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休谟在西方伦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休谟的自然之德虽然体现出他依然流连于古典德性伦理传统,但更重要的是,他的"是"与"应该"的区分瓦解了亚里士多德目的论伦理的合理性,对德性的泛化和对德性整体性的消解,也显示出他对亚氏伦理的背离,所以休谟伦理不同于古典德性伦理。同时,休谟对规则和功利的探究又启发了其后道义论和功利论伦理,但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规范伦理。可以说,休谟伦理属于古典德性伦理向近代规范伦理的转型的中间环节。

  • 标签: 休谟 德性伦理学 规范伦理学
  • 简介:为促进伦理的原理研究,湖北省伦理会、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部和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于2017年11月25日在武汉举办了"以《人本伦理》为线索的理论伦理研讨会"。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解放军总医院医学院、南开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山东大学、延安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吉首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 标签: 理论伦理学 人本 华中科技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综述
  • 简介:20世纪是一个风起云涌的革命的世纪,革命在这段历史的各个角落都留下了身影,理解这段历史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当下的自己。论文在文学文本中探寻革命的踪迹,力图捕捉岀那些“史”作无法传达无法描述的细微的、隐秘的信息。

  • 标签: 革命 伦理 行为艺术
  • 简介:托马斯的伦理思想在伦理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中世纪,托马斯的伦理思想既起着使宗教伦理世俗化,世俗伦理宗教化的作用;同时又起着使伦理由德性伦理向规范伦理转化的中介作用.托马斯完成这两种转化的工作具体体现在他把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与希伯来神学律法思想结合起来的做法上.而基督教的"十诫"则是他建构宗教规范伦理的根基.

  • 标签: 托马斯 世俗伦理 宗教伦理 德性伦理学 规范伦理学 “十诫”
  • 简介:【摘要】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医学模式的演变,医疗矛盾逐步由“技术型”向“服务型”转化,许多新的医学伦理问题应运而生,医学伦理越来越受到各国医学教育界的关注。

  • 标签: 现状 问题 对策
  • 简介:伦理对象可以归结为四大范畴:“价值”、“善”、“应该(包括正当)”和“事实”或所谓“是”。价值是客体事实对于主体的需要——及其经过意识的各种转化形态,如欲望、兴趣、目的等等——的效用。善亦即正价值,是客体事实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实现主体欲望、符合主体目的的效用。应该是行为善,是行为事实符合其目的的效用性。正当则是行为的道德善,是行为事实的符合道德目的的效用性。正当、应该和善都是客体事实对于主体需要、欲望、目的的某种效用,都是客体的依赖主体需要、欲望、目的而存在的属性,因而都属于价值范畴;反之,事实或“是”,则是价值的对立范畴,是客体的不依赖主体的需要、欲望、目的而独立存在的属性。事实与价值构成客体的全部外延而与主体相对立;主体及其需要、欲望和目的既不是价值也不是事实,而是联接二者的中介物。

  • 标签: 主体需要 客体效用 道德善
  • 简介:易卜生是一位享誉全球的挪威剧作家,被认为是现代现实主义戏剧的创始人。在中国,易卜生对中国作家和中国文学的影响仅次于莎士比亚。就中国话剧和现代文学而言,由于易卜生戏剧强烈的现实性和时代感,他的影响甚至超过了莎士比亚。

  • 标签: 文学伦理学批评 易卜生 现实主义戏剧 重读 莎士比亚 中国文学
  • 简介:当人们对伦理理论进行分类或加以对比时,通常是以一种相对零散的方式或仅仅将其局限于两两对比中进行的,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分类研究,因而无法得到一个统摄所有观念流派的类别。对不同的伦理理论谱系进行系统性分类或元哲学分析,并探讨它们之间的联动关系,可以使规范伦理呈现更丰富的类别和区位,而不再局限于任何一种二元模型框架。

  • 标签: 伦理学理论 谱系 元哲学 分类法
  • 简介:传统理性主义伦理认为,道德是理性认识永恒的是非标准并通过自由意志指导行为的结果。休谟将经验主义贯彻到底,导致了伦理方法论上的非形而上学转向,认为理性不能认识超经验的是非标准,因而自由意志和理性的能动作用就失去了依据,他进而提出情感才是道德区别的标准和伦理研究的主要对象。休谟据此建立的以情感进步观为基本特征的德性伦理对西方现代伦理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标签: 形而上学 非形而上学 经验主义 理性 情感
  • 简介:谈到当代德性伦理,麦金太尔思想是不可回避的。他论证了规范伦理、情感主义伦理在道德问题上的失败,对当代西方道德危机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与反思。正是因为这些失败,才引发了当代社会道德危机。他主张以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体系为基础,从实践、个人的整体性、传统三个方面向传统美德回归。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外在利益的诱惑总是超过了美德的诱惑。关于外在利益与内在利益的如何统一问题;个体的德性与幸福的统一问题;在不同的文化传统引起的冲突中,如何克服非理性因素,实现共同的人类之善的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扩展和探讨。

  • 标签: 麦金太尔 美德伦理学 情感主义 内在利益 非理性计算
  • 简介:对休谟伦理理论特征的任何一种规定,都可能在他的著作中找到相反的表述。通过对休谟伦理思想的整体考察,可以尝试将休谟伦理的理论特征归结为四个方面:在道德的根源上,表现为理性辅助下的情感论;在道德的基础上,表现为环境影响下的人性决定论;在道德评价依据上,表现为温和动机论;在道德价值原则上,表现为规则功利论。

  • 标签: 休谟 伦理学 理论特征
  • 简介:应用伦理正在成为一个迅速发展的学科。本文简要地论述了应用伦理的理论基础、概要地分析了应用伦理发展的原因,对应用伦理所表现的独特的研究取向和主要研究领域进行了初步的归纳。提出应用伦理所致力的工作,是用人类的价值关怀去解答人类生存的道德困境问题,并试图用合理的伦理规范去导引人们的行为,在理性的、批判的审视生活世界的同时,建构良善的、合理的社会。

  • 标签: 应用伦理学 道德困境 良善社会
  • 简介:责任概念是西方伦理中的关键范畴。责任产生于自由意志,因此人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责任首先应该指向个人、自我,自我负责是自由意志的必然要求。人只有对自己负责,才可能对社会、国家负责。面对责任,外在表现为对自己凭借自由意志制定的法律的尊重,内在表现为对本心、灵魂的忏悔。

  • 标签: 责任 自由意志 自由
  • 简介:【摘要】行政伦理既不是交叉学科也不是应用伦理,它是公共行政学的一个分支,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行政伦理的价值以及存在和发展的依据,在于是否能以经验研究的方式探讨公共行政中的伦理问题并为公共行政实践提供知识,为公共行政理论提供新观念。

  • 标签: 伦理学学科 学科性质 行政伦理学
  • 简介:作者分析了我国伦理教材体系的缺陷,对照国外伦理体系,提出了面向新世纪的优化伦理体系结构的构想。对该学科的教材改革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伦理学 教学改革 教科书 体系结构 教材改革
  • 简介:伦理是一门关于道德的价值哲学与人生、社会哲学学说.它是科学理论(历史主义)、哲学观点与价值学说(人本主义)的内在统一.伦理的研究范围是:探讨人生、社会、道德现象的状态、规律;反思建构人生、社会、道德的价值基础和价值目标;探讨确立人和社会实践的行为法则;研究道德实践的机制和广泛运用.伦理的学科性质是指它是哲学学秘还是具体的社会科学,在这个问题上尚有争论,我们认为,它仍然是哲学性质的,这是因为:第一,这是由其研究对象--道德现象的抽象性与广泛联系性所决定的.第二,道德作为人"实践精神的掌握世界的方式"本身具有世界观意义.第三,在哲学史上,伦理问题一直是哲学思考与研究的中心问题.伦理不仅是哲学,而且它还是一种价值哲学而非认识哲学,是人生与社会哲学,而非自然哲学.

  • 标签: 伦理学 研究对象 学科性质 道德 社会 人生
  • 简介:在以人类相互的社会关系为中介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框架中,人的活动引起了地球生态系统的破坏.环境伦理不是在人类相互的社会关系中直接发挥作用的伦理,而是人与自然环境发生关系时的伦理.环境伦理,就是针对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从伦理方面给保护自然环境的必要性以根据的理论,其核心理论一直存在着两大对立的派系,即'人类中心主义'环境理论观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理论观.可持续发展当是两种对立的环境伦理观走向融合的理论归宿.

  • 标签: 环境伦理学 人类中心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 可持续发展