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在开展招法教学活动中,长期要求学员坚持对书法经典的研凑与临摹,以此掌握书法的规律与书写技巧,进而提升学员的创作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赞誉,

  • 标签: 融汇 教学活动 培训中心 书写技巧 创作能力 教学效果
  • 简介:2011年1月18日,由香港卫视传媒集团、香港中华文化总会主办的以"传承中华文化融汇世界文明"为主题的香江文化论坛在香港香格里拉酒店召开。论坛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为宗旨,邀请了两岸四地专家学者近400人参加。论坛还举行了"十大文化创意项目"颁奖及香港卫视精品台战略签约仪式。

  • 标签: 中华文化 文化论坛 世界文明 香港 传承 融汇
  • 简介:一,民国家具的特点和价值民国家具是1912—1948年间制作的家具,至今已有60年至100年的历史了。清代中晚期,中西方文化大融合,西方文化以强大的势力进入中国沿海城市,传统的中式红木家具开始融入"欧式风",打破了传统红木家具的风格,形成极富特色的"民国风",即民国家具。民国家具特点:1、从分布面积来看,相比清代那种满地雕花的清代风格有所减弱。

  • 标签: 西方文化 沿海城市 官帽椅 洛可可式 植物纹样 罗汉床
  • 简介:19世纪至20世纪中期,欧洲珠宝、钟表等金属工艺的设计风格弥漫着一阵中国风,从皇室贵族到平民百姓,都将这种带有中国风的设计视为高贵的象征,并以拥戴此种风格的设计品为荣耀.本文通过对19世纪至20世纪中期欧洲的钟表、首饰等金属工艺设计的分析,解读中国元素在欧洲的发展脉络和历史地位,并探讨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 标签: 欧洲 钟表 首饰 中国元素
  • 简介:我国演剧史料中,真正具有专业特点,有创意性取向的舞美形象,大约始于20世纪30年代。此后,在演剧中舞美功能不断被发现和引深,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戏剧整体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 标签: 创作特点 融汇 精神 提取 专业特点 30年代
  • 简介:金铁霖先生的民族声乐教学体系,借鉴西洋唱法的美声因素,如腹式呼吸、低喉位发声等,创造性地融汇了西洋美声和民族声乐的方法,提出了母音发声训练、通道和支点、混合声、腔圆字正等观点,从而统一了共鸣声区,拓展了歌唱的能力,细化了歌唱的技巧,解决了字声统一的问题,创建了全通道歌唱与气息循环技术。

  • 标签: 金铁霖 民族声乐教学体系 美声因素 借鉴和融汇
  • 简介:本文针对徐振民的民歌主题随想曲《小路》进行音高材料的综合性分析研究。文章的前两个部分分别从调式材料和音高材料方面进行分析,探究作曲家是如何在作品中将民族化与非民族化的音乐语言加以融合。笔者还运用了兴德米特和声理论对作品中和弦的使用进行分类归纳,通过数据、和弦张力及紧张度的变化来具体地说明和弦之间的运动规律。第三个部分从音级集合理论的角度出发对各个音组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类,从而发现他们彼此之间的包含关系、互补关系和相似性关系。本文旨在透过多个角度来了解作曲家作品中现代作曲技法与传统材料的融合方式和特点。

  • 标签: 徐振民 《小路》 调式材料的色彩性对置 多调性思维 色彩性和弦 音高结构
  • 简介:2010年8月1日晚,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开幕式暨音乐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大会议厅隆重举行。世界音乐教育大会有“音乐教育领域的奥林匹克”之称,当晚的音乐会如同“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一样,大型多媒体音乐舞蹈晚会“五彩丝路”从内容到形式,都体现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东西方音乐文化交汇的主题。

  • 标签: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世界音乐教育 音乐会 融汇 碰撞 交流
  • 简介:<正>戏曲自上个世纪中叶,就开始改编西方戏剧的剧目。1942年10月,袁雪芬领衔的越剧团在上海大来剧场上演了根据莎士比亚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的《情天恨》。1936年,傅金香领导的越剧团在上海龙门大戏院演出了根据莎士比亚的

  • 标签: 中国戏曲 西方戏剧 越剧团 莎士比亚戏剧 袁雪芬 河南曲剧
  • 简介:<正>欧美著作的评介与苏俄体系的影响(1949—195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于本民族专业音乐教育的理论体系远未形成,于是,评介国外技术理论是学科建设的主渠道。这一时期,不少欧美音乐家的作曲技术理论著作被评介到中国。如保罗·兴德米特《传统和声学(简明教程)》(罗忠镕译),瓦尔特·辟斯顿《和声学》(丰陈宝译),乔治·韦治《键盘和声学》(汪培元、杨民望译),柏顿绍《和声与对位》(陆华柏译),勃克

  • 标签: 作曲技术理论 和声学教程 借鉴吸收 和声方法 理论体系 兴德米特
  • 简介:2006年全国歌舞、杂技主题晚会优秀剧目展演经过半个月角逐,于10月14日在广州落下帷幕。广州市杂技团推出的大型杂技剧《西游记》以精美巧妙、气势不凡的制作征服了评委和观众,荣获杂技类剧目一等奖。国家文化部艺术司司长于平,广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孔少琼,副市长李卓彬等出席了颁奖晚会。并为获奖单位颁奖。

  • 标签: 《西游记》 广州市 杂技 融汇 金牌 颁奖晚会
  • 简介:今年,我们将推出"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为主线的专题,这是一个磅礴而有趣的题目,因为可以说的太多了。这两年,上海也在全面重提"海派"的议题——一个每谈每新的议题。一年多前,上海就明确了"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打响城市文化品牌"的任务。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一脉相承,同时又是自成一体。打响上海文化城市品牌,三种文化不可或缺。

  • 标签: 城市文化品牌 海派文化 江南文化 上海文化 红色文化 城市品牌
  • 简介:刘再复在《读书》(2009.12)上刊登同题文章,文章提出了把文化划分为原形文化与伪形文化的观点,此观点是受到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一书的启迪。原形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原质原汁文化,即其民族的本真本然文化;伪形文化则是指丧失本真的已经变形变性变质的文化。每种民族文化在长期的历史风浪颠簸中都可能发生蜕变,考察文化时应当正视这一现象。应用原形、伪形文化区分的视角观察中国文化,我们会发现,

  • 标签: 民族文化 原形 《西方的没落》 《读书》 斯宾格勒 中国文化
  • 简介:《卧虎藏龙》和《刮痧》这两部电影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它们在运作方式上都有跨文化跨国界性质,导演的人生经历与文化结构也有点跨国界和跨文化,李安是在美国拿的电影学的硕士学位,《刮痧》的编剧和导演郑晓龙夫妇也在美国生活过几年。这两部电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比较严峻和棘手的问题,就是我们如何面对“全球化”倾向的问题。

  • 标签: 《卧虎藏龙》 导演 电影学 李安 编剧 人生经历
  • 简介:本课题尝试将辽宁文化放在辽代契丹历史文化和地理的大背景中进行审视和考察,目的是为了更全面、深入地认知理解辽沈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基本特征。在细致调查辽代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辽沈文化拓展的可行性措施,从而揭示整合利用这些资源在提升我省辽代文化知名度,促进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 标签: 辽宁 辽代文化认知 文化拓展
  • 简介:文化与城市发展和旅游开发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资源的开发在其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文化名城,并没有首都或中心城市的显要地位,但是仍然利用自己某些特有的因素来塑造一个整体的城市文化形象,拓展出一个独具特色的品牌。浙江绍兴既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中国江南著名的水乡,水是绍兴的文化灵魂之一。本文尝试从绍兴城市水文化资源的形成来探索一个城市背后的集体记忆,以及由此形成的城市文化精神和社会认同。然后,试述这种城市文化和社会认同,如何在现代的文化旅游产业中发挥作用,建立绍兴特有的文化形像和品牌。

  • 标签: 文化空间 文化资源 水文化旅游
  • 简介:文化味一家电视台近日邀了几位著名主持人谈“主持人的文化”。几位主持人几乎都承认,观众对他们在文化方面某些欠缺的批评中肯有益,但言语间也不时流露出不以为然和委屈。有的主持人说:“你说我们没文化,那你说说有文化是什么样子。”有的主持人呼吁观众以平常心对待...

  • 标签: 主持人 无文化 人的基本素质 “文化人” 万能博士 烹调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