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神经递质根据存在部位不同可分为外周神经递质和中枢神经递质两大类,前者包括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嘌呤类和肽类递质,后者包括乙酰胆碱、单胺类递质、氨基酸类递质、肽类递质、其他递质。具体介绍这些神经递质的存在位置及生理作用。

  • 标签: 神经递质 外周神经递质 中枢神经递质
  • 简介:案例概述本案例在'虚拟学校'和'双课堂'的双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实现'虚拟学校教学平台'和'现实课堂'有效结合,在正式上课前引领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根据学生的回答课堂上重点解决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并开展进一步的活动。在'虚拟学校'的辅助下提高了整个课堂的学习效率,丰富了教学形式;在课堂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的同时加强了学生的知识掌握

  • 标签: 神经系统组成
  • 作者: 李萍龚正涛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7-03-13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神经性厌食住院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某院收治的神经性厌食住院患儿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抗抑郁治疗联合辅助营养治疗,对照组仅仅采用常规性的抗抑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MI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的指标水平,且观察组治疗后的EDE-Q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治疗后两组在BMI指标水平上依然没有相对显著的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神经性厌食住院患儿实施常规抗抑郁治疗与辅助营养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治疗效果显著。
  • 简介:摘要大数据所蕴含的社会、经济、科学价值,使得其商业应用不断成功,相关大数据技术高速发展。大数据相继催生出许多新的应用、新的思维、新的方法,进而在全世界掀起大数据研究热潮。近年来,许多国家制定了各种大数据研究计划。美国奥巴马政府于2012年宣布启动“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将“大数据研究”上升为美国国家意志,认为大数据如同“未来的新石油”,将对科技和经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2013年,中国第462次香山科学会议指出大数据是数字化时代的新型战略资源,是驱动创新的重要因素,正在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同年,中国大数据产业也逐步兴起;2014年,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置了大数据重点项目群,全面推动中国大数据研究;2015年,国务院发布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将大数据正式上升为中国国家意志,再次将大数据研究推向新的高潮。

  • 标签: 大数据 神经网络 人工智能
  • 简介:摘要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整体的发展,将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联系在一起,力求学生主体构建知识,培养富有个性发展的学生。教师是学习的主导而非主体,在教学中突触学生的主体作用,而非听众。因此,在“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节教学设计思路中采取学生活动,分小组合作探究,既突触了学生的主体,又实现了教学目标,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神经调节 反射 神经纤维 合作探究
  • 简介:人工神经网络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自其创始伊始便成为了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从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历史开始,介绍了其在医学,信息,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及其现状,对其中的优缺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对人工神经网络未来的发展作简要的展望。

  • 标签: 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优缺点,发展
  • 简介:行进运动是人和动物一种基本运动形式,其主要特征是通过肢体不断重复的节律性摆动产生位移。行进运动的执行需要激活大量躯干和肢体骨骼肌,任何骨骼肌的收缩都依赖于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控制。通过系统的运动训练可以提高骨骼肌力量、耐力等特性。研究表明脊髓运动神经元在不同的运动方式干预下其自身特性也发生了改变。脊髓运动神经元在运动干预下所发生的一系列形态学指标、生物化学指标以及电生理指标的改变表明了运动神经元的可塑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神经系统功能变化的机制,这对我们理解行进运动的产生、控制以及对环境适应能力的应变机制至关重要。

  • 标签: 行进运动 运动干预 运动神经元
  • 简介:人类的存在摆脱不了一个事实:它受制于肉身的物质属性。因此,它无法逃离生命法则,既会孕育成长,繁衍生息,也会受到疾病的困扰,即便无病无灾,衰老乃至死亡也是每一个生命必经的轨道。虽然可以凭借想象力飞驰千里,然而从物理性的空间跨越而言,人类行走需要靠两条腿一双脚,速度不仅无法匹及动物界奔跑高手如猎豹、羚羊,甚至连一只野兔也追不上。不仅如此,人类的精神世界也受制于肉身,思维从来离不开大脑这台超级发动机的物质性存在。

  • 标签: 乐园 漫游 神经 物质属性 生命法则 精神世界
  • 简介:通过测定上海市不同运动等级优秀游泳运动员的神经类型,了解国际健将、健将、一级、二级4个不同运动等级优秀游泳运动员的神经类型表型特征及其差异,发现随着运动等级水平的逐渐提高,神经类型表型分布越来越集中.其中,亚稳定型和中间近亚稳定型2种类型为主要神经类型,稳定型和中间近稳定型也占较大比例,同时出现中下型和亚易扰型等偏弱神经类型,在游泳运动员选材中可参考借鉴并综合考虑.

  • 标签: 游泳运动员 神经类型 表型特征
  • 简介:基于B样条神经网络对实测地磁数据进行曲面拟合,该网络不仅保留了B样条基函数在速度方面的改进,同时也继承了神经网络在计算精度方面的优势。选用了一种修正速度最快的改进的LMBP算法进行权值的修正,最后也通过Matlab仿真实验证明了基于B样条神经网络的拟合算法在速度与精度方面的优越之处。

  • 标签: B样条神经网络 曲面拟合 改进LMBP算法
  • 简介:对变压器进行故障诊断,在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BP算法是-种局部搜索的优化方法,在变压器故障诊断的过程中很有可能陷入局部极值,使收敛速度较慢,算法效率较低.文章提出采用混沌免疫优化神经网络方法进行变压器故障诊断,在网络权值调整过程中引入免疫算法的思想,采用免疫算法对网络权值进行全局优化,最后用该算法对变压器进行故障诊断,并与传统BP神经网络诊断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将该方法用在变压器故障诊断中,其正确率提高了5%,训练速度减少了182次,收敛速度更快,可靠性更高.

  • 标签: 混沌免疫 神经网络 变压器 故障诊断
  • 简介:通过分析象征价值的影响因素,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象征价值指标体系,利用MATLAB工具进行数据仿真以及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象征价值体系,为企业成功塑造产品的象征价值,进而提升竞争力有参考意义。

  • 标签: BP神经网络 象征价值 指标
  • 简介:威廉·吉布森的《神经漫游者》一书中描写的是未来的后现代社会,这是一个遍布科技和物质的晚期资本主义世界。在凸显后人类文化时,作者运用了“物态化”叙事手法,通过描写都市景观、消费文化和审美视角三个方面,由物质所产生的一系列变化,来反映后人类在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文化特性,深刻地透视出后现代社会中,人与物之间所存在的相互依存、纠结缠绕的关系。

  • 标签: 后人类 物态化 文化特性 威廉?吉布森 《神经漫游者》
  • 简介:文章解析了认知神经科学还原论的论证逻辑和实验方法,指出:(一)认知神经科学还原论的三种实验模式不能给出充分的证据来支持神经活动与心理属性之间的因果联系。实验研究的困难并不是来自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的限制,而是来自其理论基础;(二)认知神经科学还原论论证实际上是“自验预言”的逻辑谬误,其中包含的预设前提自相矛盾;认知神经科学家首先将“心”与“身”分开来,然后再努力论证二者应该是统一的。所以,认知神经科学的还原论实际上是笛卡尔式二元论。为了避免认知神经科学所遭遇的理论困难,我们需要科学范式的改变,重新定义我们所面临的世界的时空属性。

  • 标签: 认知神经科学 还原论 心身统一 范式
  • 简介:面部的特征点准确定位对于表情识别和面部动画合成等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网络时代自拍的盛行,人们对于实际应用场景中不同光照,角度和遮挡条件下的准确特征点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级联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面部特征点定位算法,在初步特征点识别的基础上利用级联网络进行回归优化拟合,从而达到了精确定位的效果。

  • 标签: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级联 面部特征点
  • 简介:基于改进的模糊神经网络算法进行微互动平台设计,调整模糊神经系统网络的结构和参数以建立信息搜索引擎模型,生成时间序列来提取校园的数据信息,提取结果作为设计微互动平台的基础,由此可以使慕课平台给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提高用户浏览的有效性和便利性。

  • 标签: 微互动平台 模糊神经网络算法 慕课平台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BP神经网络是人工智能网络中的一个典型算法,也是目前研究最为成熟的神经网络模型之一。不仅有很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而且也是一种基于模型训练误差梯度降低的具有较强非线性映射能力的模型,它模拟了人脑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对一系列的输入信息进行处理和传递最终得到期望的输出成果。在大坝中,其变形主要受到水位高度、温度、气压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可综合反映为大坝变形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我们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变形影响因子与大坝变形量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实现对大坝变形的预测分析。供同行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转型,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积极扩展个人信贷业务。同时为了符合银行风控的要求,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建立变得尤为重要。为保证银行和借贷人员双方的利益,根据所给信息以及相关数据,建立对应评估模型至关重要。

  • 标签: Adaboost-BP神经网络 个人信用评估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隐患,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于本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神经科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作为样本,将其分为防范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不实施安全隐患预防措施、防范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安全管理,联合实施安全隐患预防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安全隐患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防范组患者疾病隐患发生率4.4%,环境隐患发生率2.2%,基础护理评分(24.1±0.1)分、护理专业性(24.1±0.2)分、环境护理(23.5±0.1)分、护理态度(23.4±0.7)分,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应加强安全管理,深入分析神经科护理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安全隐患发生几率,提高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和谐医患关系,提升医院形象。

  • 标签: 神经科 护理安全管理 隐患 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