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在中国刚刚开启现代性历程的20世纪之初,鲁迅就在《文化偏至论》中提出了“立人”以“立国”的现代性构想,“立人”是这个构想的逻辑基点[1]。“立人”以个体为中心,强调摆脱对他者的依赖,同时拒绝为他者牺牲。敏锐地抓住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个体与群体关系上过度压抑个体、

  • 标签: 中国现代文学 “立人” 家庭叙事 鲁迅 《文化偏至论》 中国传统文化
  • 简介:伊恩·麦克尤恩是当代英国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其早期小说中蕴含的“成长”主题,表现出作家对父母与孩子乃至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探讨。在未成年人通往成人世界的艰难历程中,“家庭”代表着秩序与规范。然而,成长的道路注定布满荆棘,家庭的扭曲失衡、父母的缺失变形直接影响着未成年人自我身份的确立。在这种境况下,个体逐渐丧失自我,陷入成长的困惑与迷雾中。

  • 标签: 早期小说 家庭 变形 麦克 “成长” 未成年人
  • 简介:在《饥饿阶级的诅咒》、《被埋葬的孩子》、《真正的西部》等三部以美国中西部为背景的家庭剧中,山姆·谢泼德运用游子回乡的母题,演绎了当代美国失常的家庭伦理,并由此揭示了美国西部神话的虚妄。在三部家庭剧中,谢泼德把矛头直接指向美国西部作为帝国神话和花园神话的象征。

  • 标签: 山姆·谢泼德 家庭剧 回乡母题 西部神话
  • 简介:在这个男性占据优势的电影圈中,有一位成就卓越的女性,那就是许鞍华。她以敏锐的女性视角和一贯的人文情怀讲述了一段段平静而又充满现实感的故事。对于女性题材的关注和女性形象的刻画,许鞍华更是有自己独特的视角与内涵,《女人,四十》作为许鞍华电影生涯的分水岭,以细腻的镜头刻画出一位在社会、家庭、两性关系中奋力挣扎生活的中年女性阿娥,展现了导演本身对女性主体意识的强调。

  • 标签: 《女人 四十》女性许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