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国在其原有特殊文明形态被西方入侵打破后,以输入——迫进的形式发展出的近代民族主义具有鲜明的特殊性。传统对外体系的逐渐崩溃,和救亡图存目标下对世界民族观念的建构是近代民族主义产生过程中的两大趋势;而在这一过程中,留学日本、八国联军侵华、中华民国成立及五四运动可谓四个发展的关键节点。本文拟就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产生过程进行梳理,并对这一过程中的两大趋势及其四个关键发展节点进行探究。

  • 标签: 近代中国 民族主义 对外体系
  • 简介:世界最珍贵的邮票之一——瑞典1857年错版印刷的“黄色3斯基林”孤品22日在瑞士日内瓦一场私人拍卖会上以高价拍出。

  • 标签: 19世纪 邮票 错版 瑞典 拍卖会 日内瓦
  • 简介:20中国文坛诞生了一个女性政论作家群,这是中国女权运动的发展和女性报刊大量出现二者互动的结果。这个群体主要由女权运动的领军人物和女性报刊的女编辑、女记者组成。女性政论有两大特点,即时代性和普适性。前者主要指女性政论的思想内容要服务于当时女权运动和国家建构的宣传需要,具有鲜明的批判精神和战斗色彩;后者主要指女性政论的艺术形式为适应女性传媒需求而产生的特点。

  • 标签: 20世纪初 女性政论 作家群 女性新文体
  • 简介:普希金笔下的达吉雅娜因忠于婚姻被誉为俄罗斯文学的女性典范,但她的忠贞是以“你一我一他”的三角关系为前提的。悬而未决的“出轨”难题在19俄罗斯文学中另外两位践行出轨的女性身上得以展开,即《大雷雨》中的卡捷琳娜和《安娜·卡列宁娜》中的安娜。此所谓19俄罗斯文学的“女性出轨”母题。本文分析了该母题的文化语境、主体诉求和典型模式一语句。对该母题的阐释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把握俄罗斯文学的规律性和民族性特征,更可为解读类似文学形象和情节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 标签: 俄罗斯文学 女性出轨 母题 达吉雅娜
  • 简介:2015年,瑞典文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白俄罗斯女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这在世界文坛重新引发了对非虚构写作的关注。阿列克谢耶维奇的获奖,意味着深度发掘历史、时代、社会和人性的非虚构写作,在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两方面都得到了高度承认。"非虚构"作为一种舶来的概念,

  • 标签: 深度发掘 瑞典文学院 阿列克谢 维奇 诺贝尔文学奖 载人航天
  • 简介:美国19的文学可谓其真正的文学,内容庞杂、丰富多样。这一时期的美国文学在题材、主题、人物和风格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和区别。本文先简述美国19时期的文学,然后阐述这一时期典型的清教题材小说及其他基督教题材小说。通过浅析部分小说,可以看出宗教主题的小说在19美国小说创作中的影响力。一、美国19文学概述美国,一个当之无愧的年轻国家,因为从1776年7月4日美利坚合众国成立至今它仅有二百四十

  • 标签: 清教 霍桑 《红字》 作品人物 北美殖民地 白奴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7-19
  • 简介:鲁迅强调科学小说而非政治小说乃,由此也预示着同时期小说创作在政治与文化两个层面上的启蒙意识是同样强烈的,作家们以小说的形式反映科技意识的觉醒与科学救国思想时

  • 标签: 中国文学 初中国 启蒙意识
  • 简介:王阳明是中国明代最有名的儒家,他的思想被看重是因为有其实践性与开放性。阳明去世之后,阳明学被传播到东亚各国,在日本得到长足的发展。在越南,由于很多客观与主观原因,王阳明的思想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20越南学者才关注与研究他的思想,如陈仲金、潘佩珠等。本文指出了20的越南学者对阳明思想研究的内容与特点。

  • 标签: 王阳明 陈仲金 潘佩珠 知行合一 至良知
  • 简介:现在人们多少将“作家”等同于“小说家”傅小平:十九卷长篇小说年编、二十卷散文随笔年编及七卷本中短篇小说年编的相继出版,读者大致可以藉此触摸到您立体而生动的精神形象.透过这些有着很大体量的作品,我的一个强烈感受是,您是有坚定价值观,有一贯的精神追求,且对此有充分阐释的作家.也因为此,当我试图从中找到一个入口,经由您关于文学、人生的既有思考再往里掘进时,我感觉是一次精神的历练和挑战.我首先想问的是,在您看来,某种恒定的价值观对于一个作家或写作者而言,有何特殊的重要性?您是否经历过思想危机,或怀疑过自己一贯持守的价值和信念?

  • 标签: 批判现实主义 19世纪 谈论 精神形象 中短篇小说 价值观
  • 简介:本文从后殖民批评视角出发,以库柏、麦尔维尔、马克。吐温等美国白人文学大师的作品为例,研究19美国白人文学中模式化的印第安形象,探讨白人文学家们如何以虚假的印第安形象取代印第安民族的真实存在,在文本中臆想印第安民族的必然消亡,并使白人对北美大陆的原住族印第安人的驱赶、杀戮和剥夺合法化。本文认为,美国白人文学经典中的印第安形象在印第安民族被消声与边缘化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是白人殖民主义话语的一个重要构成。

  • 标签: 印第安形象 美国白人文学经典 殖民主义话语
  • 简介:20第一个二十年(1900一1919)是中国女性文学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期,出现了许多新的可喜的文学现象,其中女性小说的成绩尤值得称道。中国女性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成就辉煌,但多为抒情性的诗词歌赋,而叙事性小说的出现则迟至19晚期。目前有文本可据的第一部女性小说是满族女作家顾太清(1799一1877)的《红楼梦影》(1877年出版),殊为珍贵。但在中国女性文学史上真正形成一个女性小说家群体,则是在20第一个二十年。在这个群体中,杨令茀是值得关注的一位小说家。杨令茀(1887—1978),字清如,近现代著名的画家、诗人,也是一位小说家。

  • 标签: 女性小说 20世纪 中国女性文学 银行 19世纪晚期 《红楼梦影》
  • 简介: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理论出发,通过对鲁迅白话小说《孔乙己》语言运用的话语分析,剖析了20中国社会语言生活的分层语体现象以及向"标准语—方言"逐渐过渡的趋势。

  • 标签: 鲁迅 孔乙己 话语 双言制
  • 简介:本文旨在对当下俄罗斯文化状况予以透析,将文学视为建立个人和社会纵向关联的独特文化密码载体予以考量。在回溯近现代居于文化中心地位的俄罗斯及苏联文学的重要社会价值及功能的基础上,深入思考趋于娱乐性,丧失历史坐标功能的当代俄罗斯文学的现状与发展远景。

  • 标签: 当代文学 俄罗斯民族思想 文学中心性 苏联神话体系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 简介:一、女性文学创作与童话英国女性文学创作兴起于18,到了19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女性小说家,女性文学开始受到广泛关注。简·奥斯丁,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安妮·勃朗特三姐妹,玛丽·雪莱等女性作家及其作品被逐步认可,这些女性作家通过其作品显著地拓展女性主体意识,给女性以智力和性格魅力上的肯定和赞扬,同时传达出确立女性独立的人格呼声。与此同时,在很多作品中,女性作为儿童最早最亲密的启蒙者,也逐渐成为童话故事的传播者。童话作为一个独立的门类,在当时正逐渐地进入人们的视野,也被巧妙地镶嵌在女性作家的内心世界,并在其相应的文学作品中得以完整地诠释。基于此,本文针对英国19女性文学创作中的童话策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对比研究,以求在厘清该时期女性文学创作与童话之间内在关系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女性文学创作者在特定历史时期采取的特定童话策略。

  • 标签: 女性文学创作 童话故事 19世纪 英国 文学作品 女性作家
  • 简介:1860年代的俄国知识界对莎士比亚的态度有了一个大转变,文学的巨人竞不如一双耐用的皮靴,个中缘由值得探究。本文立足文学论争史料,结合俄国社会思想史背景,详尽分析了莎翁在俄国那一历史时期的命运。

  • 标签: 莎士比亚与俄国 1860年代
  • 简介:19上半叶,当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文学思潮相继突奔涌动于欧洲文坛的时候,远在东方处于相对隔绝地理环境中的中国文学对欧罗巴土地上的喧闹浑然不觉。它依然我行我素地在传统艺术的矩阵中高蹈徜徉,孤立孑行。此时,清王朝乾嘉盛世的釉彩正一块块脱落,从浩如烟海的经史书卷中熟谙盛衰之机的封建士人,在山雨欲来风声鹤唳之中,嗅到了变局在即的气息。

  • 标签: 文学思潮 文学世界 中国文学 中国近代文学 文学走向 乾嘉
  • 简介: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回顾人类文明的进步史.每一步都离不开创新。音乐也是一样.从西方音乐几百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创新变革无处不在,它一直是西方音乐发展的巨大动力。但是到了20,随着时代的进步,新音乐的出现,创新变为不单单是继承发展.更多的是推翻传统,颠覆性的革新。那么,创新的问题也随即出现,我们不禁要思考:音乐本身的意义是什么?音乐创新的目的又是什么?我们就从20的两个有代表性的作曲家勋伯格和格什温的音乐创作谈起。

  • 标签: 音乐创新 勋伯格 格什温 创作风格 人类社会发展 西方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