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联合动脉切除(HAR)治疗门部胆管癌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中文科技期刊系统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收集联合HAR与未联合HAR治疗门部胆管癌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的相关随机对照研究或回顾性研究。检索时限为200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提取的数据指标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收集到文献14篇,总计2 374例门部胆管癌患者被纳入研究。荟萃分析结果显示,HAR组围手术期死亡率高于对照组(OR= 1.70, 95%CI= 0.02~2.90, P=0.05),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OR= 1.28, 95%CI= 0.93~1.76, P=0.13),两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显示两组肝功能衰竭(OR= 1.15, 95%CI= 0.73~1.82, P=0.54)、胆瘘(OR= 1.20, 95%CI= 0.78~1.84, P=0.40)、腹腔感染发生率(OR= 0.98, 95%CI= 0.53~1.83, P=0.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AR组的R0切除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OR= 1.08, 95%CI= 0.66~1.75, P=0.77)。HAR组淋巴结转移率高于对照组(OR= 2.48, 95%CI= 1.05~5.84, P=0.04),1年(OR=0.48, 95%CI= 0.32~0.72, P=0.000 5)、3年(OR=0.51, 95%CI= 0.36~0.72, P=0.000 1)和5年(OR=0.50, 95%CI= 0.35~0.70, P<0.000 1)生存率低于对照组。术后给予联合化疗药物治疗的HAR 组患者生存率明显提高(OR= 7.33, P=0.02)。结论联合HAR治疗门部胆管癌安全性可以接受,但术后生存差,可能与联合HAR的门部胆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有关,因此开展该术式仍需谨慎。若术后联合辅助化疗可能提高生存期。

  • 标签: 胆管肿瘤 肝动脉切除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转移是晚期胃癌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外科手术是胃癌转移多学科综合治疗的重要内容。减瘤手术无法改善胃癌转移患者预后,但治愈性手术切除可使患者生存受益。需挑选合适的患者行治愈性手术切除。胃癌转移中国分型为患者治疗决策制定提供了指导和借鉴。整合靶向、免疫等多种药物治疗方案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切除率,进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 标签: 胃肿瘤 肿瘤转移 治愈性手术 多学科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脂肪患者及正常人的肝脏进行调查和研究,探究CT技术诊断脂肪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整理并收集山东某医院的70例脂肪性疾病患者和10例正常人肝脏的病历信息资料,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对收集的70位患有脂肪性的患者和10位正常肝脏进行CT的腹部扫描检查,通过CT技术后处理进行测量得出相关数据并将80例患者经诊断分析分为轻度脂肪组、中度脂肪组、重度脂肪组和正常肝脏组,然后对比各肝脏脂肪含量各个相关CT值。结论:CT技术检查是诊断脂肪较为重要的检查方法,CT检查对于诊断医生来讲:检查时间短出结果快,有利于对患者及时诊断治疗;对于患者来讲:CT检查价格便宜,由于检查时间短患者不会有过大的心理压力,更重要的是CT检查对患者的限制性计较少,因此患者对CT检查的依从性很强,由此CT技术被临床广泛使用。

  • 标签: 定量CT技术 脂肪肝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是临床上相对少见的疾病,占全部胰腺原发肿瘤的4%~5%,而60%的患者在pNENs确诊时已出现远处转移,并且肝脏是最常累及的转移脏器。现阶段,pNENs转移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局部栓塞与消融、化疗,以依维莫司及贝伐单抗为代表的靶向治疗,生长抑素受体治疗与免疫治疗等等;然而,如何针对所处疾病不同阶段的患者进行准确病情评估并合理选择上述治疗手段、最优化治疗效果是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多元饱和治疗理念作为最近由笔者提出的智能医学时代新的肿瘤治疗理念,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整合现有肿瘤治疗手段,结合患者个体异质性,在肿瘤治疗的不同阶段利用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技术准确评估病情,预测相应治疗可能的反应性,并且借机器人手术平台采取患者最适宜的手术方式,从而进行动态化调整以最大、最优化治疗效果,能够为实现患者最优预后提供可能。

  • 标签: 胰腺 神经内分泌瘤 肿瘤转移
  • 简介:摘要血管瘤是肝脏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并发症罕见且大多发生在大型血管瘤中,包括肿瘤破裂、瘤内出血、Kasabach-Merritt综合征、门静脉高压以及邻近结构受压等。本文报告了一例巨大的海绵状血管瘤自发性破裂出血合并感染的病例,经对症抗感染治疗、手术、引流等处理后患者症状好转出院。

  • 标签: 肝血管瘤 自发破裂 感染
  • 简介:摘要:现在的青少年近视分为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假性近视是由于各种原因致使睫状肌持续收缩,过度调节,形成调节痉挛,使晶状体屈光度数的增加,眼球处于近视状态,所以成为了假性近视。

  • 标签: 假性近视 睫状肌 调节痉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计算机软件的肝脏三维重建在精准切除治疗复杂原发性肝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2019年9月17日至2020年12月20日术前在肝脏三维重建指导下进行决策的复杂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收集患者术前的增强CT/MR数据,在 IQQA®-3D Liver系统中进行肝脏三维重建,测算患者肝脏体积,描述肿瘤的大小、位置,与内胆管、门静脉、动脉及下腔静脉之间的关系,进行术前决策,制定治疗方案。对比实际手术方案与三维重建指导下规划的手术方案的符合程度。结果共1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36~75岁,肝功能Child-Pugh A级6例,B级4例。门静脉变异5例,动脉变异5例。10例患者通过三维重建测算的实际肝脏体积的范围和M(Q1,Q3)分别为895~2 477 cm3和[1 444(1 001,1 854)]cm3,结节体积为7~1 808[133(50,566)]cm3,结节占肝脏体积比0.8%~73.0% [11.0(3.3,32.7)]%,可疑病灶个数1~7个。最终6例行手术治疗,3例化疗,1例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三维重建的肝脏解剖情况和肿瘤的位置情况与术中基本一致。围手术期无肝功能衰竭及死亡病例。结论三维重建在精准切除治疗复杂原发性肝癌的术前评估中,能够提高治疗的合理性和术者对患者肝脏解剖特点的认识,有助于最佳治疗方案的选择。

  • 标签: 肝肿瘤 精准肝切除 三维重建 肝衰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通道超声造影(DCUS)在门部胆管癌分型及低位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超声科检查的114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资料,男60例,女54例,年龄37~84(63±10)岁。所有患者术前行经静脉超声造影(CEUS),术中经穿刺针及术后经外置引流管行超声引导下的经皮穿胆管造影(UG-PTC)和三维超声胆道造影(3D-USC),即DCUS。根据DCUS图像特征判断门部胆管癌的分型、胆道低位梗阻的性质。所有接受过DCUS的患者均接受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及X线胆管造影检查。门部胆管癌分型以X线胆管造影为金标准,分析常规超声(US)、CEUS、DCUS的准确度。低位梗阻性黄疸定性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分析US、CEUS、DCUS的诊断效能,同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MRI+MRCP与DCUS对胆道低位梗阻性质的判断效能。结果US、CEUS、DCUS对门部胆管癌分型诊断与X线胆管造影的符合率分别为:75.6%(34/45)、82.2%(37/45)、93.3%(42/45),US、CEUS、DCUS对低位胆道梗阻性质的判断与手术病理的符合率分别为:56.5%(39/69)、82.6%(57/69)、85.5%(59/69)。与US相比,CEUS对门部胆管癌分型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8),DCUS对门部胆管癌分型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ROC曲线分析提示MRI+MRCP分级和DCUS分级诊断低位胆道梗阻的良恶性的临界值均为2.5级,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7和0.906(均P<0.0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5%、93.1%和87.5%、82.8%。结论DCUS对门部胆管癌分型诊断和低位胆系梗阻的定性诊断性能与X线胆管造影、MRCP相当,在门部胆管癌分型及低位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胆管肿瘤 双通道 超声造影 梗阻性黄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γ-谷氨酰转肽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GPRI)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内胆管细胞癌(ICC)根治切除术后的预后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因HBV相关ICC行根治切除术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8例(60.8%),女31例(39.2%);年龄(56.9±11.2)岁。采用X-Tile统计软件确定NLR和GPRI的最佳截断值。采用χ²检验分析术前NLR和GPRI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以Cox回归模型筛选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后预测模型。结果X-Tile软件确定NLR和GPRI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13和1.31,以最佳截断值为界,将79例患者分为NLR≤3.13组(45例)和>3.13组(34例)以及GPRI≤1.31组(54例)和>1.31组(25例)。与术前NLR≤3.13组患者比较,术前NLR>3.13组患者中肝脏硬化萎缩、病理为低分化、肿瘤直径>5 cm以及分期晚的比例明显增高(均P<0.05);与术前GPRI≤1.31组患者比较,术前GPRI>1.31组患者中肝脏硬化萎缩的比例明显增高(P=0.025)。79例患者的生存时间为2~12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8个月,1、3年生存率分别为63.3%和32.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LR水平、GPRI水平、肝脏硬化萎缩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为影响HBV相关ICC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总体生存期的独立因素(均P<0.05)。基于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一致性指数为0.750,预测效果接近患者实际生存结果。结论术前外周血NLR和GPRI可用于HBV相关ICC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的预后预测。

  • 标签: 肝炎病毒,乙型 肝内胆管细胞癌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γ-谷氨酰转肽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 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