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外侧修复上肢软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9例上肢软组织缺损患者行外侧修复创面制定护理计划,进行优质护理。结论本组89例病例经过精心的护理全部成活,其中1例术后l2小时及时发现血管危象经及时处理,创面愈合,一般取自同侧肢体,均获得满意疗效。

  • 标签: 软组织缺损 股前外侧皮瓣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跗外侧转移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收诊的34例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均予以跗外侧转移修复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34例患者,经跗外侧转移修复,均成活,成活率100%(34/34),且血运良好。一方面,受区外形基本满意,不用二次整形,且色泽十分逼真,外形不会显得臃肿,手部触觉与痛觉恢复正常。另一方面,供区创面愈合好,均呈Ⅰ期愈合,仅5例可见遗留色素沉着,未见痛性瘢痕,对正常行走无影响。结论跗外侧转移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疗效佳,值得推广。

  • 标签: 跗外侧皮瓣 转移修复 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应用臀部随意治疗骶尾部褥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局部随意旋转修复骶尾部褥疮11例,单侧旋转9例,双侧旋转2例,范围(5.0×6.O)一(8.O×12.O)cm,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结果本组11例局部随意旋转全部成活,质地柔软,外形满意。2例存在轻度感染,局部换药2—3周后伤口也顺利闭合。经3个月~3年随访(平均15个月),臀部外形满意没有发生伤口裂开与褥疮复发。结论局部随意手术操作简单、血运丰富、抗感染能力强、是修复骶部褥疮效果较好的一种方法。治疗骶尾部褥疮可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皮瓣 移植 褥疮
  • 简介:一个仅仅读过四年小学的蔬菜小贩,一部正规出版的20万字日记体新书。北京宣武门附近的广安天陶莱市场的菜贩姚启中,与这部书之间是作者与作品的关系。那么,一个普通莱贩为何要“跨界”写书呢?一切源于姚启中的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就是:要给自己的孩子留下一点财富。这个财富,不是金银珠宝,不是豪华房舍,而是一笔精神宝藏——他要通过写书,向孩子讲述其人生的酸甜苦辣。然而,实现梦想的道路无比艰辛,起码有三道坎儿从一开始就横亘在他的面前。

  • 标签: 成功 日记体 宣武门 梦想 写书 财富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人体腓动脉穿支解剖为腓动脉穿支的临床治疗应用提供基础。研究方式 使用20例新鲜的成人尸体小腿标本,借助红色乳胶灌注方式,分别观察、记录腓动脉的穿支数目、分布及其走行和类型。研究结果 本次研究所用的20例成人尸体小腿标本共计出现72个穿支,每侧分布有4.5支,分布于小腿外侧的近端穿支呈现出多源性特征。小腿外侧近段、中远段的穿支类型分别以比目鱼鱼肌肌穿支、长屈肌及肌间隙穿支为主。研究结论 腓动脉因其穿支较为恒定,外径较粗,适合腓动脉穿支游离移植的设计、切取。

  • 标签: 腓动脉 穿支皮瓣 解剖分析 应用
  • 简介:目的介绍指背神经营养血管辩修复手指末节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皮肤缺损情况,在近节指背切取包含指背神经及指固有神经背侧支,逆行修复创面。结果15例有14例全部成活,1例出现小部分坏死。成活无臃肿,质地软,供区无并发症,关节活动不受影响。结论该辩不损伤指固有动脉、神经,操作简便,手术一次完成,是修复指端皮肤缺损的较好方法。

  • 标签: 指背神经 皮肤缺损 外科皮瓣 指损伤
  • 简介:出院时教会患者康复训练的方法,所以指导患者及家属学会出院后的康复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家庭康复指导

  • 标签: 家庭康复 康复指导 烧伤皮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移植修复手部创面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以2015年1月—2015年12月因手部创伤而在我院行移植修复的患者88例为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以上患者在术后护理的价值与应该注意的事项。结果有86例患者在精心护理下一期创面愈合,无不良反应,且其手部功能恢复良好。其中仅有2例患者,在术后发生感染。结论术后护理对于移植修复手部创面的患者来说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来推广。

  • 标签: 皮瓣移植 修复 手部创面 术后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臀部巨大压疮行修复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22例巨大臀部褥疮患者明确诊断后,予以全面准确的评估,围手术期采用个体化心理护理、基础护理与专项护理相结合的综合护理策略。结果22例患者予以修复后,生长良好,一期修复成功。结论术前准确评估压疮,恰当护理,是巨大臀部压疮成功修复的关键。

  • 标签: 压疮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带蒂旋转修复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对38例颌面部皮肤组织缺损患者,在缺损旁设计带蒂旋转进行修复。结果所有病例均I期修复成功,随访6个月——6年,术区皮肤色质正常,无明显瘢痕,无继发畸形及肿瘤复发。结论带蒂旋转设计合理,就近取材,操作方法简单,是修复颌面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 标签: 带蒂旋转皮瓣 颌面部 组织缺损修复
  • 作者: 王月福于锡欣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5-11-21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15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究应用前外侧入路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根据入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及观察组两组(n=30),对照组采用后外侧常规入路,观察组采用前外侧微创入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Harri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治疗中采用前外侧微创入路效果较为明显,而长期效果差异不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应用拇趾腓侧游离修复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7月~2011年2月收治的16例指腹缺损患者采用一期清创后二期游离修复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16例游离移植皮全部成活,均未出现血管危像及伤口感染,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时间1~12个月,分辨觉随时间的增加分辨率越精细,术后6个月两点间分辨觉平均为5~8毫米,受区愈合良好,无变形萎缩痛觉过敏,供区均愈合无感染,植皮无坏死。结论应用拇趾腓侧游离修复指腹缺损方法可靠,疗效较好,值得普及推广。

  • 标签: 拇趾腓侧皮瓣 移植 指腹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后动脉为蒂的小腿内侧分叶游离移植和供区的动脉重建术式方法以健侧小腿内侧作供区,以胫后动脉为蒂,切取游离分叶修复创面,供区利用大隐静脉,用“半对半”的简单方法重建胫后动脉。结果107位病人采用了胫后动脉为蒂的小腿内侧分叶游离移植和这种动脉重建术式,全部成活。无1例出现术后血管危象而再次手术,外观及感觉良好,供侧肢体行走不受影响。结论胫后动脉游离分叶的血管粗大,吻合通畅成活质量可靠;重建动脉降低了供区损失,具有良好的运用价值。

  • 标签: 胫后动脉 小腿内侧分叶皮瓣 血管危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应用足拇趾腓侧移植修复手指指腹缺损观察、护理干预及治疗,提高患者存活率。方法自2010年8月起,采用足拇趾腓侧游离移植的方法,对17例手指指腹缺损进行修复。结果16例均一期成活。1例出现血管危象,经手术探查修复,成活。本科护理人员积极配合医生采取治疗措施及护理,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通过高超的显微外科技术,精心的护理,患者对手外形和功能满意,行走不受影响。

  • 标签: 手指指腹缺损 足拇趾腓侧皮瓣移植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臂改良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修复虎口瘢痕挛缩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2例虎口瘢痕挛缩病例,应用带桥的改良骨间背移植进行虎口开大,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2例全部存活,血运好,无肿胀,无一例桡神经分支损伤;有2例缘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个3月~1年,外观满意,质地良好。结论改良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确保了血供,降低了神经损伤风险,是修复虎口瘢痕挛缩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瘢痕挛缩 骨间背侧动脉 皮瓣 虎口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