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0 个结果
  • 简介:在距俄罗斯科泽利斯克市2公里的地方,伫立着一座古老的修道院——奥普塔修道院。该修道院始建于14世纪,是俄罗斯著名的东正教修圣地。历史上有许多俄罗斯文化名人曾来这里游览

  • 标签: 东正教隐 修士维诺 夫汉学
  • 简介:”字除同“大”读外有两读。读时,用为名词,指成年男子,如“一不耕,或受之饥”(贾谊《论积贮疏》);又指女子的配偶,如“于是夫负妻戴”(《庄子·让王》)。读时,用为代词或语气词。作代词者如“则二人者,鲁国社稷之臣也”(《左传·成公十六年》),相...

  • 标签: 《左传》 “夫” 郑庄公 双音词 中学教材 指示代词
  • 简介:摘要《马尔菲公爵夫人》虽然是一部悲剧,但剧中有许多场景是滑稽且具有讽刺意义的。通过分析朱莉娅(Julia)的求爱、红衣主教(Cardinal)的死及弗迪南德(Ferdinand)的变狼妄想症三个场景,本文认为这些讽刺场景更好地衬托了整场悲剧。

  • 标签:
  • 简介:В.И.切尔内绍在俄语科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影响。由于他的突出贡献,这位仅受过中等教育的学者得到了很高的荣誉,成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1886年В.И.切尔内绍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多年担任乡村教师,以后又到县城学校任教。早在那些年代里,他就开始对语言现象进行观察,作了一系列笔记并对方言与标准语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思考。在县城任教期间В.И.切尔内绍认真研究

  • 标签: 切尔内绍夫 苏联科学院 彼得格勒 乡村教师 列宁奖金 普斯科夫
  • 简介:<正>"逻辑辞格是这样一类辞格,它们从表面上看,都是逻辑所不能容许的;然而实际上又都合乎逻辑.这些辞格的逻辑隐藏在艺术表达的背后,所以称它们为逻辑辞格。"(陈宗明《逻辑的辞格和辞格的逻辑》)混杂愉(mixedmetaphor)就是逻辑辞格的一种表现。它以定心结构为表现形式,定语和中心语分别否定和肯定同一个对象,这互相矛盾的两部分构成一个表面上违反不矛盾律(A不是非A)的组合,因而不能按字面意思去理解中心语所指的人或事物,它只是暗示一种比喻的意思。因为这种意思是通过否定和肯定相混杂的形式表达出来的,所以称之为混杂隐喻。

  • 标签: 混杂隐喻 辞格混杂 逻辑辞格
  • 简介:米哈伊尔·阿法纳西耶维奇·布尔加科(Михаил Афанасьевич Булгаков,1891-1940)是二十世纪俄罗斯伟大的小说家和剧作家。他一生经历坎坷,命运多舛。他的小说和剧本在生前大多遭到被禁止出版和上演的命运。

  • 标签: 布尔加科夫 创作 二十世纪 小说家 剧作家 俄罗斯
  • 简介:慎氏,出生于毗陵(今江苏常州市)一个读书人的家庭,嫁蕲春(今属湖北)严灌为妻。结婚后因没有为严家生下一个儿子,被休。慎氏如果回娘家,当然是坐船顺长江东下为便。所走的路线是:蕲春(湖北)——德安(江西)——芜湖(安徽)——南京(江苏)——常州。德安境内有一座

  • 标签: 家庭 芜湖 江东 江苏常州 丈夫 湖北
  • 简介:法国现代作家马尔罗(AndréMalraux,1901--1976)是20世纪文坛的传奇人物。上世纪30年代,他作为“左派斗士”,曾去苏联访问。在西班牙内战期间.曾率飞行中队抗击佛朗哥的法西斯政府军。“二战”期间,他是著名的“阿尔萨斯一洛林旅”的指挥官,抗击德国占领军。有传记作家称,“马尔罗的生平就是他的代表作”。

  • 标签: 马尔罗 中国革命 文学化 西班牙内战 现代作家 传奇人物
  • 简介:MгиMO是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MOCKOBCKийгocyдapcTBeHHbIйиHCTиTyTMeждyHapoдHbIxOTHOшeHий)的简称,是俄罗斯外交部直属的高等学校。它创建于1944年,是在莫斯科大学国际关系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过60年的发展,以前只有国际、经济、法律三个系的“国关”,

  • 标签: 拉弗罗夫 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 外交部长 俄语 背景知识
  • 简介:鲍里斯·瓦连京诺维奇·谢尔巴科(БорисВалентиновичЩербаков,1916-1995)是当代俄罗斯老一辈优秀画家,少年时就迷恋静物画,艺术创作受17世纪荷兰绘画影响巨大。他说,“我力求追寻先辈的足迹,为此收集了一系列荷兰传统静物画,旨在弄清这些画家运用什么方法获得了几乎不可能取得的成就,为什么他们的画作直至今日仍魅力不减……”

  • 标签: 《水果》 绘画影响 17世纪 艺术创作 静物画 俄罗斯
  • 简介:文章从历史语言学和人类语言学的角度对苗瑶语中"丈夫"和"妻子"这两个亲属称谓的源流进行考察。发现在现代苗瑶语中承载"妻子"义和"丈夫"义的形式具有多源性、兼载性和共存性特点,进而认为在原始苗瑶语时期尚无现代意义上的"妻子"和"丈夫"概念。随着苗瑶民族及其各个支系分开了,他们各自的社会发展方向和程度存在差异,加之所接触的族群不同,致使各自的婚姻形态和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与之相应,亲属称谓系统也发生了变化。文章通过分析认为,是社会因素与语用因素一起导致了承载"妻子"义和"丈夫"义的形式产生了以上的特点。

  • 标签: 苗瑶语 语源 亲属称谓 “妻子” “丈夫”
  • 简介:莱蒙托诗歌《帆》赏析黄玫莱蒙托是俄国继普希金之后又一位伟大的诗人,别林斯基称其为“俄国的天才”。诗人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帆》就是这样有影响力的佳作之一。虽然这首诗创作于19世纪30年代,但久远的年代和陌生的创作背景都无法阻碍今天的...

  • 标签: 莱蒙托夫 《帆》 诗歌创作 轧轧作响 进步知识分子 艺术魅力
  • 简介: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在1980年代指出:“作文教学是‘老大难’的‘老大难’。……我想,这也许跟对待作文这件事有些不对头的看法有关系。不大对头的看法必然导致教学中不太合适的做法。看法不对头,教学的做法不太合适,训练的效果自然就不会很好,久而久之,成了‘老大难’。”我们认为,主要是对写作知识的看法不对头,只重视外显知识,而忽视缄默知识,相应地,教学中的做法不太合适,即只重外显学习,而忽视内学习。

  • 标签: 写作教学 缄默知识 内隐学习 作文教学 语文教育家 80年代
  • 简介:哥德巴赫(1690-1764)是德国数学家,出生于格奥尼格斯别尔格(现名加里宁城),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学习;原学法学,由于在欧洲各国访问期间结识了贝努利家族,所以对数学研究产生了兴趣;1725年到俄国,同年被选为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25年-1740年担任彼得堡科学院会议秘书;1742年移居莫斯科,并在俄国外交部任职。1729年到1764年,哥德巴赫与欧拉保持了长达35年的书信往来。

  • 标签: 德国数学 欧拉 科学院院士 兴趣 家族 欧洲
  • 简介:《说文》是中国语言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著作。历代均有研究。但由于资料欠缺.唐以前的研究暂告阙如。梁顾野王编写《玉篇》·大量引用《说文》.且对其训释作了补充书证、补充注释、沟通古今字同源字等工作。某些注释与清代《说文》学泰斗段玉裁相比也毫不逊色.理应在《说文》研究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 标签: 《说文》学 《玉篇》 中国语言学 段玉裁 同源字 古今字
  • 简介:《左传·公元年》地名考释二则荆贵生一、释“郑武公娶于申”之“申”关于申,晋人杜预《注》:“申国,今南阳宛(yun)县。”①所谓“今”,为晋代;所谓“南阳”,为南阳郡,《汉书·地理志》记载:“宛,申伯国,有屈申城。”②宛县在什么地方?《辞海·地理分册...

  • 标签: 地名考释 公元年 《左传》 历史地理 孔颖达 河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