狗熊程"第二代传人。他精通

  • 标签: 程半仙
  • 简介:<正>这些年,“贺岁片”的电影相当火爆。冯小刚拍的贺岁片总逗一个京片儿味的乐,着实创造了一个票房奇迹。数来数去,就那么几号人,葛优也就那么些头发,可是给人制造了这种高兴、瞎乐的氛围。很像小时候玩积

  • 标签: 电影评论 贺岁片 风格 冯小刚 观众需求
  • 简介:1930年,齐白石迁居北京已经10来年了。这10年是他茹苦含辛,进行“衰年变法”的10年,也是他绘画艺术大放异彩的10年。其时,接二连三的伪画无端地耗去了他不少的时间与精力,他,毕竟是71岁的老人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已经是风烛残年,还不得不同伪画作斗争。在5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他创作了数以万计的艺术珍品,伪画是随着他声誉的提高而出现的。“衰年变法”之后,白石的画风大变,独创了墨叶红花一派,而且,被称为“五绝”的他的草虫鱼虾之作,名震海内外。人说成名累,如今他尝到了成名之后被人托名伪作的连累。几年间,伪造他的假画不断地出现在街市上。这些假画手法极为巧妙,有的到了真假难辨的地步。于是,许多买画的人惟恐买到的是假画,便千方百计,持着画上门请白石鉴定。鉴定是真品后,有的人还不放心,担心后人说这是假画,常常请求老人在原画上题记“此余旧作,某某年重见记之”等等一类的话,才满意地走了。白石理解他们的心倩,不厌其烦地为来者辨识、题款、盖章,每一个月,这类事不下十几件。他在一个人买的一幅四开大册页的工笔草虫上题道:予之画从借山馆铁栅门所去者无伪作,世人无眼界,认为伪作,何也?又在一本花卉草虫册上题道:白石之画从来...

  • 标签: 巨资打假 花巨资 齐白石花
  • 简介:1930年,齐白石迁居北京已经10来年了。这10年是他茹苦含辛,进行“衰年变法”的10年,也是他绘画艺术大放异彩的10年。其时,接二连三的伪画无端地耗去了他不少的时间与精力,他,毕竟是71岁的老人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已经是风烛残年,还不得不同伪画作斗争。在5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他创作了数以万计的艺术珍品,伪画是随着他声誉的提高而出现的。“衰年变法”之后,白石的画风大变,独创了墨叶红花一派,而且,被称为“五绝”的他的草虫鱼虾之作,名震海内外。人说成名累,如今他尝到了成名之后被人托名伪作的连累。几年间,伪造他的假画不断地出现在街市上。这些假画手法极为巧妙,有的到了真假难辨的地步。于是,许多买画的人惟恐买到的是假画,便千方百计,持着画上门请白石鉴定。鉴定是真品后,有的人还不放心,担心后人说这是假画,常常请求老人在原画上题记“此余旧作,某某年重见记之”等等一类的话,才满意地走了。白石理解他们的心倩,不厌其烦地为来者辨识、题款、盖章,每一个月,这类事不下十几件。他在一个人买的一幅四开大册页的工笔草虫上题道:予之画从借山馆铁栅门所去者无伪作,世人无眼界,认为伪作,何也?又在一本花卉草虫册上题道:白石之画从来...

  • 标签: 齐白石 画家 绘画艺术 艺术创作 艺术作品 艺术市场
  • 简介:李斯特在他最后十五年的艺术生命中所创作的作品是独特的,不寻常的。这期间他创作了《旅行岁月》第三集(1867—1881),《圣诞树曲集》,《匈牙利历史肖象》七首(1870—1886);《匈牙利幻想曲》三首;《匈牙利狂想曲》四首。不容否认,这决不是普通的狂想曲;三首新的《梅菲斯特园舞曲》;几首零散的不熟悉的钢琴曲,如《灰云》、《不祥之星》、《告别》等等。这些乐曲给我们的印象好象是《匈牙

  • 标签: 李斯特 匈牙利狂想曲 晚年创作 旅游岁月 音乐爱好者 著名钢琴家
  • 简介:作为清初著名画家,王鑑的生平至今不详,本文考察了王鳢在晚明短暂的出仕经历与入清后的晚年心迹,进而指出,作为士大夫遗民,王镒的遗民心态与清初大部分遗民有异,即由对“入世”途径的儒业的环顾与绝望,转而用禅衣或道袍将真我伪装起来,使人不易觉察其内心的矛盾与苦痛。尤其对于晚年的王镒来说,既不能再以出身华胄而入世,唯有在行为方式上与文化遗民靠拢,藉此来缓解其罪臣孽子的负疚感。

  • 标签: 王鑑 出仕 晚节 遗民心理
  • 简介:黄宾虹的山水画是古典向现代转型的代表。笔者认为,黄宾虹在晚年变法中,对传统笔墨语言的总结与发展可谓空前,他表现山水的元气淋漓、浑厚华滋,天地造化之“内美”,趋于抽象的形式语言,与现代艺术倾向一致,将中国山水画推向一个更高的审美高度。无论在中国绘画史和对现代中国画的延续上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 标签: 黄宾虹 变法 晚年 中国山水画 水墨 现代转型
  • 简介:王義之自永和十一年(三五五)辞官后归隐剡东(今浙江省新昌境内)。本篇从山水佳胜、宗教信仰、身体因素等三方面论证了王義之晚年归隐剡东之原因。又据文献与地方志,论考了王義之居地与卒葬处——金庭观,实于到东之“罕岭”,而非今称“金庭”之地域。文中又叙述了王羲之于剡中之行踪。篇末附羲之墓葬几说。

  • 标签: 王義之 归隐 剡东 天师道 服食 水俣病
  • 简介:《少年时代》在整个12年的拍摄时间里,一度被许多人误以为是一部纪录片。但是在对其影片进行了解之后发现,这部影片所讲述的是一个完全虚构的故事。在所拍摄的这12年当中,导演坚持使用稳定的团队来进行拍摄,每年都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来进行拍摄。这是电影史上的一次创新,也是一种新的叙事方式。

  • 标签: 少年时代 电影史 梅森 拍摄时间 科幻电影 人物形象
  • 简介:2018年9月11日,评书大师单田芳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回首往昔,先生一生坎坷,却又乐观向上,尤其是在他的晚年。作为跟先生合作了24年的伙伴,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先生的晚年,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正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单田芳出生于1934年12月17日,按先生之前所说,家里本没计划让他进入曲艺行,而是去读大学。

  • 标签: 晚年 1934年 乐观向上 负责任
  • 简介:青少年的教育问题一直是家庭和学校的一件大事。影片试图通过一个老师、一个学生、一位家长来诠释其中的矛盾与纷争。人物刻画生动影片中的舞蹈老师——周阔,人物刻画生动,黑墨镜、黑手杖、镀银酒壶都是对人物个性化的突出,凸显人物性格。

  • 标签: 人物刻画 老师 学生 影片 青少年 舞蹈艺术
  • 简介:前几年,我为《上海戏剧》写过很多越剧老艺术家晚年生活的文章,从王杏花、尹桂芳、袁雪芬、傅全香、范瑞娟、徐玉兰到王文娟、金采风、戚雅仙、毕春芳等等,并且将它们列为“越剧人物剪影”编进《漫淡越剧大观园》一书。原来计划中就有写徐天红的篇章,因为徐天红既是“越剧十姐妹”之一,又是越剧老生演员中成名最早、影响很大的重要人物,在越剧艺术发展史上曾经起过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因为徐天红晚年多病,特别是她的眼病很严重,因此只能深居

  • 标签: 徐天红 戏剧工作者 越剧 戏剧事业 《齐天之红徐天红》
  • 简介:本文将黄庭坚在舟中观“长年荡桨,群丁拨棹”的形象描述进行历史复原,并置于北宋当时社会生活中进行考察,结合文献记载、图例、作品以及黄氏此一时段的书论依理序说,从构成原理、形式美感和风格特征等层面来展现“长年荡桨,群丁拨棹”所喻知的书学内涵。进一步印证黄庭坚从自然物理中所获得的力度美感和运动节律,通灵感悟为他草书紧駃曲涩、奇宕纵逸的审美价值观。

  • 标签: 黄庭坚 长年荡桨 群丁拨棹 形象喻知
  • 简介:本文是关于清初第一书画鉴藏家孙承泽晚年生活状态的研究。孙承泽晚年由于受到党争的影响,被迫致仕,退居京郊西山退谷,读书著述与书画玩赏成了他生活中的两大主题:以著述为首务,借读书著述来修复其因身仕二朝而受损的道德操守,重塑儒家人格理想:以书画为清伴,借书画玩赏来排遣山居的寂寞、怀念旧日的友人、疏导心中的郁结,潇洒送日月。

  • 标签: 孙承泽 贰臣 山居 人格重塑 书画玩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