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1988年至1992年我曾生活工作在南京,其间,我写过一些有关南京的诗。后来,二十多年里,我仍然总是不断地会在诗中写到南京……2017年国庆中秋,我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于奎潮(诗人马铃薯兄弟)的邀请,来南京先锋书店签名售书《惟有旧日子带给我们幸福》,期间与南京的朋友们谈起我写的南京之诗,

  • 标签: 南京 组诗 文艺出版社 副总编辑 签名售书 马铃薯
  • 简介:"城门城门有多高,三十六丈高,骑花马,带把刀,走进城门瞧一瞧。"这首南京童谣,说的就是环绕南京城的明城墙。屹立在这座大都市里的城墙,早已不是冷兵器时代抵挡兵火的墙,而是多少游人探寻的一道寻常风景。它用沉稳的臂弯圈着城市人沉沉的睡梦,不去触摸它,不会注意到那发黄的青苔经历了多少风雨的冲刷,泛出旧时光的暗黄色以及记忆的厚度。

  • 标签: 南京 厚重 冷兵器时代 明城墙 城门 大都市
  • 简介:摘要《白鹿原》着眼于陕西关中渭河平原五十年历史变迁,描绘出一幅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画卷,被誉为“世纪中国的史诗”。而这些都离不开小说中大量方言土语的使用,《白鹿原》实际使用的方言词多达180多个,仿佛一部关中方言的活字典。袁家骅认为“方言口语忠实地保存了古词的音义。”本文主要通过语音、来源分析、释义来对其进行分析,其中本文的语音采用国际音标,来源及本字的分析主要借助字书、文献。

  • 标签: 《白鹿原》 方言词汇 动词 释义 来源
  • 简介:在汉藏语系语言里,量词是非常活跃的一个词类,方言量词也是如此。方言量词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已经涉及到方言量词的方方面面,本文研究的重点主要放在湖北黄石的方言的量词在汉语方言词语调查条目表中的不同之处。

  • 标签: 黄石方言 汉语方言调查条目表 量词
  • 简介:在江苏的苏中地区,那里有好多的方言深深地烙印着苏州一带吴文化的印记。吴文化对于苏中方言的最大影响应该说是来源于明初的“洪武赶散”。

  • 标签: 苏中地区 吴文化 方言
  • 简介:维吾尔语和田方言包括新疆最南部的和田、墨玉、洛浦、皮山、策勒、民丰、于田等七个县以外还包括东南部的且末县和若羌县的部分地区。本文对维吾尔语和田方言中的语音特点和音变现象进行分析,使用实例揭示了和田方言的语音特点。

  • 标签: 标准维吾尔语 和田方言 元音 辅音
  • 简介:社会的发展使语言的社会性及其社会共同性越来越明显,而方言作为一种语言的地域变体,有着很强的社会性及文学效果。作为对社会生活及其现实的特殊表达方式的文学作品通过恰当利用方言达到了一定的效果,这点在中国文学作品和美国文学作品中都有很好的体现。

  • 标签: 方言 地域变体 文学作品
  • 简介:秦淮灯会是江苏省南京市的民俗文化活动.自古流传至今,又称“金陵灯会”“夫子庙灯会”。每年的春节至元宵节期间,秦淮灯会如期举行,它是南京地区历代百姓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有着“秦淮灯彩甲天下”“天下第一灯会”的美誉,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民俗灯会活动。

  • 标签: 民俗文化 南京市 灯会 意义 现代
  • 简介:据史料记载,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的移民外迁至19世纪中叶已蔚然成风,到20世纪中叶,粤籍海外华侨已近700万,占全国侨民总数的70%,而随着全球流散时代到来,这一比例在70年后的今天略有下降,散居世界的粤籍华侨华人有3000多万,是全国首屈一指的侨乡。自改革开放以来,华侨华人既在金融、贸易等领域为广东创造体量巨大的外资,也为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文化内涵 华人作家 书写 方言 语言 19世纪中叶
  • 简介:摘要21世纪以来我国的义务教育音乐课要求以弘扬民族音乐,树立多元文化为目标,培养新一代的民族文化意识。本文从理解音乐文化的语境入手。并从现行的音乐政策出发,分析了地方音乐进入课堂的现状,点明方言唱词进入课堂的主题。以安徽地区的音乐教材,以及方言区划。对其如何具体实行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 标签: 地方音乐文化 传承 方言唱词
  • 简介: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倚仗坦克大炮长驱而入古城南京。其后六周之内,日军将人类的兽性极致发挥,机枪和屠刀朝向无辜市民和被俘官兵。历史是书写过去的最佳方式之一,对于如此惨痛的一次人类浩劫,后来人给予文学叙写也应是必要,即使这叙写可能只是出于一个人或一群人的最起码的义务、最基础的感情。从张纯如到严歌苓、哈金和郑洪,境外华人作家南京大屠杀相关叙事接续而来。

  • 标签: 南京大屠杀 新移民文学 叙事 视域 复魅 祛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