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黄坪村乌木埋藏地位于筠连巡司镇黄坪村4社烂田口,现已挖掘出乌木共计38节,长度3~15m,直径0.3~2.0m,总体保存完好。依据国标GB/T16734-1997《中国主要木材名称》对岀露木材进行了鉴定,通过鉴定,所送5个属种鉴定样,其中4个样品最终鉴定为香樟树,1个样品鉴定为锥木。由美国BetaAnatyticInc公司采用标准AMSC14对样品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香樟的年龄在4010±30年,椎木的年龄在3760±30年,二者相差约250年。分析认为该地乌木的成因是特殊地质事件的产物,在距今约4000~3000年前,由于某一次较为强烈地质活动,导致斜坡发生滑动,使斜坡上树木被摧毁并迅速掩埋于海子中,并在特殊的环境中得以保存,最终形成今天的乌木。鉴于乌木所具有的特殊科研、科普价值及经济利用价值,对筠连巡司镇黄坪村烂田口岀露乌木进行保护及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乌木 科研科普 保护 开发利用
  • 简介:摘 要:作为筠连苗族古歌代表性传承人的熊孝龙,他的人生经历都与苗族古歌密切相关。如其所讲,演唱苗族古歌是其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他的人生经历就是由学习苗族古歌、表演苗族古歌、传授苗族古歌所构成的。因此,他向我们口述的有关苗族古歌的事件成为构建其个人传记历史的重要凭证材料。

  • 标签: 熊孝龙 筠连县 苗族古歌 传承
  • 简介:景吭村傣族从灵魂不灭的观念出发,认为人死后与活人一样地生活,生前生活在同一个村落,死后也同样生活在同一个墓地。于是,整个丧葬礼仪都围绕着死者的灵魂展开,其和谐意识贯穿于丧葬过程的始终,成为傣族葬仪的主要特点之一。

  • 标签: 民族文化 傣族 丧葬礼仪 丧葬习俗 和谐意识
  • 简介:文章以青海祁连县为例,提出了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旅游发展优势,形成祁连地域品牌,注重高原生态旅游的特色“旅游+”产业发展新路径,为青藏高原全域旅游产业提质增效、促进旅游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 标签: 全域旅游 发展路径 祁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