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我的村庄三面环山,一条河流从缺口的部分绕过去,孱孱弱弱,眼看快要走出村庄的时候却又不忍回望一眼,拐过腰身,在村庄的脚踝又勒上了一道水印,明晃晃的,村里人说,这是村庄的福气。我就在这福气氤氲的村庄里,走过了我的童年时光。而那条将村庄一分为二南北走向的村巷,珠串起了村庄史册里明灭闪烁的时光碎片。一村巷狭长,从南向北,抑或从北向南,贯穿村庄南北,柳荫夹道。清明过后,杨柳枝条婆婆娑娑垂吊下来,

  • 标签: 珠串 夜阑人静 就这样 道水 兄弟二人 子里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7-01
  • 简介:的东汉士人,这些士人可以被称之为具有高节清行,在东汉士人看来

  • 标签: 士人隐逸 隐逸情结
  • 简介:写下这个标题便思绪如潮,这可是一个大题目,可写成一本专书,而且这类谈论中国隐士与文化的书已是汗牛充栋,不可枚数。笔者在此不想做全面梳理,只叙说如今这“夜航船”上的七诗人,他们是如何在“隐逸与漫游”这条江南古典诗人曾经历的道路上生活并写作的。诗人庞培说过:“我不仅仅是在地理上漫游江南,也是在精神上漫游江南。”此话一语双关,

  • 标签: 古典诗人 漫游 江南 隐逸 一语双关 成一
  • 简介:<正>一、杜甫诗歌中的隐逸思想杜甫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走的是积极入世的道路,在他不能实现人生理想和政治报复的时候,就希望能够将自己的理想在虚拟的世界中去实现。特别是杜甫会和与李白、长安10年期间等,世俗在不断地影响着他,在这几个阶段内,他更加希望过一种隐逸的生活。冯至指出:杜

  • 标签: 杜甫诗歌 冯至 人生理想 隐逸思想 霜根 儒家思想
  • 简介:五味杂陈的中年倏忽将过。黄土汹涌,眼睁睁已漫至胸际。随着两鬓飞霜,前额日显空旷,脑袋和目光也越来越多地被扭向身后。这里的“被扭向身后”,意指受控于某种无意识的力量;这种力量通常被称为“回忆”,但也可以更积极、主动一些,谓之“生命的反向追寻”。诗人们肯定更倾向于后一种说法。对他们来说,一边任凭“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的悲风在心中盘旋,一边想象史蒂文斯的钻石在不远处烨烨闪光,未尝不是另一种倜傥风流或危险的平衡。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子川诗集《虚拟的往事》让我更多感受到的,就是混合着些微苦涩的清明与冲淡平和。

  • 标签: 虚拟 诗集 诗学 隐逸 水深 史蒂文斯
  • 简介:薛绍徽(1866-1911)是晚清福建女诗人,曾得到姚华、严复、陈衍、陈宝琛、林纾等学界名流的赞誉。她的诗词文造诣颇深,陈衍的《石遗室诗话》赞曰:“好学淹博,日拥百城,益以善病,足迹罕出户外。撰述甚富,诗词骈体文裒然。”(陈衍《石遗室诗话》卷十五)薛绍徽是典型的闺秀诗人,并不以激进思想附和时代主题。然而,在近代中国新旧嬗变的过程中,薛绍徽的文化心态和文学创作却折射出保守阵营的价值选择。

  • 标签: 薛绍徽 女诗人 诗词 晚清 隐逸 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