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现代汉语词汇研究中,词的色彩意义研究环节较为薄弱,其中,对虚词色彩意义研究的忽视或排斥尤为突出。本文试运用词汇学理论对虚词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地方色彩、时代色彩等色彩意义进行探析。

  • 标签: 词汇 虚词 色彩意义
  • 简介:文章考察发现,南宋《会稽志》和《宾退录》中均明确记载“通判为(曰)倅”,古代文献中有大量“倅”表示“通判”的语言事实,历代职官辞典及类书中也记载“倅”为“通判”之别名,但现代通行的权威辞书却没有收录“倅”之“通判”这一义项。基于此,文章建议权威辞书能够根据史实订补“倅”之“通判”,以使“倅”之义项更加全面、读者理解文献更加准确。

  • 标签: 通判 辞书释义
  • 简介:张徽(2016)《试说“帐下”有“厨房”》(以下简称张文)认为六朝文献中“帐下”一词,除了常见的表示营帐中或幕府中以及将帅部下等意义之外,还可指厨房。对此,我们不敢苟同,略陈鄙见如下,以就正于诸方家。

  • 标签: 厨房 辨正 简称
  • 简介:语言交际表义方式有两种:直表达与蕴含表达。蕴含表达是将想要表达的意思"包含"于另一个字面完全不同的句子之中体现出来,这就是非字面表达。非字面表达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要从理论上说明这种表达如何实现曲折地表达说话主体的意向:如果表达的不是以自己实际要表达的对象本身作为所表达出来的,而是用同对象及其行为有关时空、历史、因果、条件、发展等因素做出描述,与对象建立"曲折"的关系,以进行推论、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因而获得意义,这种表达就是这一意义的非字面表达。非字面表达式具有系统性,包含三个子系统:含义表达、词义变异的修辞表达和词义变的惯用语的表达;它有四个特性:异质性、生成性、关系性以及历史性。非字面表达这样的运用需要利用含意思维,并要求使用者要对对象表达的本体论事实做出本体论承诺。

  • 标签: 非字面义表达 异质性、生成性、关系性、历史性 含意思维 本体论事实 本体论承诺
  • 简介:摘要在汉语表达中很多词语字面意思虽然是在谈论饮食文化,其实却有另外一重意思。这确实是个很有趣的现象。本文从表达吃的内容(吃什么)、吃的方式(怎么吃)、吃的工具(用什么吃)、吃的怎么样(食物的味道)为主要内容收集词语,具体分析这些词语在汉语表达中的色彩以及为什么会有这些色彩

  • 标签: 饮食词语 汉语表达 转义 色彩义
  • 简介:摘要本文基于认知语法的百科知识语义观和自主/依存联结理论,提出“称说”的双及物构式可以通过自主/依存成分的联结实现给予意。自主成分之间也存在语义关系的结合,其结合能够进一步说明“称说”双及物构式中的类名词和专有名词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进入构式的。

  • 标签: 百科观 自主/依存联结 &ldquo 称说&rdquo 双及物构式
  • 简介:笔者从认知语言学视角结合意象图式对“have+-en”构式进行剖析,指出:“have+-en”构式兼具状态现在时、习惯性现在时、瞬间现在时、结果、存在以及持续六大语义特征。该构式在表达持续时,中心动词须为持续动词,其他情况下也可为非持续动词。“have+-en”构式存在具体例示在不同语境下可以进行结果、存在与持续间的转换。结果与瞬间现在时、存在与习惯性现在时、持续与状态现在时的结合分别为建构该构式的意象图式提供了基础。“have+-en”构式的意象图式刻画加深了该语法构式的理解并对教学有一定启示。

  • 标签: “have+-en”构式 意象图式 构式义 现时关联
  • 简介:摘要“看的方式”的语义场可以归为同义语义场。通过素分析的方法,并写出每个词的基本义的素表达式,来分析该语义场内的词之间的异同。词不仅有理性意义还有感性意义,通过感性意义能更好的区别和运用同义词。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